正文

佩雷尔曼由于Office Politics受伤拒领菲尔茨奖(ZT)

(2009-11-22 18:45:43) 下一个
佩雷尔曼由于Office Politics受伤拒领菲尔茨奖

2006菲尔兹奖的得主俄国人Grigory Perelman因为证明Poincaré猜想众望所归地成为四个获奖者之一。也同样跟大家猜测的差不多,他拒绝领奖。

佩雷尔曼的研究成果是拓扑学的重大突破,可能在物理和其他领域上得到“激动人心”的应用。牛津大学的马库斯·索托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和物理难题,因为它探讨的是宇宙应该是什么形状的。”有人更称赞他“可能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

佩雷尔曼的举动在学术界引起了讨论热潮。哈佛大学的亚瑟·贾菲说:“我认为他是个反传统的人,他坚决拒绝自己卷入富有和偶像的圈子里。但是他表现得很极端,大部分人会认为他有点不可思议。”索托说:“如果他拒绝接受,会显得有些无礼。可能他已看透一切,认为数学很悲哀,对钱也不感兴趣。大奖对他来说只是检验他理论的工具。”希钦教授说:“学术界对此流行着各种版本的玩笑,有的说也许在圣彼得堡拥有100万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佩雷尔曼最近又放弃了学术职位,恐怕不会太在意同行们的议论。有人推测说,佩雷尔曼可能是不相信菲尔兹奖的权威性,认为其不足以评判自己的工作成绩。牛津大学数学历史学家杰里米·格雷表示:“我从未见他出席某个颁奖礼,也没见他坐过加长型豪华轿车,更不用提在空中挥舞支票了,那根本不是他的作风。”

佩雷尔曼深居简出,是谜一般的人物。他1966年6月13日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因为天资聪颖,被圣彼得堡天才学生数学中心录取,专攻先进的数学和物理理论。此外,佩雷尔曼还精通小提琴,乒乓球则是他最擅长的体育运动。16岁时,他以满分42分在1982年的数学奥林匹克大赛上获得金牌。在圣彼得堡公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俄罗斯科学院斯捷克洛夫数学所工作,上世纪80年代末移居美国做博士后,在多所大学任职。当大家都发现他是个天才的时候,他决定回圣彼得堡,理由可能是他爱好在那里的森林中采蘑菇。1996年,佩雷尔曼返回斯特克洛夫数学所工作,潜心研究庞加莱猜想并开始从事宇宙形状的论证。可是2003年,这个学院却解雇了他。尽管佩雷尔曼后来又找到了其他工作,但在2005年底再次失业。

佩雷尔曼曾拒绝过一个欧洲的数学大奖,外界猜测他可能认为评奖委员会的资格不足以评定他的成就。佩雷尔曼花了8年完成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他发表研究成果的方式也和别人不一样,他没有将自己的证明刊登在权威学术杂志上,而是上传到一个数学和物理论文档案网站。希钦教授说:“他把手稿传到网上,说了一句‘这就是了’。”牛津大学的数学历史学家杰里米·格雷说:“我从未见过他出席某个颁奖礼,然后在加长轿车上向观众挥动着支票。这不是他的性格。”

佩雷尔曼回答说,他觉得自己被数学界孤立,他不愿作数学界的有名无实的领袖,因而拒绝领奖。对于拒奖,佩雷尔曼在接受《纽约人》周刊采访时说:“每个人都知道如果数学证明过程正确,便无需其他认可。”他表示,“菲尔茨奖”与他“完全无关”。

俄罗斯媒体报道说,1996年,由于认为评审人员资格不够,佩雷尔曼拒绝了欧洲数学家大会授予他的奖项。他还曾拒绝一笔总额100万美元的数学奖金。

自信心严重受创

在得知佩雷尔曼如今与母亲相依为命时,他的朋友都没有表示惊讶。据说,佩雷尔曼目前的困境源自2003年与俄罗斯著名的斯特克洛夫数学学院的“决裂”。

佩雷尔曼的一位朋友说,当斯特克洛夫学院决定不再聘用佩雷尔曼时,佩雷尔曼受到了很大打击。他感到自己是个“完全没有才华和天赋的人”,他的自信心严重受创,甚至有些自暴自弃。

还有朋友透露称,佩雷尔曼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钱前往马德里参加本周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而且佩雷尔曼为人很低调、不愿请任何人赞助自己此行的路费。

据报道,佩雷尔曼母子二人现在靠母亲的养老金和他手头上的一点积蓄过活,而这些积蓄是佩雷尔曼过去从事讲师工作时积攒下来的。

圣彼得堡天才学生数学中心的负责人谢尔盖·鲁克申是佩雷尔曼的老朋友。他表示,现在和佩雷尔曼见面时,两人还会谈论人生、音乐和文学,可是已经不再提及数学了。鲁克申说:“这个话题已经成为了(佩雷尔曼)博士心中的最痛。”

自认不值得媒体关注

佩雷尔曼的拒领大奖和深居简出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猜疑,一些人认为他也许正在攻克其他什么学术难题。

佩雷尔曼上周在圣彼得堡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根本不值得人们如此关注。他说:“我不认为自己说的话能引起公众的兴趣。我不说,是因为我重视隐私,而不是我隐藏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所谓的顶级计划正在进行。我只是认为公众对我根本没有兴趣。”

对金钱不感兴趣

佩雷尔曼曾经表示,如果自己的结论被证明是正确的,他将拒绝接受由美国私人数学研究所克莱学院颁发的100万美元奖金。虽然这笔高额奖金能够解决佩雷尔曼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境。

佩雷尔曼坚称自己对金钱不感兴趣。杜·桑托伊教授说:“佩雷尔曼有几分故意疏远数学界的意思,他因为数学成就一生的梦想,如果这样的话,就太遗憾了。钱财乃身外之物,他对此没有一点兴趣。在他看来,最大的褒奖莫过于验证自己的破解之道。”

被列入“非传统数学家”队伍

本报综合报道按照影片《美丽心灵》中描写的身患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家约翰·纳什的标准,佩雷尔曼被人们列入“非传统数学家”的队伍。

佩雷尔曼的朋友们都表示,佩雷尔曼拒绝领奖,也许是因为他太过谦虚了。他在当初发表论文的时候就证明了这点。

2002年,在历经10年的研究工作后,佩雷尔曼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宣布破解“庞加莱猜想”的方法:他没有将论证过程发表在权威的专业杂志上,而是在“数学、物理学论文在线档案馆”的网站上张贴了3份手稿。佩雷尔曼当时就说:“如果有人对我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感兴趣,就让他们去阅读那些论文吧——它们全都在那里。我已经将所有计算思路都发表了,这是我所能提供给公众的。”

佩雷尔曼的同行奈杰尔·希钦斯教授说:“他将论文刊登在网上档案馆,简单的用‘就是这样’加以概括。他的论文还需要补充很多细节,眼下的争论就是看谁第一个补充细节罢了。”在将论文发表之后,佩雷尔曼的去向就成了一个谜,而其他人有关验证庞加莱猜想的最新论文篇幅竟有473页之多。

Poincaré猜想是说,任何一个单连通闭三维流型同胚于三维球面。通俗点说就是如果一个空间物体没有洞,那么经过连续的拓扑变换,它等同于一个球,当然为了严格定义“单连通”,需要一点数学想象力,具体说就是里面任何一根封闭曲线都不会饶过一个类似于柱子的东西。这个猜想看上去是如此显然,可是要想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及其困难。实际上1904年就被提出来了,直到今天才证明。

这个猜想的各种推广反而容易证明。比如二维空间的情况非常简单。1960年Stephen Smale证明了五维或更高维空间的情况,并获得菲尔兹奖;1983年Michael Freedman证明了4维空间的情况,也获得菲尔兹。这两位现在一个在丰田研究所,一个在微软。

1970年代William Thurston对Poincaré猜想做出如下推广:任何三维空间的物体最终都可以用8种基本形状分解,换句话说三维空间只有8种基本形状,比如球啊,面包圈啊等等。这个推广了的猜想当然就叫Thurston猜想(二维空间只有三种基本形状,简单平面,球面,以及“curved uniformly in two opposite directions like a saddle or the flare of a trumpet”)。结果Thurston也拿到了菲尔兹奖。

也就是说哪怕做出接近Poincaré猜想的工作都可得菲尔兹奖。

这个猜想证明的难点在于怎么描述三维空间的物体,怎么一对一的mapping之类的,如果解决了,很可能对计算机图形学有点帮助,有实际应用价值。

最终证明采用的技术就是丘成桐同学整天鼓吹的Ricci流。本来Ricci流是研究广义相对论的时候发明的技术,后来1908年代早期Richard Hamilton提出可以借用这个东西来研究空间形状(Hamilton超龄拿不了菲尔兹了)。拓扑学家们就沿着这条路走,结果发现重大困难,就是里面可能有很多singularity。这时候轮到Grigory Perelman大侠出手了。他指出,这些singularity肿瘤都是良性的。

2002年11月,Perelman把他的证明思想贴在了网上。要想在正规数学杂志发表必须写一篇严格的长文章(比如说中国队的文章就3,4百页),那意味着得去做那些脏活累活,Perelman手下可能没有研究生,干脆就懒得去写了。

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他的证明思想,他到美国访问了一段时间,在几个大学作了点报告。然后他回到圣彼得堡,再次消失,连email也不回了。

\'\'He came once, he explained things, and that was it,\'\' Dr. Anderson said. \'\'Anything else was superfluous.\'\'

森林外面的数学家们决心做他的研究生。经过4年论证,Morgan和田刚详细给出了Poincaré猜想的证明,朱熹平和曹怀东详细给出证明两个猜想的证明。学术界发现无懈可击,打算在8月22日授予他菲尔兹奖(Fields medal)。

2006年6月份,国际数学联合会的主席跑到圣彼得堡去劝说Perelman领奖,Perelman表现的非常有礼貌:我真不是看不起你们,我就是不想领。私人数学研究机构、波士顿克莱学院(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为Poincaré猜想悬赏一百万美元,显然是发不出去了,他们打算把这笔钱来资助俄罗斯数学家,或者Perelman以前在的研究所,或者干脆资助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

参考资料

“千年难题”庞加莱猜想

2000年,美国数学研究组织——波士顿克莱数学研究所归纳出7项“千年难题”,并为每一项难题提供了100万美元的奖金,“庞加莱猜想”就是其中之一。庞加莱猜想涉及多维空间几何学,是拓扑领域的关键。

世界七大数学难题

P(多项式算法)问题对NP(非多项式算法)问题
霍奇(Hodge)猜想
庞加莱(Poincare)猜想
黎曼(Riemann)假设
杨-米尔斯(Yang-Mills)存在性和质量缺口
纳维叶-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
贝赫(Birch)和斯维讷通-戴尔(Swinnerton-Dyer)猜想

大隐者:佩雷尔曼

2003年,在为破解庞加莱猜想走出了最关键一步之后,这位数学隐士就消失在俄罗斯的森林里。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认为,“佩雷尔曼肯定有自己的原因”,拒绝领奖不应被理解为他对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侮辱。美国数学家格林博士说得比较在理:佩雷尔曼“友好而害羞,对物质财富没有兴趣”,他“好像不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

佩雷尔曼认为:“只要提出的证明本身是对的,就不需要其他的认可。”了解他的朋友说,实际上这很符合这位天才数学家的性格。他这样做是在意料之中的,他是真的不需要那些奖赏和赞誉。

拒绝荣誉和奖金对于佩雷尔曼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96年,他拒绝接受欧洲数学学会颁发的杰出青年数学家奖。2000年5月,克莱数学研究所列出了七大数学千年难题,并为每道题的破解设100万美元奖金,庞加莱猜想就是其中之一。两年后,佩雷尔曼在网上公开了对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让美国数学界极为钦佩。2003年底,美国数学界专门为他召开了两个研讨会,但他都没有到会。他说:“只要我不惹人注目,我还有权选择做某些事情,如今我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人,我不能像宠物般什么也不说,因此我决定退出。”这是最近佩雷尔曼破天荒接受《纽约客》杂志专访时透露的心情。尽量不演讲,不喜欢被拍照,对《科学》、《自然》这样声名显赫杂志的电话采访也不理不睬……

《自然》杂志这样诠释佩雷尔曼的“隐士”本质:“他需要的是数学,而不是奖赏、金钱和地位。”当然,佩雷尔曼是数学隐士,但千万别以为他就像是单枪匹马挑战风车的唐·吉诃德。恰恰相反,在破解庞加莱猜想的道路上,他不是孤身一人。2006年6月,中国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旅美数学家曹怀东发表了完整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面对蜂拥而至的媒体,两位科学家却表示,破解庞加莱猜想是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指佩雷尔曼。

一个形状不规则的梨或是香蕉能够变形为一个球体,但空心的甜甜圈就不行。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任何一个封闭的三维空间,只要它里面所有封闭曲线都可以收缩成一点,这个空间就一定是一个三维圆球。这就是法国数学家庞加莱1904年提出的著名猜想。

从上世纪60年代起,一些科学家陆续部分证明了这一命题。1982年,美国数学家汉密尔顿创立“瑞奇流”新方程,为证明庞加莱猜想提供了新“工具”。正是在此基础上,佩雷尔曼“在集体努力中克服了最后一道难关”。8月23日,汉密尔顿在国际数学大会这样评价佩雷尔曼的工作。

庞加莱猜想由“猜想”最终变成“定理”,还需要经过最后的检验关。但佩雷尔曼和汉密尔顿、朱熹平、曹怀东等人至少再次证明了科学界“合作”一词的现实含义。而隐者之风并没妨碍佩雷尔曼与世界一流数学家们合作,面对科学界的浮躁他保持了难得的遗世独立。

佩雷尔曼花了十年时间破解庞加莱猜想的关键部分,却从没想要用它换取什么。他甚至把证明结果直接放在互联网上,而不是在学术期刊上正式发表。他在论文中说:“假如有人对我的破解有兴趣,他们就可在网上看;我已经发表了证明,这是我所能做出的贡献。”

庞加莱本人说过:“创思虽然只是漫漫长夜中的灵光一闪,但这便是一切。”对佩雷尔曼来说,“只享受数学思维快乐而不计较其他”的隐者风度或许就是成功的秘诀。就像美国数学家安德森说的:“佩雷尔曼来了,解决了问题,其他的一切对于他都是肤浅的。”

数学大师佩雷尔曼一见美女就害羞

在菲尔兹奖70年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人拒绝领奖。

有人说,佩雷尔曼可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也有人说他是位莫测高深的隐士,视金钱、名誉和地位如粪土,数学才是他的全部。

他有感情生活吗?他偷偷地堕入了情网,可是天才数学家都不敢走近他喜欢的女人。

爱情是不会打折出售的

因为破解“庞加莱猜想”而一举成名的彼得格勒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在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只和同事们有来往,实际上是足不出户。但是有个地方他是非去不可,那就是离家不远的超市。本来去超市采办食品的任务完全可以由他的妈妈承担,但他还是要非亲自去不可。

据邻居们说,佩雷尔曼之所以老上超市,是因为他看中了里面一个叫安东尼娜·奥尔洛娃的女售货员。他像怕火一样怕女人,无论如何也不敢向她示爱,因此每次都是去看上一眼后马上转身回家。

可安东尼娜呢。据她说,她倒是真想毫不犹豫地同他发展进一步的关系,因为知道他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她老早就发现他常上超市来。那些姑娘一听说他的事迹之后,每次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可原先大家都是提防他,因为他穿的是一身黑,长头发长指甲……他总是在正常人都在上班的同一个时间准时来到超市。可安东尼娜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绝不是什么盲流,从他那简陋的服装里面透出一种智慧和魅力。

据商品大厅的检查员奥尔加和塔季扬娜说,多年来佩雷尔曼来超市就买一个大黑面包,一些通心粉和酸牛奶,很少换样。他甚至都不到水果部去,看来那些外国苹果和橙子他根本买不起。总之,他就买那些不算贵,又能做出简单饭食的东西,从不买酒,也不买过多的食品。

为躲避女记者采访,躲进卫生间

《共青团真理报》是首批报道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事迹的报纸之一。两年前,刚一得知数学家破解了一个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悬赏百万美元的“世纪难题”之后,就决定对他进行报道。为了找到佩雷尔曼,该报记者去向这位彼得堡天才的同事们打听。

照着这些同事的指引,《共青团真理报》年轻的女记者找到了音乐厅,因为听说佩雷尔曼会来这里听歌手比赛。那天彼得堡音乐厅的小礼堂人山人海,幕间休息时,听众都涌到了休息室。女记者在听众中间走来走去,终于看到了她苦苦寻找的目标。这个人个子不高,瘦骨嶙峋的,身上的衣服很旧,脚上登的也是一双旧旅游鞋,只有点儿像发布在网上、如今各家报纸争相转载的那张照片。佩雷尔曼一声不响地待在一个角落里,在想自己的心事。

女记者径直向天才走去。对方注意地瞥了她一眼,佩雷尔曼一听说姑娘是找他的,马上慌了神儿,继而脸上掠过一丝恐惧。女记者打过招呼之后,随即摆开了采访的架势,我们的数学天才却连连表示不想说话,最后几乎是小跑着溜进了卫生间。女记者只好在休息室里等候。幕间休息结束了,可伟大的数学家就再没出现过。他显然是被颇有几分姿色的女记者吓坏了,悄悄地出了大门,连音乐会也没听完便溜回了家。

专家点评

天才见到女人通常会感到腼腆

心理学家马林娜·萨莫伊连科认为,天才见到女人通常会感到腼腆,羞于见她们。这有多种原因,其根源一般还得到童年去找。像佩雷尔曼这种天才,他们的性潜能大多转移到脑力活动上去,而且天才自己甚至还毫无察觉,他就会美美地过着日子,干活,对女人视而不见,甚至觉得她们就只会碍事儿。在这方面,工程技术人员和人文科学家有很大的不同。普希金这方面的欲望一直在寻找出路,而且相当成功。不过普希金是写诗的,写诗需要激情,他正是在同异性的交往中获得激情。工程技术人员则是另一大脑半球在起作用,他们少些激情,讲究的是精力高度集中,身边没有女人的时候精力只会更集中。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