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上海有感

(2010-01-14 01:01:32) 下一个
          刚回上海了一个多月,就实在受不了要回美国啦.  也不知是不是在北美呆的时间太长了, 身体被这里一年四季明媚的阳光宠坏了, 到了哪里都不太适应了.  一到上海, 就遇到一个冷空气, 又湿又阴,实在是不好受. 加之上海又不象北方,24小时有供暖设备. 家里 除了那个一开就干燥到不行的热空调, 其他就只有靠自己多穿保暖了. 难怪我北京的一个朋友说, 上海的冬天比北京还冷, 这种湿冷是最刺骨的. 想想也真好笑,曾经在上海生活过那么多年, 也从没有抱怨过上海的天气. 这出来几年,就已经不会做上海人了.

         首先是不会过马路了, 每每看到那么多不同类型的车辆自由的穿梭, 似乎也没有什么交通规则, 视行人于不顾, 我都会有些望而却步. 但看到身边的阿姨大妈们都奋不顾身的勇往直前,我觉得好惭愧, 自己难道连她们也比不上吗? 于是,鼓起勇气,一鼓作气, 闭上眼睛,横下心来, 冲啊! 难怪我妈要说我胆小如鼠,竟然连过个马路也要念"阿弥陀佛"了.





        第二,不会挤地铁了. 每次一到人民广场我就犯晕, 这乌乌泱泱的人呀, 怎么就会有这么多! 即使不在高峰时期, 人们也是摩肩接踵, 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好象是有什么机要大事要处理似的. 可见上海的生活节奏是比美国要快多了. 不过我发现了一点是值得让人高兴的, 大众的素质的确比以前有所提高, 每次见到抱孩子的都会有人主动让坐, 也不常听到有人在地铁里大声喧哗,互相辱骂了. 看来"创建和谐社会"还是有所成效的.



       第三, 看不懂上海的物价了. 去了一次华亭伊势丹,里面竟然没有一件四位数以下的衣服. 很普通的一件什么东东都要好几千块.  我折合美金算了一下, 几百块美金在美国真的可以买到很有档次的名牌啦.可在这里, 根本就买不到什么. 人民币好象也太不值钱了. 问了一下周围的朋友, 现在上海就是这样, 贫富差距很大, 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很高, 美国有的上海都有, 但物价和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不成比例, 看病贵, 房价高, 工薪阶层买不起房的大有人在, 每个人都在这样不平衡的环境生存着. 幸运的,在房价大涨以前就眼光独到地多买几套, 现在身价百万,坐收房租. 没赶上好时代的, 只有做"月光族" OR "啃老族"了. 其实回过来想想, 美国不也都是"月光族"吗? 但美国人却没什么太大的担忧, 他们习惯了这种借贷生活, 只要每个月还还得起,是就借着呗,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呢? LIFE IS TOO SHORT, 这就是我那位经常教育我的话. 也许这就是中美文化的差异吧.





    第四, 上海方言听不到了. 很奇怪的, 几个朋友都是上海人,可他们的孩子却都说着"洋泾浜" 的上海话. 据说是学校没有人讲上海话, 出去也听不太到上海话了. 我去商店买东西,所有的营业员都讲国语. 以前怕别人当你是外地人, 现在被当作外地人是有钱的象征. 上海真的是一个移民城市了, 上海人也对外地人和和气气了, 以前上海人的优越感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对外地人的包容和接纳. 这不得不说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呀. 不过, 还是希望能多听到上海话,毕竟它是上海人讲了多少年的语言文化,不要流失才好.





   总之, 这次回去的感受是, 上海的物质水平和美国有的一比, 甚至在有些方面比美国还好,但精神层面的东西还需慢慢提高. 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太现实, 所有向"钱"看齐, 财富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有人问我现在还是不是值得出国, 我觉得如果你在上海各方面已经WELL ESTABLISHED, 就真的没有来美国的必要了. 象我们这种目光短浅, 没认清形势,已经过来并且喜欢这里生活的人呢,那还是老老实实呆在美国继续我们的美国梦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