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遥望北京 - 首都体育馆,曾经的心中圣殿

(2010-04-23 21:04:17) 下一个

 

坐落在动物园西侧的首都体育馆,曾经是国内最大的室内体育馆,它于一九六八年正式建成,四十多年年,承办了无数的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会活动。在改革开放之前,国内经济处于初级水平的那些年里,首都体育馆无疑是活跃人们精神生活,丰富社会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场所。几乎在北京举办的所有国际比赛,主赛场都是设在这里,还有一些重要的群众集会,也是在这里召开,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里,把首都体育馆视为我国的国家体育馆也毫不为过。

学生时代,首都体育馆去过不少次。我家住在西城区三里河,本来就离那里不远,再加上自己喜欢体育,也从事过体育,所以经常去那里去观看体育比赛,几乎是无论什么项目,无论比赛的水平高低,只要有票,就一定会前往的。在那里,既见证过国旗升起,国歌高奏的辉煌,也经历过希望破灭,赛场失利的痛苦,然而不管怎样,去首体看球的兴趣却一直未减。

由于我小时候是什刹海体校的学生,所以那时除了去看比赛,还有一项得天独厚的便利,就是近距离地看运动员的训练,有时还是一些来访的外国运动队的训练。那时每个队来首体正式比赛之前,都会有一两次的为了熟悉场地,在比赛馆进行的训练,而有些队会允许记者还有少部分人参观他们的练习。遇到这种机会,我们就会在教练的带领下,从首体底下的门直接走进看台下的比赛场地,静静地坐在边上,观模他们的训练。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是看过日本女排的训练,她们在训练前都是整齐的站成两排,仔细地听真教练的安排,教练讲完之后,大家都恭恭敬敬地给教练鞠一个九十度的大躬,而后围成一圈,击掌,高喊激励自己的口号,然后才投入到训练中,抛开她们的运动水平不说,这种认真投入的面貌确实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相比之下,我们中国,还有一些欧洲运动员训练前的热身就显得比较松散,随意了。也曾在场地里面看过中国女排的训练,那时老女排的大多数主力已经退役了,不过朗平,杨锡兰,粱艳等人还在,因为有事先的规定,观模训练时不能影响运动员们的训练,所以也从来没有走上前去和她们说过话,而且我们这些小学,初中生年纪的体校学生也不会引起体育明星们的注意,有时帮助捡个球,她们也是面无表情的接过去,不过这也算是和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的近距离的接触吧?

那个时候,最大的理想就是也能在首体里面,在一万八千名观众的面前赛场球。可是首体作为国家体育馆,举办的不是国际比赛也是国家级的赛事,像我们这样的业余运动员,是根本没有这种机会的,即使是后来,进入了专业的运动队,因为没有参加过太高级别的比赛,所以也没有在首体里面打球的经历。然而,这个梦想在那些年里是一直长留于心间的,因为,首体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就是最辉煌的舞台,就意味着成功,意味着被承认。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的增加,首体也越来越多地对公众开放,在首体里面打球已经不是像以前那么高不可攀了,而我去那里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少,而且大多是去看演唱会了,这座儿时的心中圣殿,也慢慢的退了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08年奥运期间,正好在韩国开会,为了看奥运专程抽空回了趟北京,呆了十八个小时,还看了一场中国男排的比赛,也算是重温了一些当年的回忆。。去年回国时,在去北图和民大的行程中,特意来到首体外面看了看。这座已走过近五十年历程的体育馆,外表已略闲老旧,其方方正正的外观比起那些新建的造型新颖,令人惊艳的体育馆来,也是显得那么的朴实无华,或许还有些落伍。然而,站在它的外面,我依然有一种亲切,熟悉的感觉。不仅是旧地重游,而且唤回了许多儿时的梦想,勾起了许多温馨的回忆,也引发了无限的感概。
(所附图片来自网路)

首都体育馆,我下次回去时,一定再去看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