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41)
2011 (23)
2014 (12)
上海有座城隍庙,凡是去过上海的人大概都晓得。然而就在城隍庙的附近还有一段残存的上海老城墙,却鲜有人知。它之所以留了下来,是因为那一段城墙的箭台上修了一座道观,叫“大境阁”,民国元年上海拆城之时,一不小心留了下来,才有了今天的“遗址”。
上海自元朝建县后,未筑城墙。明朝时,上海曾多次遭受倭寇的入侵,因此在嘉靖32年(1553年)间,用了3个月时间赶筑了一座周长为9华里,高2.4丈的城墙,也就是现在中华路和人民路构成的环路,当时墙外还筑有阔6丈、深1.7丈的城壕。到了万历年间,倭患平息,县城安宁,歌舞升平,便在城墙的4座箭台上建造了丹凤楼、观音阁、真武庙和大境阁。大境阁自然就建在大境箭台之上,供奉关帝爷。清朝嘉庆20年(1815年),大境阁改建,成了今日之模样。道光16年(1836年)时,两江总督陈銮巡查至此,题“大千胜境”四字,于是此阁名声大振,据说是当时申城的八景之一,诗云“江皋齐雪”。
清代后期上海开埠,成为通商口岸,发展十分迅速,古城墙成了阻碍城内外交通、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于是乎,沪上越来越多的商贾、政要和名流提议“拆城”,终于在1912年获得恩准。遂于同年7月先拆了南半城(中华路),1913年又拆了北半城(人民路),将拆城的泥石填没城壕,历时2年。由于当年拆城的督台就所设在大境阁,所以留到了最后,不少有识之士眼看不好,赶紧请求保留大境阁,留下里头供着的关老爷。城府最后决定从别处运来泥土,填平大境阁下的城壕,才使这一小段大约50米的城墙和大境阁保留了下来。
城墙和关帝庙是留了下来,但香火却没能好好地延续。开埠后随之而来的洋人把各种新鲜玩样舶了进来,沪上的景致也很快就从什么“江皋齐雪”、“吴淞烟雨”变成了“百乐门”、 “哈同花园” 和“外白渡桥”。上海也从一个小县城,一跃而成了号称“远东第一”的大都市。几经战乱、几度兴衰之后,有多少人还记得开埠之前的那座小县城,和小县城那段破旧的城墙?
在“破墙开店,全民经商”的1980年代,林林总总的小铺子不断地蚕食着无人问津的破墙和小庙。直到1990年代,中国的GDP上去了,各级政府的腰包鼓起来了,才有人想起了那段城墙,倡议修复。于是从1992年开始,南市区政府经过三年的努力,花血本拔掉了好几个棘手的“钉子户”,耗资900万元,才将这段古城墙和大境阁按原样修复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
2013年底在上海逗留期间,我抽空光顾了一次大境阁,看了看修复的上海城墙遗址。在周围林立的大厦当中,原本就不是很高的城墙和墙上的道观越发显得矮小。环顾四下,我实在是想象不出当年怎么就成了“八景之一”,而且还弄出个挺有诗情画意的“江皋齐雪”。即使在我小的时候,上海每隔三五年才会飘几片雪花,哪来的什么“齐雪”?而且还白茫茫的,一直连到江边?这“全球变暖”也发展得忒快了点。
我本人对《三国演义》里的关老爷并不是很崇拜,无心供奉,但要走上城墙,只好掏钱买了门票,进到大境阁里去。沿着阶梯登上城墙,看到墙头上那些晾着的衣物,我不由笑出声来:
“这才是阿拉上海的城墙!”
© 梁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