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而发

来的都是客, 人走茶就凉
个人资料
正文

麦克马洪线造假记

(2017-08-10 06:21:37) 下一个

唐如松:麦克马洪线造假记

唐如松:麦克马洪线造假记


今天,老唐来做一件自己不擅长的事情,那就是为麦克马洪线的真假做个科普。大家都知道,老唐善于写故事,喜欢看大势,这些细节性的历史真伪我做起来肯定是个四不像。

不过,鉴于网上实在很少有关于麦克马洪线的科普文,而当下,中印之间的边境争端又闹得那么厉害,这个麦克马洪线的真假事关重大,我们要是不稍作了解的话,有可能说出的话就会被别人当成把柄来攻击,而如果掌握了这一史实的话,别人的胡说八道就会成为我们心里的鄙夷一笑。这种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情操,还占据了论据制高点的事情我老唐当然想要试一试,如果大家觉得我写得不够好,不够详细的话,可以自行在百度上慢慢寻找蛛丝马迹,总结出一篇更好的文章出来,这样对我们的读者对我们的国家或许会更好。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天翻地覆,风雨飘摇的时代。我们在那个时代饱受屈辱,国破家残;我们在那个时代也曾奋发图强,振臂雄起。但不管怎么说,那段历史给中国人的最终记忆一定是灰色甚至是黑色的。往事虽然不堪回首,可不回首焉能勇向前?知耻而后勇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延续数千年的保证之一。

发生在西藏的事情不过是那个时代众多疮疤的一个,虽然偏远,但却巨大。

自从英国全面殖民印度以后,英国人就开始觊觎我国的西藏地区。在他们看来,既然中国难以殖民,那么就把属于中国的土地划归到容易殖民的印度。在英国人的构架里,只要立足印度,一步步向北蚕食,那么最后的中国也就只能剩下中原之地,而英国的日不落版图就可以更为辉煌了。所以,英国开始一点点蚕食本来属于中国的土地,本来作为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属于西藏管辖的地区被英国人一步步吞噬。并最终通过1890《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年和1893年《中英藏印续约》得到了文件上的肯定。这种条约的产生都是基于英国强大的武力和无耻的战争,卑鄙的造假等手段获得的,中国也由此失去了喜马拉雅以南的大片国土。

但英国人显然并不甘心,鉴于中国当时内忧外患自顾不暇的处境,他们觉得乘火不打劫,枉为不列颠。于是,英国人和他的走狗印度人上下操弄,并联系被收买的西藏贵族开始下更大的一刀,那就是要把西藏分割成两个区域,一部分划给印度,一部分或者独立,或者自治。总得来说,英国人不但想进一步侵占西藏的土地,还妄想在中国和印度之间弄一个缓冲国,来抵消未来中国强大后对于历史上土地失去的索求。其心之毒,猛于蛇蝎。

眼见得西藏即将不保,当时执政的袁世凯民国政府不得不做出反应,要求英国就西藏问题再次进行谈判。当时的袁世凯,正在对付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国内执政根基不稳,自己又想着要登基当皇帝,心里也想着获得西方列强的承认和支持,所以,在提出要求谈判的同时,意志上并不是十分坚决。在得到英国政府许诺谈判之后,对于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并没有过分要求。所以当英国人不怀好意的把谈判地点由袁世凯政府要求的伦敦改为大吉岭西姆拉的时候,犹豫片刻也就答应了。并很快选出了代表当时中国政府的首席谈判代表---温宗尧。

可温宗尧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一看谈判地点选在西姆拉,就知道这是一个大坑,坚决不愿意去,以避免自己成为一个卖国者,【不过,这个家伙最终还是在抗日战争中为汪精卫所用,并在抗战后被当做汉奸枪决,可见一个人的本性决定了他的命运,躲,是躲不过去的】。

温宗尧不愿去,袁世凯就决定派当时熟悉西藏的官员张荫堂出马,张荫堂熟知西藏事务,也为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做出很大的贡献,可这次是英国人不干了,他们深知张荫堂的厉害,知道在他手里绝对讨不了好,说不定还会被张荫堂啃下一块肉去,于是坚决抵制张荫堂。此时的袁世凯急于了结西藏这边的事务,就听从了英国人的建议,撤下张荫堂,换上了英国人认可的一个官员---曾经是驻英外交官员陈贻范。

 

 


 

陈贻范,留学英国,担任过驻英通译参赞,并代理过公使,性格温和,办事随和,深得英国人喜欢。所以,英国人选择陈贻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利用他亲英随和的性格,迫使他在谈判中做出让步。

当英国谈判代表麦克马洪拿出自己的条约草案时,陈贻范就傻了,这个条约里麦克马洪划了长长的一道线,把现在的藏南地区完全划到了印度的疆域,并还提出要在这条线以南划出一个缓冲区,以抵消中印之间的边境纠葛。这是一种极度丧权辱国的方案。陈贻范再随和,也不敢签字。于是麦克马洪就软硬兼施,并威胁要全面终止中英之间关于西藏的任何条约,把西藏完全纳入到英国的统治范围。

胆小怕事的陈贻范在抵抗一阵之后,决定耍个小聪明,那就是在条约的草案上画押,以缓和自己面临的压力,但他和麦克马洪都知道,这样的条约虽然草签,可都需要报送到各自的中央政府批准。陈贻范知道这份条约袁世凯是打死也不会签的。所以就把皮球踢给了中央政府。结果正如陈贻范所料,中央政府看到草案后,立刻撤掉陈贻范,要求重新谈判。最后的结果就是本次谈判不了了之,最终也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条约出来。

本次谈判后,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乃至于印度人,都没有把麦克马洪线真的当回事儿,1914年之后的二十多年间,中印边境基本上还是按照之前1893年时形成的决议来执行的,当时的英国人如果不慎超过原有边境,西藏地方政府发现了依然会扣押抗议,英国人也并没有拿出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来回应。这件事似乎就这样无风无雨的过去了,直到二十年后。

事情到了1935年,这个时候,英国的日不落帝国已经日薄西山,眼看印度即将不保,此时印度国内的反殖民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英国人决定在离开之前,给印度的周边挖下无数巨坑,这里面既有分割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关系,也有着关于藏南边境线的重新审视。于是,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废弃草签条约就被英国人从故纸堆里翻了出来。

不过英国人知道,这个条约是不具备法律效应的,一旦拿出来,只会自己打脸。于是就想出一招狸猫换太子的招数。

因为在西姆拉签署的这个麦克马洪线并没有正式签约,所以,在英国1924年集结成书,包含了所有英国对外条约的《艾奇逊条约集》里,并没有收录这个条约,也就是说,当时的英国政府并没有把这个条约当做一个正式条约给立案。这就使得这件事有些难办。

但善于造假的英国人反而把这个当成了一个机会。作为一个专门收录对外条约的《艾奇逊条约集》,出版的册数有限,更不会广泛传播,。于是英国人决定做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他们焚毁了所有能够收集到的《艾奇逊条约集》,并重新印刷了一部。为了逼真,他们甚至故意把这次出版的《艾奇逊条约集》作了做旧处理,以显示这就是原版的《艾奇逊条约集》。

做好了这些事情之后,英国人纠合印度人开始大肆为这个被废弃的草签条约造势。而当时的民国政府,正处于围剿工农红军的极度亢奋之中,对于东三省尚且不管不顾,何况这远在藏南的蛮荒之地。尤其令我们感到气愤的是,就在这一年,蒋介石联合汪精卫发布严禁排日运动的命令。其卖国之行为昭然于世。我们也只能扼腕叹息,一个国家处于衰弱之际,其命运是何等的悲苦不堪。

事情到了这里,英国人似乎已经是大获全胜高枕无忧了。但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本以为被销毁的原版《艾奇逊条约集》在几十年后,居然在美国哈弗大学的图书馆里被找了出来,紧接着,英国伦敦的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以及中国的北京图书馆甚至连印度的国家事务图书馆里,都相继发现了原版的《艾奇逊条约集》,在原版里面,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的存在,英国人造假的手段被揭露了。

而其实,在这个造假没有被揭穿之前,中国人也从没有承认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据理力争,要求在中印边境划分上遵照1893年的条约进行【实际上,即便是那个条约,中国依旧会失去很多历史上属于我们但被英国强占的领土】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就是那个曾挑起1962年中印战争的印度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也并没有把这个麦克马洪线当作一回事儿,他曾在自己阐述中印边境的文章里,引用的中印边境地图上,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地区醒目的标注属于中国。只不过,印度人一贯的性格上的自大和对于土地的贪婪使得他们对于这些事视而不见,硬是厚着脸皮对中印边境的划分提出更多贪婪的要求。

在中印边境乃至于中国周边所有的边境问题上,我们已经充分的做到了尊重历史,哪怕是我们受尽屈辱的历史我们也尽量给于尊重,但对于造假的历史我们决不承认。

如今,世界正进入一个谋求和平发展的时代,想要有一个和平发展的空间,就一定要创造出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中印、印巴之间久拖不决边境问题的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时候,在这样一个时候,印度再次挑起中印边境对峙,无疑是想恶人先告状,把边境问题的处理拖向有利于自己的一边。但历史的实证摆在那里,最终中印边境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历史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