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偷窥大理国(4)——当庞统误入盘丝洞

(2009-12-07 12:24:29) 下一个
偷窥大理国(1)
偷窥大理国(2)
偷窥大理国(3)

偷窥大理国(4)——当庞统误入盘丝洞 

江湖传说,段思平段爷那是一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奇人:两岁就能说会道、七岁就能作诗文、十岁就练成了段家祖传绝学——六脉神剑。不过这说法一听就知道被人灌了水了:能说会道?那是需要学识与阅历做后盾滴,两岁的孩童,就算他七百三十个日夜没停没顿地读帖子长知识,又能积攒几两存货?能把七大姑、八大姨的称呼搞门清了就算能耐;七岁就能作诗文?又不是老庄拽七率,张口就能来?至于六脉神剑么,不练成六脉神经就不错了。

传说归传说,段爷有过人之能那是肯定滴,要不那么多人想当皇爷偏偏落在他头上?本来呢,段家在南诏末年已经是家大业大的,思平在童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天资聪颖,确有文武双全之倾向。无奈郑买嗣在屠尽南诏王室建立大长和之后,为巩固王位对段家这个潜在威胁是处心积虑地打压,加租子抽卒子删帖子,就差封艾迪了,结果这个通海节度使飞快地变成了通神节度使——通衰神,在思平渐成年时,段家中落,思平\'唯甘贫度日\',甚至沦落到牧羊山中的地步,饱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然而这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并非一无是处,最起码有一种人受益极丰——从政者。执政,其实对社会阅历的要求近乎苛刻的高,而上山下乡则是多快好省地积累阅历的上佳法门,其效果远胜领导干部装模作样的深入基层体验生活。所以说段爷最终能乱世立国,除了得益于仕宦家庭培养的文韬武略,也是拜赐于他能充分体察民间疾苦因而能广获民众支持。

郑买嗣的大长和之后,赵善政、杨干贞一会儿大天兴,一会儿大义宁,哥俩勾心斗角,对业已衰败的段家未免有几分疏忽,倒让这个通海节度使在思平手中飞速死灰复燃起来。

说来有几分滑稽,段家的复兴并非有意栽花,而是得益于思平的无意插柳。原来这位段爷笃信佛教,慈悲为怀,别地的豪强们都在为王座、为高官厚禄你死我活的时节,段爷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履行佛祖教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拿出自己的家底广建窝棚、大开粥厂。

当其时也,外厢兵火连年,民不聊生,闻听段爷治下有窝棚住、有粥派,那如潮的难民无不争相来投,直把通海当作了天堂,把段将军当作了上帝的Boss,为啥?上帝放人进天堂还得先审判,段爷给人派窝棚连审判都免了。

所谓难民,不过是一时落难而已,并不能与蠢才画等号,其中不乏奇谋异能之士,后任大理国首届宰相的丑星董伽罗便是于此时为了一粥一棚投身段门。

却说有个寒冬的清晨,思平骑马巡查,尽管晨粥尚未开施,思平却见到难民们早已围着施粥点在晨寒中瑟瑟发抖。一路过来,忽然惊奇地在一处粥点勒马驻足:一奇是此处难民尽皆老幼妇孺,更奇是众人并不似他处那般在粥点周边挤成一圆疙瘩,而是摆了个一字长蛇阵,最奇的是呼喝列阵的居然是个光头和尚。

思平信佛,一见和尚,那自然是佛祖的使者,不由两眼一亮,当下下马与那和尚立掌:“师父请了。”那和尚见思平器宇不凡,乃躬身答道:“将军早,可小人不是和尚……”思平一愣,心话:“不是和尚?光头上戒疤都历历在目呢,想为还俗做准备?”也不以为意,续道:“弟子巡查数十处,唯此处秩序井然,全凭法师组持,思平这厢谢过。”

那光头心话:“你眼里就只见俺这光头,咋没见咱俺这副尊容?有何难哉?俺一瞪眼,哪个不是吓得屁滚尿流?安敢不尊俺令?貌丑,就是力量。”顾不得腹中乾坤,少不得又打一躬:“原来是段将军,我等皆赖将军活命,安感受谢?小人观将军治下粥厂,众皆一拥而上,力强者得粥,力弱者唯忍饥涕泣。因于此处令各人以先后序列,如此老幼妇孺都有了指望。”

思平连连称善:“大师菩萨心肠,更有佛陀智慧,如蒙不弃,请往敝舍教诲。”那光头眼里精光一闪,应道:“既如此,容小人与此处张罗晨粥毕,定登门拜谒。不过小人真的不是和尚……”

这便是大理国首任王、相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董伽罗以光头丑星姿态,意外获得段思平赏识,也算是造化弄人。

董哥其实也出自豪门,襁褓之中即丧父,偏偏有方士相其面,预言此子乃将相之才、后必大贵。其实方士们骗饭吃,对谁家的儿郎都这么讲,人要说你儿子将来只能去要饭,你会甘心给他银子花?董哥的母亲还就信了真,不遗财力、物力供儿子游学、交际,加上本身又不善经营,倒把个诺大家产以令人自豪的速度败了下去。

董哥终于成年,到也出落得风流倜傥、满腹经纶,一心等着朝中出缺自己好风流上岗。谁想空缺没等到,母亲却一病不起。董家人么,自然是孝子,想那董永,如果不是孝子那七仙女能看上他?那董建华,如果不是孝子能当上香港特首?

所以咱董帅哥钻墙打洞也要医好母亲。不料吃了几剂药,更显得虚弱难治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碰一中土来的蒙古大夫,说董夫人的病唯有取得蝙蝠尿液若干毫升,再辅以本仙神药方可治。

常言说关心则乱,董帅哥只记得母病,难免乱了方寸,只身持了蒙古大夫提供的夜壶入一山洞采蝙蝠尿。哪里知道迎接他的不是蝙蝠,而是七只五彩斑斓的大蜘蛛,二话没说就往帅哥头上、脸上一通招呼。董哥负痛逃出盘丝洞,中毒已深,神智迷糊,一头栽倒在一个汩汩冒着瘴气的水塘子里……

也是天无绝人之路,那溶满瘴气的臭水塘居然解了董哥的蛛毒,不过花了五个昼夜的时间。待董哥醒转摸索回家,母亲已经逝去,蒙古大夫不知去向。人们发现董哥一张脸已成了布满丘壑的山水泼墨,头发脱光,毒蛛蜇扎之处留下疤痕,倒也齐整,刚好九个。

其时已经天下大乱,董哥于是离乡漂泊,最初想以己之力招兵买马,建功立业,不料因面目实在可憎,根本找不到人助他。于是又想助一豪杰平定天下,然而无论赵善政还是杨干贞,无不是看了董哥一眼,就为其狰狞面目所倾倒,再无下文。

董哥终于深切体会到了三国时期庞统庞士元的悲哀,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却施展无门,因庞士元自号“凤雏”,董哥乃自号“凤翅”,取其一遇凤凰即驮其翱翔九天之意。

时间一年年过去,董凤翅看看快混成了董鸡翅,不由得也心灰意冷起来,加上盘缠用尽,难免夹在难民群中随波逐流,糊里糊涂到了通海粥厂,看着老幼妇孺之惨状,良心发现露了一手,不想恰好显在段思平眼里。又恰好段思平信佛,根本只看见他一颗带疤的光头,而对其面容视而不见。

却说段、董二人经过一番亲切友好的会谈,董哥不蒙不瞒,将自家身世和盘托出,再次言明自己并非和尚。不料段思平愈加看重,曰:“常人出家为僧,为其烙灼戒疤的不过是某某高僧,而大师戒疤来自异物,乃是天授……”

有时候,天意不可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