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2005

我们是老夫妻共写的博客。写我们退休后的所见所闻和吃喝玩乐。健康快乐是我们的宗旨,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正文

四川游记之三:丹巴碉楼群篇

(2009-09-05 14:46:38) 下一个
1916年,里昂法国摄影展的一帧展品,震惊四座,从此,丹巴石碉楼向世界揭开了它的面纱。丹巴碉楼集中在大金河谷两岸,三、五个一组,相互呼应,数十座碉楼连绵起伏,很为壮观。它是嘉绒藏族和羌族建筑的杰作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们有的虽有倾斜,有的已破旧,但它们是历史的见证。
我们去了二个:梭坡碉楼群(有84座,堪称碉楼博物馆)和中路古碉楼群(有21座)。加上蒲角顶古碉楼群(有29座)以此三地的碉楼群最为集中。

1,





2,



3,





4,




上碉楼,要爬树杆梯,藏民用刀把树杆砍了一级级凹陷作踏步做扶梯。

5,





底三层的树杆梯在外面,我们去的碉楼有10层,上面的6个阶梯都在碉楼内,越走越窄,树杆梯很陡,刀砍的凹陷很浅,乡民快快地上下,我们却越走越难走。

6,




好不容易,到了顶。眼前一亮

7,





8,





9,东女国即西羌之别称。其古都选址在中路乡。





碉楼寨房一般为三层,一侧配有厢房。主人的客厅装扮得金碧辉煌,他们自己描金,彩绘,按自己的方式制造精彩和温馨。

10,





11,






舔犊情深:一对母子(聪慧的幼童和慈爱的妈妈)

12,







每一座碉楼风格各异,棱角分明。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还有十二角碉,十三角碉。还有性别之分,女碉有木梁砌在外,年久变黑,楼身有黑迹;男碉全由片石砌成,木梁在内,楼身没有黑迹。碉楼具有防御、传递情报的功效,也寄托着主人求福保平安的心愿。有的碉楼还有名字,如“拥忠”;“曲登”;“弄比”等。

5.12汶川大地震有些碉楼不幸也受到损坏,我们的一些照片就成了永远的记忆和珍藏。





离开丹巴,经道孚,过八美,看到了自然天成的牦牛谷盆景

13,






14,





随后来到土石林

15,





16,






17,藏民母女在土石林劳作





18,藏族女孩和她的藏獒





19,藏獒凶猛又可爱





准备去木雅金塔(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