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学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学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喜莱丝

(2012-01-20 12:54:49) 下一个

喝葡萄酒的一个大问题,是品种实在太多了,找到对自己胃口的酒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找到了一款自己喜欢的酒,想接着喝,下一个年份的又不见得也一定就好,还得尝一尝才行。好在大多数酒还过得去,但也没有什么特别,喝过就忘了。

于是我开始注意“专家们”推荐的酒。当然不是听信所有的专家,而是试图发现和跟踪与自己口味类似的专家。这些人以尝酒谋生,每年投放市场的新酒都要从他们的嘴里过一过,无论好坏都得描述一番,也怪难为他们的。若有口味相近的,买到对胃口的好酒的成功率还是蛮高的。

再就是向懂酒的朋友讨教,当然最好也要口味相近。口味不同的酒友之间,如果相互足够了解,亦可推荐对方喜欢的酒。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但是都很有限,所以朋友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就很重要了。

那一天我接到好友的电话:“梁兄,我这有瓶澳大利亚来的好酒,晚上过来一起干了吧。” 从他兴奋的语调里,我知道这酒肯定差不了。但我实在很忙,有个ppt要赶出来,说等到周末吧。他听了不高兴:“等什么呀?瓶已经开了,你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喝闷酒吧。” 我知道一个人喝闷酒不好,容易喝醉了不说,也有伤身体,所以有点动摇了,问他是什么酒。“澳大利亚的喜莱丝(Shiraz),你一定会喜欢的。” 他又兴奋起来了。我想了想,还是觉得有点不妥,只好说对不起了,你自己慢慢喝吧。哎,别忘了把酒的名字和年份发给我,我在附近找一找,周末请你过来一起喝,怎么样?“那也行。如果你能找到的话,打声招呼,我一定过来。对了,别忘了帮我也买两瓶。” 一言为定。

赶完了ppt之后,我把朋友发来的信息写在一张小纸条上,下班的时候走了附近几家平时常去的小酒庄,但是都没有找到这种酒,大概是有点特殊。店里的伙计们推荐了几个澳大利亚同一地区出产的喜莱丝,我都没要,因为我还可以上网去找。要说这谷歌也真是够厉害的,开车子转悠了几天没找着的东西,上谷歌不一会就找到了,尽管不在我日常购物的地区,但开车也不过一个钟头,小意思。

约好了朋友之后,星期六上午我跟着GPS很快就找到了这家零售和批发兼营的巨大酒庄。进去之后我一看有这么多排酒架,自己也懒得找了,拿出事先写好的字条,逮着一个伙计,让他带我去。店里的伙计一看,说跟我来,你要找的是一个“大酒(big wine)”。我说我不要大酒,一般的小瓶就行了。他连忙解释说,“大酒” 不是指瓶子大,而是酒体大(big body)。你说要不要命。

我早就听过和读过 “酒体”,但一直没搞清楚那到底是个啥玩样。懂酒的朋友告诉我那是口感,口感丰厚的酒就称为 “丰体(full bodied)”。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叫 “口感” 不就完了吗?为什么偏要编出一个抽象的 “酒体” 来唬弄人?再说了,口感有按大小来区分的吗?朋友跟我解释说,我们不是把喜欢浓油赤酱的人称为 “口味重”,喜欢清蒸白煮的人叫做 “口味轻” 吗?应该是一个道理。我说不对吧,我们说的是人的口味,跟味蕾的敏感度有关,而不是菜的大小。OK。那我们能不能反过来,把浓油赤酱的的红烧排骨称为 “大菜”,而把清爽淡雅的凉拌黄瓜称为 “小菜”?我说废话,排骨吃一块就饱了,当然是大菜;黄瓜吃两根也就一泡尿,只能算小菜。他说不跟你瞎辩,反正等你哪天喝到了真正的大酒,自然也就明白了。

晚上,朋友带来了几碟小菜,我们围坐在一起喝我买回来的西莱丝。我拿出已经醒了一会儿的酒壶,给大家斟上。我们喝了第一口之后,朋友等着我的反应:“怎么样?好酒吧?” 我一时想不出好的形容词,无言以对,愣了一会,回味着刚下肚的酒,突然想通了:

“怪不得你迫不及待地叫我喝酒,这就是所谓的 ‘丰体大酒(full bodied big wine)’ 吧?”。



© 梁兄


Note: This week, I suggest 2010 Mollydooker The Boxer Shiraz, a pretty big Australia red wine.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