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穿越瓦豪河谷,走进葡萄酒之乡与山巅修道院
因为这趟旅行行程紧凑,再加上欧洲与波士顿有六小时的时差,每到傍晚总是特别疲倦,直到回到波士顿稍作整顿,才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回顾这段旅程。翻看照片才意识到,原来在帕绍(Passau)的那天已是7月15日,而16的目的地则是令人神往的奥地利瓦豪河谷(Wachau Valley)。
早上9点,游轮缓缓驶入奥地利的克雷姆斯(Krems)。航行途中遇上一座巨大的水坝,大约等待了20分钟后,大坝如一道大门缓缓开启,水位逐渐下降,船体缓慢而平稳地穿过。这种穿越水闸的过程十分新奇,亲眼见证了水位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两岸的平衡,令人印象深刻。
沿岸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式葡萄园,覆盖在山坡之间,连绵不绝,仿佛一幅绿色织锦。那景象让我联想到中国的梯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Krems 正是奥地利著名的葡萄酒重镇,以绿维特利纳(Grüner Veltliner)和雷司令(Riesling)两种白葡萄酒最为闻名。沿路还可以看到许多家庭式酒庄,各种彩色的欧洲建筑相得益彰,宁静又迷人。一路大约行驶了一个半小时。
午饭后,我们乘坐巴士前往下一个景点——戈特韦修道院(Göttweig Abbey)。这座修道院远远望去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城堡,坐落在山巅之上, 内部结构与装饰非常精美。只不过,这几天已经看了太多哥特式和巴洛克风格的大教堂,开始产生些许审美疲劳:无非是金粉与白色大理石的不同搭配罢了。
在修道院山上我们还进行了葡萄酒品尝,并买了一些小礼物。当地的特色水果是杏子,我一路上都惦记着能尝一口,可惜最终还是错过了。
傍晚时分回到船上晚餐,没多久,船就靠近了维也纳。为了不浪费晚上这难得的自由时间,我们提前在网上预订了门票,决定去感受一下著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Musikverein)音乐会。
整场音乐会以莫扎特作品为主,虽然演出本身并不如想象中庄严隆重,甚至有些随意,曲目的编排与演奏水准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相比也并无明显高下之分。但想到他们凭借着音乐传统和文化积淀,靠着祖辈留下的荣耀与旅游业的支撑依然繁荣兴盛,也不禁感慨他们确实是有福之人。两百多年过去了,维也纳的人仍然吃着祖先留下的红利。

金色大厅里座无虚席,观众中至少有一半是亚裔面孔——有可能中国人、韩国人、日本人。虽然演出本身不算惊艳,但“来维也纳听一场音乐会”早已是每位游客心中的仪式感,既然来了,就不应留下遗憾。这场一个多小时的音乐会,票价是162美元,不算便宜,但算是一段值得纪念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