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前半生》颠覆我们的前半生

(2017-08-03 14:36:19) 下一个

 

《我的前半生》引起广泛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它颠覆了我们前半生形成的观念。网上的评论是大量的,同时负面评论又占多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如果真的不喜欢,怎么会看得如此细致入微,分析得如此头头是道。主要问题是,《我的前半生》突破了我们前半生形成的常规观念,它更加接近现实,但是我们的思维方法还停留在过去,由此产生了纠结和困惑。

 

我们前半生的文艺作品,突出的特点就是有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无论结局如何,正面人物接近于完美无缺,反面人物接近于一无是处。然而,现实生活并非如此,大部分人都在努力追求道德上的完美,但是在世俗生活中又都是不完美的,会犯错的。《我的前半生》正是更贴切地接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其中的人物不好不坏,就像我们自己,像我们周围的亲戚朋友同事。

 

然而,当我们从脱离现实的理想化的作品回归到贴近现实的作品时,我们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反而觉得难以适应了。由于传统作品的长期熏陶,使观众养成了一种习惯,喜欢品评影片中的人物,喜欢对人物归类,那个是正派人物,那个是反派人物。用这种习惯去看我的前半生》,你就会非常困惑,因为这不是你习惯的style。

 

有句熟知的话,叫“对事不对人”。我们前半生的传统影片,属于“对人”的作品。如果世界变好了,那就是因为出了个英雄;如果变坏了,那就是因为出了个恶魔。这样的作品,对人有教育作用,同时也有误导作用。它会使人养成一个坏习惯,就是把生活中的不幸都归咎到外界,解释为某个坏人的阴谋。出了问题就到外界找原因,而不是检查自己。《我的前半生》把“对人”的旧姿态改变为“对事”。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了不幸事件,那可能是某个人在某件事情上做错了,那个人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也可能是我们自己。我们的关注重点在于“事”,而不在于“人”。当你把重点放在“人”上,很容易恶化同周围人的关系,使得人机关系日趋紧张;当重点放在“事”上,你和你的朋友都会更容易做出合理的改变,调整改善大家的关系。

 

传统电影,给你一个正面人物,让你效仿;《我的前半生》给你一组错误的行为,让你吸取教训。

 

陈俊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好人,工作勤奋,收入不菲,一不小心接纳了第三者,后果很惨哪,有对前妻的愧疚,有财产分配的烦恼,孩子抚养的麻烦,老人照顾的问题,前后妻子和孩子之间的平衡。最终后悔不已,进退两难。通过这个人物,把第三者带来的麻烦和问题充分地展示出来,给那些受外遇诱惑的人一个很好的思考样板。

 

林琳是一个不错的员工,工作井井有条,尽善尽美。按正常道路走下去,也能成为第二个唐晶。一不小心当了第三者,虽然好不容易转正。可是卷入了无穷多的纠纷,麻烦无穷,当她听到陈俊生想回到“从前的从前”时,内心是崩溃的。

 

唐晶苦熬十年,几乎修成正果。婚姻方面该抓紧就得抓紧,不能时时处处拿着捏着,尤其是高端女性,选择范围很小,错过了就没有了;该出手就早出手,像薇薇安那样主动一点也是可以的。

 

子君是片中第一主角,也是一个努力实现道德圆满的人物,但是最后毕竟还是伤害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她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面镜子,一方面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做一个好人,另一方面由于这样那样不得已的原因,还是成了一个“坏人”。子君的教训是说,在事情没有发展到无法收拾的田地时,该拉开距离的地方还是要及时拉开距离。

 

贺涵的转变在剧中不太自然,导演为了安排出这样一种戏剧性效果,我们也只能接受了。他的转变导致三位主角最后都没有好结果。我们也只能从男人应该把握住自己的角度来吸取教训了。

 

上述评论不是对这些角色的大批判,他们就是我们,他们的错也是我们很容易滑入的陷阱。他们就是一面镜子,给我们的人生一个提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rue 回复 悄悄话 "它会使人养成一个坏习惯,就是把生活中的不幸都归咎到外界,解释为某个坏人的阴谋。出了问题就到外界找原因,而不是检查自己。" -- 同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