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看了《孔子》,我承认:我不是人

(2010-01-26 16:05:37) 下一个

  

好莱坞大片《阿凡达》 1 月 4 日在内地上映,至今火爆。然而,近日有消息称,《阿凡达》将紧急停映,全国各大影院都已经接到“内部通知”:从《孔子》上映时间( 1 月 22 日)次日开始,《阿凡达》 2D (普通版)将统一下档,只有普通 3D 版、 IMAX 版将继续放映至今年 3 月初。对此,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 2D 版场次减少甚至下线“是市场自然淘汰行为”,但是,在合同并未到期的情况下,胶片拷贝需要寄回华夏公司,数字版必须删除,这显然不是院线的“市场”行为。   

   同样的消息,却在影迷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应,不少对此不满的影迷在互联网上表示要抵制观看《孔子》,一些媒体如凤凰卫视也很不和谐,“唯恐天下不乱”地进行“煽风点火”。   

  电影《阿凡达》在国内被观众狂热追捧已不是新闻,其票房也早已打破国内历年票房纪录。在各大电影院,几乎所有放映厅都在放映该片。从这个角度讲,我其实并不反对有关部门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毕竟,在此情况下,各影院出于逐利目的,已经很难做到对各影片一视同仁。保护国产电影在世界各国都是征服职责之一,在特殊情况下,中国的电影管理部门以行政权力予国产片以适当关护也无可厚非,没必要拿什么“市场自然淘汰行为”打掩护。   

   关护《孔子》没错,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关护要合理、适当。《阿凡达》独霸院线大部分银幕固然有压垮国产片的可能,但有关部门一刀切地下档 2D 版则更有应对过度之嫌。数据显示, 2009 年中国内地银幕数量虽然已经达到 4723 块,但其中的 3D 银幕不过 700 块, IMAX-3D 银幕更是少得可怜,全国仅有区区 11 块!把《阿凡达》的 2D 版下档,等于把中国大部分银幕都“通知”划拨给《孔子》。这不但损害了院线的收益,更伤及广大消费者。在没有 3D 银幕的中小城市,人们丧失了观赏《阿凡达》的机会,许多家庭计划等待孩子本周末考完试后合家观赏此片,这些失言的父母不得不向白做了半个月美梦的孩子去解释国家为什么要这样做,以求原谅。为了省钱,其实许多人有在档期快结束看电影的习惯,许多正放假和返家的大中学生也许也会错过此片。在大城市,无论是想省钱的观众,还是不适合看 3D 的一些中老年观众,也不得不被 "3D" ,为《阿凡达》支付更多钞票—— 3D 票价要比 2D 贵。   

    过分的关护对《孔子》的票房也未必有利。本来两部影片毫不相干,题材也相差甚远,但现在却在影迷中造成了对立情绪,人们疑问:幸亏《孔子》没有 3D 版本,否则《阿凡达》岂不全都得下档?而这种不满情绪无疑会影响到人们对《孔子》的热情。 在一线城市,《阿凡达》的 2D 上座率确实不好,其实各院线本来就考虑《孔子》上线的时候,绝大部分 2d 厅都将排给《孔子》,现在行政方一厅不给《阿凡达》以图斩草除根,确实多此一举,恰恰也适得其反。对于“无辜”的《孔子》,票房本来寄希望能突破三亿,如果最终票房不能达到两亿,则肯定和影迷的这种抵触情绪有关。这次真的怕是史上首次-你呵护它,却害了它。   

  关爱国产电影理所当然,但一定要行之有道,国家本来就有一系列保护国产片的法律法规,依律而行即可。否则,就很可能给人留下滥用权力牟利的嫌疑。在《阿凡达》整个放映期间,朝规夕改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而其中多半牵扯到经济利益。影片本来要在 1 月 2 日元旦假期开映,却突然被改到 1 月 4 日,短短两天,就为之前放映的《三枪》、《十月围城》争取到数千万票房收入。而这次预计将因为斩杀《阿凡达》 2D 版获利的《孔子》,其投资方与《十月围城》一样,都是有档期安排大权的 ZY 集团公司。同样道理,在香港和欧美都快下档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不得不让开档期,上映仍然无期。   

  除此之外,《孔子》剧组和发行方在宣传中的许多言论令人遗憾,似乎和儒家的宽容思想并不吻合,比如编剧怒骂专家,演员调侃不流泪的记者“不是人”等等,这些不恰当的言论也加强了影迷的这种情绪。《孔子》的导演胡玫说:“《阿凡达》强制下线,我没有听到院线接到确切的消息!我觉得是《阿凡达》自己在炒作。这片子我也看了,除了特技外没有任何印象,就记得那些小精灵在我面前飞来飞去,没有回味的地方。《孔子》不同,值得看 3 遍、 4 遍,我自己每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觉,都会哭。2D版《阿凡达》好像没什么人看了,它也应该下线了。如果不是《孔子》,也到了其他国产片上映的春节档了,也不能无限期地放映《阿凡达》。如果真的有这么一个通知,作为一个电影人,我会感觉很温暖,我希望政府能够保护我们的国产电影。”,在《阿凡达》已经狂扫 6 亿人民币票房的时候,全国“常规”和“非常规”的影迷都已经拿出钞票,踏入影院,去观赏此片,而且《孔子》此时已经得到了国家的照顾,排片占据优势,这凡贬损对手强抬自己的轻巧言论,怕是很不恰当,也是令人反感的。   

  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已经走过了许多年头,《无极》《夜宴》《黄金甲》《十面埋伏》《三枪》等等,这些“大片”口碑一个赛一个差,却总在管理层同样方式地呵护下,包装炒作得漂漂亮亮,伪报巨额投资(三枪竟伪造出科恩兄弟剧本方要和它分账),冒充巨片,强行贺岁,大肆圈钱,创造超高票房。这些和《变形金刚》《 2012 》《阿凡达》卖同样票价的国产大片,已经让被忽悠的影迷憋了许久的气,快到了报复性爆发的时刻,相比较好莱坞的电影,他们的每部片子都是扎扎实实的,故事讲的总令人满意。特技片令人满足,剧情片总有回味,其宣传和反映是相吻合的,很少有出场时骂人的情况。那年,《达芬奇密码》强制被下线的时候市场没有反应,但这次再也不能暗渡陈仓,君不见各个影视网站论坛蜂拥而来大批“脾气暴躁”的影迷“我没看过 我就是来打一星的”,专业网站豆瓣上的影片评分被这些情绪化的一星狂轰滥炸而压制的喘不过气。这些都应该引起电影管理层的重视,下次,我们能不能更艺术的调解市场?而对于国产大片(每每是大片=烂片),已经到了不得不反思的时候。谁也不想让国产电影市场,回到《甲方乙方》和《英雄》以前。电影界需要知道:影迷一旦很生气,后果就会很严重。   

  ----------------   

  (有人说这不是影评,那么关于电影:   

   1 :电影比较平淡,容易打瞌睡,看的时候要有耐心,已经没啥印象了,电影的教育意义很不明显,不如认认真真看本孔子的传记书  

   2 :电视剧演员太多,所以影片的电视剧的味道比较浓,还算中规中矩,总体只比《花木兰》好些,远不如《梅兰芳》。画面音乐还可以,怎么总感觉是电视剧背景上了电影水平的音乐,企图硬把画面拉到史诗水平。  

   3 :如果播放一部 CCTV10 的孔子纪录片也许更吸引人,这种题材本来就很乏味   

   4: 电影里周迅演的南子很傻 B (一点不觉得其美艳,怎么总觉得周迅很难看)。剧情不知所云,难道是表现这个女人是孔子的知音?勾引太过份,貌似孔子下身那时应该有点兴奋但嘴上在装 B   

   5 :看电影还是要看导演,导演没拍过电影,对大电影还是控制得不太得当,材料取舍混乱,过渡并不流畅,前半部很明显,不过还算是有诚意   

   5 :其实根本不必花钱排什么战争场面,看得很累,观众早被《赤壁》搞疲劳了,不如多阐发下孔子的思想。关于孔子的教育功能和学问思想,展现不足,好像总是别人在“代课”,办学不讲学,该不是校长吧。人物刻画的都太平淡,整体并没有那种所谓的史诗感,人物也没有“圣人”的厚重,孔子只是一个不得志的怪蜀黍而已。奇怪,通过这个电影,看不出孔子是如何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圣人。在描述周游列国的过程中,只见其颠沛流离不见其学问思想。   

   6 :剧情就是,鲁国当官不得志-被排挤到处游走-晚年回国,这是一部再剧透也无所谓的电影,疑问,他的老婆孩子呢 ? 后面也不交待一下。   

   7 :这种电影大概应该李安拍才行,对于本片,即使你不抵制,也确实没有必要去看大银幕,碟片足矣。不知本片在海外是否能吸引人,这也是制片方加入战争戏的目的吧。  

   8 :最精彩的地方就是起字幕的时候王菲的歌声响起。   

   9 :孔锂还是孔锂,没改。那时代没有“锂”字。雷人台词只有“按第二套方案”。  

   10 :很羞耻自责的说:我不是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