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信仰之简评得结论:耶稣是唯一救主/任不寐ZT
(2009-09-03 14:07:23)
下一个
为什么说耶稣是唯一救主
各位读者,这是本博客夏令营最后一课。本课以路加福音相关课程为基础,并以路加福音的普世视野为样式,对世界各大宗教和哲学进行简单的述评。对于教会里的读者来说,本课提供的是宗教比较和护教方面的简明常识。对于慕道读者来说,一方面,本课可以回答这个老生常谈或错觉:“所有宗教都是基本一样的”;另一方面,本课实际上在说明,为什么耶稣是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在某种意义上,这篇文章也是我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为什么穿越中西、搜尽古今,最后撇下与那位“六月女孩”的生死恋情,走向十字架。当然,从神学道理上说,这不是我自己能选择或“决志”的;不过我的大马士革之路不仅源于生活,也成于思想。最后,愿感动我的灵也加倍感动我的亲人和朋友。
启示真理的本源:犹太-基督信仰
犹太教首先是典型的历史宗教,历史被视为神意志的作坊。这一信仰是从3,200年前的西奈山上奠立的(约主前1280年,神的仆人摩西率以色列人出埃及)。其次,犹太教将约的观念放在信仰中心,神和人在约中构成历史的双方,但神的主权成为约之基础、神的代赎成为约的最后完成。最后,对于人来说,律法使以色列人为万族之选民。与此相关,亚伯拉罕的迦南之路,出埃及记及大流散并回归之历史叙事,一方面将人在世界的命运放在原罪之幕下,使人的定居或存在显出寄居本质;另一方面,代赎和称义成为信仰的主题——一切宗教和哲学关切这两个话题,一方面因人追寻堕落前神之形象,一方面人因犯罪无力自赎自义——神的儿子为这两个问题的总结。
犹太信仰最卓绝之处乃在唯一神信仰,由此为人类排除迷信和各种偶像崇拜,并将神的律法保存下来而成为世界的祭司;更为重要的是,神在犹太传统中为人类预备了一位救主,使选民宗教成为普世救恩运动。世界宗教和哲学以犹太-基督信仰为中心,或以两约中关于神的完整启示为中心,在世界版图上,向东西两翼不断蜕化变质——世界各大哲学和宗教,不过是关于两约启示的记忆和改造;这种“改编”的质量和距离中心的地理半径之长度成反比。
以色列人与神相遇的地方,或者说犹太信仰中的“道成肉身”乃在圣殿,神的话语和献祭构成信仰生活之两面,并通过先知、祭司和大卫王族中介代理维系。第一圣殿于主前586年毁于巴比伦人,世界的“轴心时代”由此为界——“耶和华的同在”之信心随圣殿而毁于人类,人本和灵本信仰乘虚而入,以期提供其他救赎和称义的替代方案;于是在主前六世纪,世界各大宗教和哲学粉墨登场。然而另一方面,神在圣殿收回云柱之象征性的荣耀,却因此预备了基督的救赎和称义之路;先知、祭司和大卫后裔应验于基督教的“道成肉身”;基督是神的圣殿,在基督里,寄居者开始了向末世定居的天路历程。
波斯宗教及希腊哲学:从一神论到二元论
犹太-基督关于唯一神的信仰向东首先遭遇的是二元论的背叛,换言之,从地中海西岸到日本群岛,依次排列着一神论到多神论和无神论的各大宗教,而波斯宗教以二元论为特征代表这这种中间过渡。第一圣殿被毁不久,在西方,希腊哲学家崛起(苏格拉底为前469年—前399年人士),波斯的宗教二元论替代为希腊半岛的哲学二元论,首先柏拉图“理念-世界”之二元论集结西方流亡思想之大成,然后以诺斯替主义为代表成为初期教会的最大文化挑战。另外,在希腊,“爱智”或形而上学在那里形成新宗教,“诸神的狂欢”在那里以最短的路程将二元论庸俗化为具有希腊特征的多神宗教。希腊文明的奇特之处在于,对创造者的敬畏平衡了人神偶像的傲慢,这为保罗西进预备了道路。
唯一神信仰在波斯一分为二,这个肢解的过程是逐渐完成的,而首先是从索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sm)开始,最后完成于摩尼教(Manichaeism),而摩尼教反过来在欧洲为那里的二元论提供了宗教灵感。摩尼教在主后三世纪开始活跃于中亚到地中海广阔的区域,一度形成对新兴的基督教信仰之合围局势,并向东影响至印度河流域。
事实上,索罗亚斯德教保留着一神论的信仰,但是已经包藏了二元论的内涵。首先,索罗亚斯德教兴起于圣殿被毁之际(创始人Zarathushtra活动于主前559-331之间的某世代),她的创造之神名为Ahura Mazda,意为,智慧之主(Wise Lord)。或许这也是创世纪第三章的故事,在犹太-基督信仰中,求智慧导致人的犯罪和堕落,但在异教中,智慧被尊为神。与这位“好神”相对的“坏神”名为Angra Mainyu (Ahriman),它代表邪恶因此将被驱逐。索罗亚斯德教的二元观念首先是宇宙论的,宇宙中有对立的两个渊源;其次她是道德论的,在人里面存在善恶二极(Avesta)。
我并不同意那样一种流行的观点,即犹太-基督信仰中的撒但概念源于Ahriman,语言学和考古学都不支持这种推论,这种观点也缺乏圣经根据(参考 (Ps 38:21-- Eng 38:20;71:13;109:4, 20,29;Zech 3:1,1 Sam 29:4,2 Sam 19:23—Eng 19:22, 1 Kgs.5:18—Eng 5:4,Num 22:22,32; Job1-2;Zech 3:1-2; and 1 Chr21:1)。撒但的词根1513;1474;1496;1503; 属于古老的闪米特语,意为“反对”(adversary),在以色列人中早已使用;而在神学中,撒但从不是脱离神控制之下的对立神祉,这与索罗亚斯德教的观念完全不同 (可参考Encyclopedia Biblical: A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Edited by the Rev. T.K. Cheyne. D.Litt. D.D., 1914, pp. 4295-4297,或者,Dictionary of the Bible, Edited by James Hastings, 1963, pp 888.)。也许正相反,异教的魔鬼概念印证了圣经的相关启示是真实的。
非洲宗教
东非,如果考古学正确的话,为人类发源地。约100,000年前的遗址(Excavations of Paleolithic burial sites)显示,作为一种宗教仪式,死者埋入地下,面朝日出之东方,而且涂上赭料。这应了创世纪第3章的话,“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3:19)。而创3:24说:“(神)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东边”从此成为回归之盼望,最后成就于城东之橄榄山上。不仅如此,他们身边放置的狩猎工具表明,“复活”为一种普遍的观念。
非洲宗教也相信一个超越的创造之神,非洲人也相信生命是从神来的,是一种超验的力量在女人的腹中赐于了生命。大多数非洲宗教相信神在死后有审判和重生,而且这位神护理宇宙;在(动物)献祭中人的歌舞及巫术的参与是普遍存在的,关涉洁净、婚姻、生死诸类根本问题——献祭就是一种代赎的观念。不过总的来说,多神信仰遍及该大陆,一神的荣耀开始被其他神祉瓜分。这个多神化的过程,从东非向西非有一个逐渐强化的模糊路线——在西非,401位神灵统治着世界,包括扮演着骗子等角色,换言之,撒但也成了光明的天使。
印度教
印度宗教奠基于两大叙事传统:听(Shruti)和看(rishis),在感觉中印度先民经历神。这或许是创世纪第3章的故事,人在“听”和“看见 ”中进入“知识”时代。大约在亚伯拉罕从偶像崇拜之地加勒底的吾耳起程的岁月里(以色列的族长时代即从亚伯拉罕到约瑟,约在主前1900-1600),或者在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前夕(约在主前1260/1250),或者说,在犹太教奠基的年代里,印度河谷则开始了吠陀(Vedas)的创作(约 1750-1500);而在圣殿被毁的时期,印度教的奠基之作奥义书完成(约主前600年)。一种观点认为,印度先民大约在主前2000-1500年从中亚或小亚细亚迁移至此(有学者则将这个时间推前到主前6000年);甚至有学者坚称他们从印度开始移居欧洲,所以不是欧洲为印度人的家乡,而是印度人为欧洲先祖——“印-欧”(语系)一词也表明印度民族与欧洲人或有共同的血源。
印度宗教缺乏唯一神的观念,严格来说,印度教是一种多神教,以多神的格局分解唯一神的荣耀到印度到达一个新的阶段,而人将在这种神性分裂中以佛教的名义肉身成道。同时,印度教是一种特殊的多神教,天文学和占星术,语音学、音乐和舞蹈,甚至植物进入了宗教世界。在这方面,印度宗教位于犹太-基督传统和中国宗教哲学的中间过渡的位置上;语音学和植物迷恋在中国演变为汉语文学和中药经验。然而印度的多神教并不排斥最高神的存在。the ineffable Brahaman,中译婆罗门,然而他有无限的存在形式(330 million)。在这里,创造万物的神和万物这被造者的界限开始消失。有传统将婆罗门“化身”为Vishnu(中译毗湿奴)或 Shiva(湿婆),或一位女神。不过Brahaman这个词或许源于创世纪1:1节“创造”(1489;1468;1464;1512;1464;1488;)一词,因此婆罗门之原义或许就是“创造者 ”。与基督教信条相关的另外一点是毗湿奴的“道成肉身”(Krishna,克利须那)。
印度教在东方的重要贡献是灵魂不朽(Atman),这种永世的观念具体化为关于轮回(samsara)的信仰,由业(karma)和重生 (rebirth, reincarnation)两个重要环节组成。整个东方文明分享了这种思想。作为一种宇宙论,这种观念将两约启示的线型时间观念弯曲为不封闭的圆;作为一种救赎论,人在完全承担罪责的同时也开始将救赎的责任全部负担起来;当然,这一祛神化的的过程使以“法”或“教导”(dharma)替代完成的;dharma取消了神的位格,将神虚化为一种原则和力量——天父被抽象化,亲子关系断绝,悲情中来,最后万法为空。在这虚无主义的前夜,人自我拯救的道路是知识(jnana)或觉悟,于是创世纪第三章中的“知道”就这样取缔了代赎。不仅如此,“自由”也变成人的实践,包括行动和自律即瑜伽(Yoga) ——于是身体语言在东方上升为宗教仪式,人在“语音”和“姿态”的双重符号中自我献祭、自我感动、自我称义。“人人为自己的基督”(tat tvam asi, 即 you are that)这样一种思想已经在孕育之中,正是这种天人合一之观念(Brahman and Atman are identical)将种性制度内化在印度文明之中,后将宗法观念充塞于黄河流域——内圣外王为中国灵魂之瑜伽。
佛教
佛教起源于恒河流域,时间同在第一圣殿倒塌之际——约主前589(或531或413)年释迦牟尼悟道;若主前589是可信的,这一年是圣殿被毁三周年。佛教分三大传统,即小乘(Theravade, Hinayana)、大乘(Mahayana)和密宗(或藏传,Vajrayana);佛教有三大庇护所或“三藏”(Triple Gem):佛(the Buddha),法(the dharma)和信仰团体(sangha)。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三位一体”的东方版,分别对应的着基督教的父(神)、子(道成肉身)、灵(临在于教会)。大乘佛教的所谓三大法身教义(trikaya:nirmanakaya, sambhogakaya, dharmakaya)则将这一传统改编得更适合于东方的观念。
如果说印度教代表了该地域的婆罗门传统,佛教则将苦行传统发扬光大。从印度教到佛教的转化实际上是很自然的。神作为“原则”预备了佛教的无神论革命,种性制度则为众生平等观念的产生提供的道德平台。不过佛教的平等观念是非政治的,以虚空为自由之路——不是在神以下人人平等,而是面对虚无人人平等。人们一直注意到佛教虚无和慈悲或非暴力(ahimsa)信条之间的张力,“业”和“因缘”对人的困境的解读实际上是同意反复。佛教的苦行、避世之路试图解决这种逻辑紧张,语音(念)和姿态(坐)持续强化,连同静思(moderation)正式上升为宗教仪轨,人进一步自怜如弃儿也因此自救如神(Buddha: You must strive for yourselves),涅磐(parinirvana)构成超越生死轮回苦境之顶点或主观释放;这种肉体自我复活不可能之绝境向东方启动了万法归心的大道——人类背对约但河从流放于野转为远遁于“心”。然而“心学”最后的归路是“外王”,从印度到中国,佛教以人为中心完成了政教分离到政教合一的特别轮回,大乘的此世关怀(Bodhisattvas)成为这一转轨过程的中介。不过在中国和日本的“净土”(Pure Land)信念里,保留着对“外王”理想的绝望,末世论观念就这样勉强得以残存于远东。
和克利须那或耶稣不同,释迦牟尼不是神道成肉身进入世界,而是人被灵充满。于是有神论在佛教中被人论彻底颠覆,宗教版图到这里开始翻阅喜马拉雅山。在佛教的体系中不需要神。随着神被“无”弃绝,人来到了宇宙的中心,成为主权者。约的观念已经彻底消失,人成为万王之王。再没有神借着先知的话临到人类,人靠自己开始了成圣之路。位于话语或道的中心的是人之修行,而不再是神对历史的掌握和同在。驭风而行取代的以马内利,一如庄生梦蝶取代了天使显现。人的天路历程首先始于“四谛”(Catursatya),即苦、集、灭、道。这不是来自启示,而是人的看见(four sights)。这或者是对创世纪第三长人的眼睛明亮了之人本主义反省:人所看见的不是荣耀,而是羞耻,乃是苦难和死亡。其次,人的天路就是法中修行,所谓“八正道”(256;ryā),又称八船、八筏。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最后归结为戒、定、慧三学。一方面,诺亚方舟改建为佛教八船,另一方面,“道成肉身”、“我就是道路”之“道 ”改编为佛教八条道路——佛教的版本这样冠名:人就是道路,向苦而行。
中国哲学
佛教在中国完成了“去释归心、合道成禅”的进一步转变。一方面,不仅神的观念进一步被弃绝,甚至连释(迦牟尼或佛的位格)也被隐退了,人以心的名义 ——我心即佛——赤裸裸、孤零零挣扎于灾民的旷野。作为唯一的形而上学努力,佛教和中国本土的道家思想合流,一方面,以禅的方式将一切信仰和宗教融化为无,连同佛教也葬身于此;另一方面,以“天”的名义将神自然化,天之子构成这一努力的庸俗本质。由于人之绝对孤独,人际关系同时上升为一种新的信仰或宗教。于是,从约但河流域建立起来的神与人的宗教,到中国演变成人与人的新宗教,“关系”构成这种信仰的总纲,禅是其宗教世界(我与自己之关系),儒(我与他人或五伦之关系)或道德伦理是其世俗世界。
在这新宗教里面,人对人的否定性需要取代了人对神的肯定性需要——人需要他人,竟然是需要否定他人来肯定自己——灾民生存斗争为这种否定哲学提供了经验需求。事实上,称义是人普遍的内在需要或普遍接受的先验命令(所谓“道德感”),这和人的神圣起源有关——人是按神的形象造的,本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但犯罪之后人虽保守有称义的欲望,却丧失了称义的能力。于是道德家靠毁灭别人称义(而基督徒则因信称义,即靠基督的血称义)。人通过两次否定上升为神:首先是否定神,然后是否定他人,最后“我”成为神(sage,圣)。结果人对己是救星或新妇,人对人是救星或豺狼。
中国哲学同样崛起于第一圣殿被毁的世代。孔子生卒约在主前552-479,老子若真有其人,则也出没于该世代。在中国,圣殿被毁后人类弃殿归家,家成为社会的宗教场所和政治的基本单位,家就是中国的圣殿。大流散中的犹太人以公会(synagogue)替代圣殿,结果也替代了基督;儒家以“家”替代圣所,结果也以家国崇拜阻挡着耶和华的受膏者。另一方面,佛教靠修行自救,而孔子则主张靠道德自救并救人。因行成义于是倒转了源头一切救赎论的被动语态,同时,“不朽”、“百世”、“祭祖”、“孝”之观念极其矛盾或伪善地构成儒家的形而上学,这里的每一声祈祷都和其无神论体系针锋相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道教中的三位一体观念和成圣之路,太极、全真、太平而三清,一体三域(头、胸、腹)、气功和炼金,等等,披露着极远处的信仰在中国思想里面的残余。(本节相关内容请参考第九课“道德”http://blog.ifeng.com/article/1526103.html)
日本神道教
宗教在旧大陆的东部流亡到达日本群岛走到了尽头,神道教是这一宗教末路的代表。神的义经过波斯宗教的两位神之善恶二元论,经过中国我善你恶的人之道德论,到日本,义和伪善(道德)的观念已经完全消褪,人的灵魂已经和万物化一,与野兽同,与草木齐——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构成日本精神的顶点或人类思想东翼之绝地。如果说印度佛教代表了无神论旷野下人对罪的绝望,中国哲学代表着人对罪的阿Q式精神胜利,日本宗教则通过毫无罪恶感的决绝方式“消灭”了罪。神道教里的神灵(kami)已经和义与罪无关,一方面,kami是动物性的,另一方面,kami是族性的——于是种族主义或合群的自大成为一种救赎的象征,祖先崇拜和民族主义在日本精神中合二为一。日本的“民族精神”代表人人类因极端远离信仰而能达到的犯罪高峰。
神道即诸神之路(kami no michi, way of the gods)。在神道教的神谱中,太阳神(Amaterasu)为至高者,是日本人自然崇拜观念之总结。在这种崇拜中,荣誉、洁净、种族成为三个重要的信仰原则,生命的价值在这三个原则之下。按Kojiki和Nihongi的记载,这些原则奠基于日本的创世神话:关于“起初”的记载模拟了创世纪第一节,但是,第一对人类乃是Iznazagi 和Iznanami,日本和万物是从他们生出的。Iznazagi洁净自己,洗左眼出太阳女神Amaterasu,洗右眼出月神Tsukiyomi,鼻孔出夏风之神Susano-o——这是日本的三位一体神话,只是这些神远非圣洁。大约在圣殿被毁的时候,日本产生了第一个皇帝, Jimmu,号称是Amaterasu道成肉身来到人间。天皇制度作为耶和华信仰的极端背叛,先将中国大陆变成血的祭坛,后终结于两座城市的灰飞烟灭。这是东方的索多玛与娥摩拉。
美洲宗教
北美平原地区的主要宗教形式是“太阳教”(Sun Dance),太阳被崇拜为最高的神。这和东亚的信仰想连接(大多学者相信,美洲土人大约30,000前年从东北亚迁徙而来)。不过起初的创造之神名为 Inyan(阴阳?),为谋永生Inyan破碎自己的身体将自己献祭,血创造了Maka(大地之母),并创造了Skan(天国和正义之神)和Wi(太阳神),最后Inyan枯干为岩石。这是美州独特的神之受难和“三位一体”信仰。美洲人的一些创世神话复述了“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顿,源面黑暗” 之景象(如Iroquois)。不仅如此,在这些本源记忆中,可以发现以下一些细节:众神从水中创造干地以获取食物,而起初,他们先放出鸽子、然后差遣螯虾去寻找陆地,直到洪水消退。这些信仰被认为是从日本和东北亚的先民中遗传而来的。
不过动物崇拜在美洲替代了创世论之神圣记忆,动物在这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宗教角色。动物在这里成了灵体,成了天使。关于神的概念,流散到美州,已经沦亡或降低为动物和石块,神不再是大自然的创造主,而成为自然的一部分。狩猎生活和动物杀戮强化了这种灵性失落。沿迁移路线逐步向东部林地,植物神灵开始和动物神分享属天的荣耀。大体说来,美洲信仰将食物和此世问题放在关切中心。这一点,可以在西伯利亚的土著信仰中发现共同语言。
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众海岛
大洋洲的土著居民(Aborigines)几乎没有创世信仰,对他们来说,世界一直这样存在着,尽管关于“Dream Time”的核心观念似乎可反观始祖亚当沉睡一幕。他们相信有一位超越之神为宇宙之源,但是澳大利亚人不关心这位神和人的关系,他们把目光放在地上的神灵,并从地表的千奇百怪中寻找启示和灵感。西太平洋诸岛分享了大陆上关于超越性神的观念,但对这些岛民来说,宇宙更多意味着大海而非天空。但总的来说,关于祖先(神灵)的崇拜把大洋洲和东亚连接成一块宗教版图。其中美拉尼西亚诸岛上的宗教所释放的信息令人难忘:学者们相信Melanesia或者以 mana(神力。或解为吗哪?)为词源,在当地的信仰中,众神靠mana创造和维系世界。西太平洋上的“众神”是否就是西奈山前的众人,这之间的文明沿革隐藏在历史的迷雾之中。
伊斯兰教
Islam在阿拉伯语中意为“submission”,“降服”(于神);Muslim意为“one who submits to God”,及“顺服上帝者”。按古兰经,伊斯兰教即从亚当到穆罕默德(570-632CE)关于唯一真神之信仰传承。在某种意义上,伊斯兰信仰是犹太信仰和基督教信仰的“整合”,一方面,她更“极端”地强调了神的超越性和反迷信品质(Shahadah);另一方面,在尊重耶稣为伟大先知的同时,以穆罕默德等先知的同在分享了神的儿子的荣耀,并将神的超越性从人的角度拉近世界。穆罕默德的宗教旅程始于主后622年,和圣殿被毁以圣诞为中心形成对称关系。在这之前,犹太和基督社团在阿拉伯已经存在很久。伊斯兰教首先认同犹太人的圣经,阿拉伯语中的Allah和旧约的神之名1488;1457;1500;1465;1492;1460;1497;1501;是很相近的;亚伯拉罕同是他们的祖先,而他们敬拜之所(Ka’bah)为亚伯拉罕和他的儿子以实马利所创建。其次,穆罕默德遭遇神之后在基督徒的启发下开始了自己的宗教生涯。穆罕默德娶了一位有钱的寡妇(Khadijah),这位寡妇的侄子(Waraqah bin Nawfal)是一位基督徒,他让穆罕默德确信自己的使命是从神来的,正如摩西一样。
然而,穆罕默德并不是耶稣,他的使命不仅是宗教的,同时是道德和社会的。在伊斯兰教中,极端超越的唯一神信仰,和政教一体化如此奇特地同在,使伊斯兰信仰和基督教信仰分别开来。事实上穆罕默德在东方以宗教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西方对称的一翼——天主教正在从事同样的事业,就是将宗教和生活合二为一,人以神的名义开始社会控制和重建,在一些极端主义盛行之地,入世热情演变为十字军(天主教)和圣战(伊斯兰教)。由于同样的理由,伊斯兰的圣行(The Sunnah)成了天主教的圣统。改革后的基督教,保守的一支返回传统(耶稣说:“我的国不在这世界上”),而自由派则在偏离唯一神信仰的同时,将世俗化运动或肉身成道的反动带进了现代。
事实上从起初,两约的信仰一直面临着不同形式的人本主义挑战。这种根深蒂固的人本主义在西方(希腊哲学)和东方(儒教)进一步发展为两种极端形式:西方以人的智慧为宗教而彻底取代的宗教,东方以人的道德为宗教而取代的宗教。伊斯兰-天主教可以视为这个非神化路线中的中间阶段——神被高举的同时人更被高举,而神的超越性实际上被明举而实贬。
最后让我们做一个总结
第一、宗教和哲学,或者说地球上的各大文明是对一个共同启示的回应或反应,这个过程不仅证明万族一本,万国同源,也证明惟有基督是人类的唯一拯救。第二、对原初真理的不断偏离,该路线与人类从巴别塔之后从中心向外迁移的路线相一致;这一连续的背叛一方面有人性原因,另一方面必有灵界背景。第三、人类的历史一方面是犯罪史,另一方面是救赎史或福音史,后者沿途覆盖前者流散的路径,直到世界的末了。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因为国度、权柄、荣耀,都是祂的,直到永远,阿门!(任不寐2008年7月5日)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