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闻说撰写了震动英文世界的《上海生与死》(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一书的郑念(Nien Cheng)女士,2009年11月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因病去世,享年94岁。 郑念对文革的个人叙述《上海生与死》出版于1987年。出版后即成为英语世界畅销书。好评如潮,连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翰8226;库切都忍不住在《纽约时报》上写书评,推荐这本书。使作家约翰8226;库切感到惊异的是本书主人公的勇气,他评价为,“在人的水平上,她的回忆录的最伟大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对自己抵抗心理和身体的压力记录。这种压力可能使大多数人崩溃,而她的抵抗加续到一个重要无比的时刻,在那刻,她手带拷镣,牙龈溃烂,体内不停地大出血,被疑是子宫癌,在这个时刻,她被通知说,由于无产阶级的伟大力量,她被释放了,可以回去重过以往的日子了。她拒绝了自由:她宁愿待在狱里,她说,直到政府向她道歉,并在北京和上海的报纸上公开。她拒绝屈服,直到她被强扭着扔到街头上去。” 库切称赞这是一本“信息多,充满了勇气的,吸引人的书。” 《上海生与死》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年轻人看的书, 这本书曾经改变了我对社会的许多看法。 郑念年青时留学英国,并在那里遇到后来的丈夫。他们一起在一个激进的左翼的社会主义学院里学经济学。学成后丈夫工作,她相夫教子,过着中产阶级平静的日子。她的丈夫热爱中国。他受聘于英国壳牌石油公司,1949年选择留在中国大陆,担任英国壳牌石油公司驻中国办公室负责人。为了丈夫的这个决定,郑念从香港带着唯一的一个女儿,1942年生于澳大利亚的梅平回到中国。 1957年郑念的丈夫因病去逝,免去了后来政治运动的灾难。可是,他的妻女为他选择留在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郑念在丈夫去逝后以助手的身份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协助壳牌石油公司工作。原因是壳牌公司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从中国人中任命主管,派来的英国人主管不会中文,因此,郑念便被派作协助工作。她可以经常出国,来往于香港,英国和中国之间,她有很多机会把女儿梅平送出去,但是,女儿是新中国中成长的,热爱这个新社会,不想出国。梅平长得漂亮,被选作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
xxq20012009-11-26 18:08:36回复悄悄话
感恩节快乐!
郑念写的这本(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英文本我96年在Indiana时读过。这本书给了我深的印象。 文革中和郑念一样受过苦,受过迫害的人很多,有机会像她这样把这段不幸的经历详细地写下来的不多。 郑很坚强,很能折腾。 她所讲到她以前的生活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生活,是我完全不了解的。
这一类人文革中受打击最重,他们也是开放后最先出国的一批。因为他们受到很多的迫害,他们对共产党,对文革有着刻骨的仇恨,所以郑在书中对她的经历的描写给人的印象很深刻。
我看的这本书也是从图书馆借的。
Boston图书馆和哈佛大学图书馆都有这本书。
当时舍不得买书,每星期都去图书馆借书。哈哈。
郑这张“年轻”时的照片-其实也不年青了,50多岁了。
她以前的生活是典型的上海西化的生活。大多数中国资产阶级实际上过的生活都是很土的-比较简朴。郑念实际上不是资产阶级, 她家只是高级打工仔。就像现代海归一样,可以雇得起仆人。
祝全家感恩节快乐。
郑念写的这本(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英文本我96年在Indiana时读过。这本书给了我深的印象。 文革中和郑念一样受过苦,受过迫害的人很多,有机会像她这样把这段不幸的经历详细地写下来的不多。 郑很坚强,很能折腾。 她所讲到她以前的生活是典型的资产阶级生活,是我完全不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