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相文学

本是白相人 偶博文学客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培里侬

(2011-12-28 04:54:35) 下一个


我毕业找工作那年,也赶上美国经济不景气,“回头信(Din-Letter)” 收了一大摞。最后终于有了一个面试,可是头天晚上在旅馆里紧张得一宿没睡,第二天全乱了章法。回家后倒头就睡,没抱一点希望。想不到一个星期后居然被录用了,看来 “Be yourself” 的戒训还是挺管用的。

周围的同学们得到消息后都来祝贺我,史蒂夫更是大叫大嚷:“Dom Perignon! Dom Perignon!”
“唐∙培里侬是什么?” 我不明白,
“就是那个香槟啊。(It is THE Champagne.)” 汤姆跟我解释,
“哪个香槟?很出名吗?” 我觉得太寡闻了,
“你真的没听说过?周末找个酒庄打听打听吧。哎,别忘了带两瓶回组里来跟大家一起庆祝庆祝。”
“没问题,下礼拜一。” 我夸下口,宁愿被 “斩” 这一刀。

周末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酒庄,跟一个迎上来的伙计打听唐∙培里侬,他把我带到一个上了锁的玻璃柜前,并不马上开锁,而是指着里面陈列着的一瓶对我说:“就是它,你要我拿出来吗?” 他见我学生模样,认定了是看稀奇来了。
“多少钱一瓶?” 我没看见标价,只看见酒瓶子后面的很精致的盒子上写着:“Dom Perignon”
“一百块出头。如果你真的有兴趣,我可以给你去查一查。” 他没动地儿,还是将信将疑,
“那你就帮我查一查吧,我想要两瓶。” 我知道如果接受这份工作,很快就可以拿到一笔签约奖金,
“哇。你一定是找了份好工作吧?” 那伙计反应挺快,手脚也勤快了,利索地打开了柜子,拿起酒瓶子后面的很精致的盒子,翻过来看了看,“$119.99。要我再去帮你拿一瓶吗?” 他等我的确认,
“就这一种?我有选择吗?” 其实我想知道有没有便宜一点的,
“抱歉,培里侬就是培里侬,年份不同而已。但我们现在只有这一个年份的。”
“哦,是这样。既然没有选择,那就是它了。” 我不再追问,“你帮我再拿一瓶。”

尽管法国修道士唐∙培里侬并不是香槟酒的发明者,但却被广誉为香槟之父,为香槟酒的发展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加厚了香槟酒的瓶子,还用细铁丝固定香槟酒瓶的软木塞,避免了在二次发酵时(下次有机会讲香槟酒的汽泡是怎么做进去,而不是压进去的。),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因酒瓶爆裂而带来的危险和巨大损失。培里侬修士还首先在酿制过程中通过混合不同种类的葡萄来提高香槟质量。今天,绝大部分香槟酒的酿制都是以夏当妮(Chardonnay)与黑比诺(Pinot Noir)的混合为主,培里侬香槟也不例外。

1921年法国著名的香槟生产商酩悦(Moet & Chandon)以唐∙培里侬命名,推出了一款高档香槟酒。这是第一个cuvee级的香槟酒,所谓的cuvee就是每次榨葡萄汁时,采用相对轻柔的方法,而且只取前头最好的一段。另外,唐∙培里侬还是少数几个严格按年份酿制的香槟酒。如果哪一年的葡萄不够标准,就不酿制培里侬,宁缺毋滥。培里侬香槟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欧美王公贵族宠爱。1981年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公主婚典上就用了1961年的培里侬香槟。因为培里侬每年的产量不是固定的,投放市场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有些特殊年份的培里侬就成了有钱人的收藏热品,可以拍卖到上万美元一瓶,而且还在不断创出新高。目前在中国大陆,培里侬被尊为香槟王,一瓶的售价大约在1500元人民币上下。

到了星期一,我带着两瓶培里侬去实验室,史蒂夫看见后说先冰起来,午餐时再拿出来庆祝。老板的外办公室(outer office)有个给大家放午餐的冰箱,我去放酒的时候,与老板碰了个正着:

“凡,看来他们狠狠地敲了你一笔啊。不过这确实是个值得庆祝的 ‘培里侬时刻(Perignon Moment)’”


© 梁兄


Note: Do you have a “Perignon Moment” coming up? Don’t miss the chance to treat yourself with a bottle of THE Champagne. Happy 201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