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曲罢一声长叹 - 读叶广岑《采桑子》

(2010-10-14 14:29:29) 下一个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在4万多英尺的高空看完了叶广岑的《采桑子》,掩卷抬头,机窗外透过薄薄的云雾,苍茫大地若隐若现,沧海桑田,过眼云烟,耳机里是mp3悠远的古琴曲《广陵散》,一时真有“曲罢一声长叹”,不知今夕何夕,身之所在之感。
 
前尘若烟,往事如梦,悠悠近百年,大宅院里的满清王孙贵族们,留下了太多的故事,太多的遐想。叶广岑独特的开篇布局,深厚的文字功底,更是给这本书平添了许多魅力。纳兰容若的一首采桑子,每一句带来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最后是"曲罢一声长叹",叹得恰到好处,叹得人由不得不叹。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几代人近百年的故事,终是逃不出一个“情”字。男女之情,手足之情,父母子女之情。大格格为了悄然离去的琴师一生守候;廖先生对四格格的相知相通却淡薄相处;三兄弟为了争风吃醋的手足相残,文革中人性的扭曲和淡漠;父亲对早逝的六儿的感情,以及后来对谢娘家的六儿的移情;给父亲带来普通家庭温暖的谢娘,没有任何要求,默默地承受所有的老爷的安排,包括再嫁。老七舜铨的一世痴情;还有那个26岁娶入大宅院做小老婆的姨奶奶,一生凄凉。乖戾的老五及其后代活出特立独行的人生。
 
王孙子弟们,或痴或癫,或喜或悲,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活出了真性情,那是一种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从容和豁达。 可悲的是故事到了现代,到了他们的后辈,更多的看到了金钱污染的被扭曲了的人性和浮躁。悲乎哀哉!
 
喜欢这首词,摘录译文于此(来自网络)。并摘录书中片断。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究竟是谁翻唱着凄切悲凉的乐府旧曲?萧萧的风声随之伴和;
「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雨声亦复萧萧,如斯风雨之夜,词人唯有孤灯相映,独自听了一夜的雨,眼见灯芯燃尽、散作灯花,就这样,又消磨度过了一个漫漫长夜。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不知道为了何事萦绕心怀?清醒时独自意兴阑珊;然而偏偏「醉也无聊」,即使藉酒沉醉也难遣满怀愁情。无论是清醒或是沉醉,都难以逃避的苦闷究属何为呢?写到此处,倏然笔锋一转,荡出一句「梦也何曾到谢桥」,既属全篇之总结,更是全篇之关键,于是所思之人呼之欲出,跃然纸上,读者便可霍然明白,此词当是一篇思念之词.
所谓「谢桥」,代指谢娘所在之地。谢娘者,或谓名姬谢秋娘,于唐宋诗词通常泛指所恋之美人 。


淡泊相处,可以维持久远,丈夫重知己,不为别的,就为了古旧的离去,为那相知相通的情愫,为那深处埋藏的无穷尽而走进这难耐的尴尬,走进这细雨尘烟,以慰籍死寂的魂灵和自己长久的沉默。

廖先生常说,天道忌满,人事忌全。彼时虽不能令我理解,但现在看来,那实在是一种对人生悟透了的大境界。
残缺实际上也是一种人生的美。

- 不知何事萦怀抱 四格格与廖世基

“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 谢娘

舜铨说,“亲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后人与非后人,亲戚与非亲戚都无关紧要,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不妨糊涂一些,不必那般小家子气。”

曲罢一声长叹,叹宵光何限。共倚雕阑,蒹葭雾锁云程断。空对着影珊珊,月映琅轩,凄惨惨树咽秋蝉,冷飕飕落叶声残,泪眼孜孜相看。离愁两地何日接幽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