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转贴]古宁头大捷大破共军的传奇将领(多图)

(2009-09-12 21:30:02) 下一个
前言:大陆学界研究蒋委员长和日本皇军高级将领之间兄弟般的情意,一般去引用一些日本人自己写的资料,比如《冈村宁次回忆录》等,想找一点台湾资料对蒋公和皇军将官之间的深情厚谊来管中窥豹,以前还真是难得。

未免有些说服力不足的感觉,现如今台湾媒体主动公开了皇军著名将军当年帮助蒋公为国军在古宁头大捷罕见的大破共军定都台湾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真是让人感叹时过境迁,兔走乌飞啊。

以下文章来自台湾著名报纸《中国时报》,碰巧大陆著名报纸《参考消息》前几天(大约是2009年9月8 日)也有转载,该报纸上有一张著名的照片在网上很难找到,是根本博中将如同李莲英牵着老佛爷的手一般侍奉在蒋公身边,中日友好之情,宁人动容,有订阅《参考消息》的朋友可以去查阅核实一下,。

根本博幕后献策 一场胜仗保台日

2009-09-04 中国时报 李金生/金门报导

发生于一九四九年十月廿五日,打了三天的「古宁头战役」,今年迈入六十周年,昔日在战火最前线,协同国军作战、献策歼灭八路军的日本军官根本博的事迹,在他去世四十余载后,此刻突然跃出史页,成为从历史洪流中涌现的传奇人物。

 一八九一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的根本博,曾任日本驻中国南京领事馆武官,一九二七年被国民党北伐军战士用刺刀刺伤,从二楼跌落重伤,险些丢掉性命。一九三六年二月廿六日,「皇道派」激进少壮军官政变,他因前一晚喝醉酒睡过头,没有参加政变,幸运逃过被枪毙的命运。

 一九四四年,根本博就任日军北支那方面军司令官兼驻蒙军司令官,迄日本战败投降为止。在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受降仪式中,他还代表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签字。

 一向唯天皇之命是从的他,战后无视天皇无条件投降之令,指挥所属顽强地与苏蒙红军在张家口作战,并力抗八路军武力接收,从而确保东北四万日侨得以安全撤离。

 他的这段「抗命」事迹,日后被日本史家解读为日本军人魂的英勇表现。由于在撤离四万日人的行动中,获得国军的协助才得以成功,根本博从而视蒋介石为恩人,亟思有还报机会,种下了日后应邀参战料罗弯的机缘。

一九四九年,黯然返日定居的根本博应蒋介石之邀,化名「林保源」与同样化名的几名日本军官,组成「七人小组」潜回中国上海,最后转进台湾到达金门前线,换穿国民党军队制服,一起协助打击中共解放军。

 当年金门高度军管,在风雨飘摇的时刻,不但一般军民不知有「日本人」在岛上帮忙打古宁头,如今六十年过去了,地方文献也无任何纪录。

 地方民众甚至只知与唐代率众到金门开荒闢土的「恩主公」陈渊相提并论的「现代恩主公」胡琏将军,对他两任金防部司令官的丰功伟业津津乐道,却不清楚汤恩伯将军在「古宁头战役」中立下了功绩,遑论他麾下的日本籍参谋幕僚。

 根据日本学者门田隆将搜集的资料,一九五二年,根本博返日时,汤恩伯曾送书纪念并写下:「根本先生,与恩伯朝夕相聚,出入金、厦、舟山各岛,危难生死,置之度外,此崇高之义侠精神,实可天地间长久」。中、日两国高级将领情谊跃然纸上,读之让人动容。

 这位从日本带兵打到中国东北,又回头打到金门小岛的日本军事将领,晚年在郁郁寡欢中度过,一九六六年五月廿四日病殁,结束他不平凡却又罕有人知的传奇人生。

查阅日本鬼子网站:


看看此人是什么德行!!!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氏名 ねもと ひろし

Hiroshi Nemoto

根本 博


官位 陸軍中将功三級

主な補職 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兼駐蒙軍司令官

兵科 歩兵

学校 士候23 陸大34

出身地 福島県

生歿年 明治24 - 昭和41

昭和12年9月4日 北支那方面軍司令部附

昭和13年5月14日 北支那方面軍特務部総務課長

昭和13年7月15日 陸軍少将

昭和13年12月 北支那方面軍参謀副長

昭和14年3月10日 興亜院華北連絡部次長

昭和14年8月1日 参謀本部附

昭和14年12月1日 第21軍参謀長

昭和15年2月10日 南支那方面軍参謀長

昭和16年3月1日 陸軍中将12539;第24師団長

昭和19年2月7日 第3軍司令官

昭和19年11月23日 駐蒙軍司令官

昭和20年8月19日 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兼駐蒙軍司令官

昭和21年8月 復員

昭和24年5月 林保源中将の仮名で台湾政府の対中共作戦に協力(~昭和27年6月)

昭和41年5月24日 歿

顕彰会『根本博追悼録』

小松茂朗『戦略将軍根本博- ある軍司令官の深謀』(光人社、昭和62年)

转台湾学者管仁健《你所不知道的台湾》文:

1949年4月共军渡江后,刚被遣送回国的北支派遣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Nemoto Hiroshi),家中来了一位台湾青年访客,他自称叫「李鉎源」,交给他一封中华民国已下野总统蒋介石的亲笔函,蒋以国民党主席的名义,请他来华协助风雨飘摇的「国民政府」。

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根本博得到老蒋的协助,顺利将35 万部队与45万日侨遣送回国,自己也免于「战犯」追诉。据根本博回忆录说,战后老蒋在书房里召见他时,侍卫长商震上将、战区司令官孙连仲上将都站着,老蒋却拉着他的手请他坐下,没有一丝战胜国的骄傲,让他感激在心。因此一接到蒋的「密令」,立刻召集旧属,准备赴华「报恩」。

根本博在五月初化名「林保源」,率化名「周志澈」的吉川源三中佐(陆士41期,陆大44期)、化名「宋义哲」的浅田哲大尉(陆军航校教官)、化名「陈万全」的冈本秀俊少尉(干部候补生)、化名「刘台源」的中尾一行曹长(下士)、化名「林良材」的吉村虎雄与化名「刘德全」的照屋林蔚(浪人),一行七人准备偷渡到上海。

但船还没出发,汤恩伯就准备弃守上海,根本博于是转赴台湾,但在日本九州时,竟被美国宪兵逮捕,然而经过一番「表白」,美军不但放行,还派一日裔美军随行保护。根本博就搭乘90吨重的机帆船「捷真丸号」南下,不料又遇台风,「捷真丸号」在琉球海域沉没时,被美国军舰救起,经过一番详查,美军竟在6月10日将他们7个日本浪人,用军舰送到基隆。

根本博到台湾后,老蒋又惊又喜,原来老蒋根本没发什么「密令」,这「密令」是投共之前的北平傅作义将军发的。据根本博回忆录说,他们七人到基隆后,台湾当局不听美国海军的解释,以致他们被扣押了一个月。尤其晋见老蒋之前,通知他们理发沐浴更衣时,他们都以为会被枪毙了。结果老蒋召见后,令曹士征在日本致送他们七人家属补助金,并请他们立刻赴金门协助汤恩伯。

根本博一行人的行动,被港日媒体大幅报导,连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也转述。最夸张的有「蒋在日本招募十万义勇军协防台湾」、「蒋在日本招募义勇航空队协防台湾」,当时日本军人回国后,不但生活无着落,美军也不准他们从事公职,社会也瞧不起这些战败的军人。根本博的新闻一出,日本回国军人(尤其是空军),一大堆人挤到驻日代表团要报名,震动了盟军总部。

结果根本博一行人的新闻,让盟军加强安检,原本老蒋与冈村宁次的布局也被牵连,「义勇军」胎死腹中,缩水成了由化名「白鸿亮」的富田直亮少将组成「顾问团」,也就是一般人熟知的「白团」。

金门古宁头战役国军大获全胜后,根本博又协助汤恩伯防守舟山群岛。虽然根本博比起其它军事顾问不同,他是直接参战、功劳很大,而且官阶辈分都比富田直亮高,但「白团」成员一起抵制他,更严重的是?了防守舟山群岛,他赴日本以「渔捞」为名,买了33艘机帆船,却因一位前海军中将在口角时杀了一个流氓,引起日本海上保安队的追捕。

根本博的行动不够保密,以致连累冈村宁次也被盟总麦克阿瑟约谈,而中国代表团团长朱士明也收到盟总的警告,招募「义勇队」计划胎死腹中,让老蒋非常不满,于是先遣送其它六人回日本。而化名「周志澈」的吉川源三中佐,又侵吞了其它几人的安家费,在日本成了重大新闻。老蒋担心连「白团」也没有优秀的日本军人来参加,终于一怒之下,将根本博也遣送回去。

根本博回日本后,郁郁寡欢、终日酗酒,1966年病没。

一九四五年10月10日10时,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受降仪式

中国受降主官召日军投降代表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率领参谋长高桥坦以下廿一员幕僚入场 (下图中站在最前面的就是根本博中将)


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中将在“投降代表”下签字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