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forward的博客

追逐,挽留一切美好的东西
正文

若, 人生只如初见,多好(转贴--编辑:Stepforward)

(2010-05-29 20:40:45) 下一个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婚后,梁思成曾诙谐地对朋友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是,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一天,.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微因很沮丧地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梁思成听了以后非常震惊,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笼罩了他,经过一夜的思想斗争,虽然自己痛苦,但想到另一个男人的长处,他毅然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金岳霖,我祝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微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如果一百个人来问我完美女子的标准,那么我一百次都会回答说是林徽因,是的,她已经是个传奇,是只能仰望的女子。她早已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所有人都知道她和徐志摩的故事。他为她写下那样的诗句,可是最后她还是没有选择他。可是,比起徐志摩那样激烈的爱,金岳霖的脉脉深情更令人动情。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有个这样的细节,说是林徽因去世多年,金先生忽有一天郑重其事地邀请一些至交好友到北京饭店赴宴,众人大惑不解。开席前,他宣布说:“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顿使举座感叹唏嘘。   他为了她终生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后,当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



   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多年前我读到这样的话语,一刹那哽咽。那个时代的人,对于感情十分珍惜爱护,爱一个人大约便是长远的,一生一世的事情。因此爱得慎重,却恒久。



  他从来没对她说过要爱她一辈子,也没说过要等她。他只是沉默地,无言地做这一切。爱她却不舍得让她痛苦选择,因此只得这样沉默。因为,能够说出来,大约都不是真的。



   爱固然值得珍惜,但是要人爱你一时一刻并不难。但是最美最好的,是有个人在至老时候还会想起你,那样深刻,深刻到他一生都从未忘怀过你。



   他会想起你年少时候的容颜,在他心中,你永远都是十七岁的那个穿白衣裳的小仙子,他会想到嘴边不自觉地轻轻地微笑起来,叹息地说,她啊……之后便是沉默,沉默之下,原本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是已经不必说了,那样的你,在那样的他的心中,便是独一无二的万古人间四月天了。爱有很多种方式和理由,这里无意责怪谁,只不过我觉得金岳霖的故事听起来更加撼天泣地。



  金岳霖为林徽因终身未娶,他一辈子都站在离林微因不远的地方,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



若, 人生只如初见,多好

---------------------------------------------------------------------------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她是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

林徽因出生于中国浙江杭州,祖籍福建福州。 1916年于培华女子中学读书。
1918年认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1920年和父亲林长民一起赴伦敦生活,开始对建筑感兴趣,并鼓励未婚夫梁思成学习建筑。同年10月,与徐志摩初次相遇。
徐志摩对其十分爱慕,徐的这段感情加速了他与张幼仪婚姻的瓦解,催生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最引人注目的浪漫故事。但事实上,年幼的林徽因并未对徐志摩产生过真正的爱情,但两人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友谊。徐志摩的名诗《偶然》便是写给林徽因,而林徽因亦有一首《那一晚》是写给志摩。
1924年和未婚夫梁思成一起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由于当时建筑系不招收女生,只得到美术学士学位。但毕业时获得优异成绩。
1928年与梁思成结婚。夫妇一起考察多处古代建筑,和诗人徐志摩、作家沈从文、学者金岳霖保持很好的友谊,创作诗歌、小说、散文、话剧剧本等著作多篇,时人称为“才女”。
1931年徐志摩为参加一林徽因的建筑学讲座,搭乘飞机由南京飞往北平(现北京),不幸意外坠机身亡。林徽因作《悼志摩》一文以表哀思。
1949年,北平被解放前夕,林徽因与梁思成皆曾赴西柏坡与中共高层商谈,确保北京古城的建筑完整不受战火波及,得到中共中央支持,最后北平地区以和平方式易手。之后,林徽因受聘为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同年9月,中国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林徽因获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组成员,与夫梁思成及其他成员,共同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
时林徽因身体健康状况已经欠佳,仍然继续为中国政府工作,除参与设计国徽外,亦出任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组成员,设计了纪念碑底座和花环图案。1955年因肺结核久治不愈而去世,病逝于同仁医院,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为其亲自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花环刻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