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长寿能遗传?看看你能否活到100岁 (ZT)

(2013-02-06 18:56:12) 下一个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笑峰认为,通常在人们40岁以前,遗传对寿命的影响约占15-25%,此时生活习惯因素还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换句话说,年轻时爱不爱惜身体,对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到了40岁以后,遗传的作用开始越来越凸显,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遗传因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美国叶史瓦大学研究显示,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中遗传占了70%,也就是说,活到这个岁数,拼的就是谁的基因好了!

  长寿者的后代更容易长寿

  如果你的爷爷奶奶活到了90多岁,甚至100多岁,恭喜!你长寿的几率要比别人大得多!王笑峰教授说,已经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如果你的亲属长寿,那么你长寿的几率也会增加,而且亲缘关系越近,这种影响越明显。


  怎么理解呢?如果你的姑姑长寿,叔叔长寿,外公长寿,阿姨长寿……你当然也可能长寿;但是如果你的兄弟姐妹长寿,你沾的光会更多!美国波尔斯博士研究称:如果你有兄姐是百岁寿星,那么你活过百岁的概率将是常人的17倍。

  妈妈长寿子女更容易长寿

  就像人们总喜欢问:“身高、智商是遗传自父亲还是母亲”一样,对于“长寿基因”来自谁,我们当然也很关心。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力教授研究发现,长寿主要遗传自母亲,也就是说,如果母亲长寿,子女长寿的可能性比较大;但如果父亲长寿,子女则未必长寿。

  王笑峰教授解释说,人的线粒体中很多位点确实跟长寿有关,线粒体是母系遗传,而长寿老人中女性比例可为男性的好几倍,所以看似长寿遗传自母亲,但这种遗传并不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是有一些相关性。

  活多少岁可以提前预测?

  日本庆应大学的高田肇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寿命可以通过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6个人的死亡平均年龄加以预测,报道中也声称有大量的调查研究证实此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对此王笑峰教授认为:寿命预测不是天气预报,何况天气预报还没那么准呢!而且,天气预报通常只报24小时的天气,寿命预测要测几十年后的情况,这期间的变数太大了。单纯从理论上说,如果人能像实验室的小白鼠一样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规律下生活,预测或许会接近真实,但实际上是很难测准的,说不定偶然生一场病、受一次伤都可能改变寿命的轨迹。

  长寿基因能否代代相传?

  基因可以传递这是确定的,但能传递多久呢?举个最常见的例子:爸妈都是双眼皮,但生出来的孩子却未必是双眼皮。在遗传的过程中,单眼皮基因打了胜仗,所以双眼皮基因在这个孩子身上消失了。

  不长寿基因比双眼皮问题要复杂得多,但你也可以或多或少按照这个思路去理解,就是“轻微有利基因”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丢掉,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有的家族连续几代都长寿,而有的繁衍较少的家族只遗传到第二代就结束了。

  好的生活方式能否改善基因?

  既然长寿基因可以遗传,那在出生前给每个人“安装”一个长寿基因,岂不是皆大欢喜?答案显示是:不可能。首先,长寿是多基因遗传的,不是改变“一个”基因就能改变命运的。而且,人为改变基因这件事显然也难过伦理关。

  能够改变的只有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实,遗传只占长寿原因的25%,那剩下的75%则来自于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与遗传的相互作用。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会携带一些“不良”基因。比如,A君和B君同样都吸烟,但是A君得了肺癌,B君却没有,这里也许是基因起了点儿作用——或许是A君的某个基因对烟害更敏感,也或许是A君的修复基因更弱。但基因并不能决定一切,好的生活方式却可以弥补基因上的弱势——如果A君不吸烟,那他也许就不会得肺癌,如果他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里,他可能比B君更长寿。你不可能改变与生俱来的基因,但你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而改变“命运”。

  鉴于以上的原因,有些人声称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改良你的基因,显然也是不准确的。DNA碱基序列是个“只读文件”,在你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写死”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你长寿,却不会让你的基因发生丝毫的改变。


  不长寿者的后代也不长寿吗

  把句子倒过来说,理论就不成立了!如果哪个悲催的家族好几代都没活到过80,那后代是不是都没指望了?王笑峰教授说:他们说不定更能活!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往往对生活习惯会格外注意,就医会更及时更“勤快”,行为弥补了在基因上失去的分数,而最后产生的结果可能是更长寿。

  一项新研究发现:大约每一万人中,就会有一个人的身体衰老速度很慢,有望活到100岁。美国健康网站最新载文,不妨采用学者提供的研究结论来看看自己长寿的可能性有多大。

  家族谱系中长寿的亲戚越多,你体内长寿的基因就越多。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学者研究发现:在百岁寿星中,至少有一半人的父母、兄弟姐妹或祖父母中,有一人的年龄在90岁以上。

  走路速度越快,距离越长,体力的持久性也就越长,有望长寿。匹兹堡大学的学者综合回顾了9项不同的研究成果,分析结论为: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的可能性就会降低12%。

  美国加州拉西拉大学莱斯利·马丁认为:长寿的可能性更多的存在于那些积极参加民间活动、社区公益性活动、志愿者行动和多与家庭成员、朋友、同事交往的人群中。

  女性长寿的可能性会更高。2010年,美国有8万名百岁老人,其中85%的人为女性。专家推测包括体内的雌激素和规律的月经会起到保护作用,降低女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雌激素的保护作用,专家认为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导致了女人比男人长寿的现象。

  女性更安全:女性多从事文秘、医学、文艺、教育、家务等低风险职业,早死和残疾的风险低于男性。

  女性更讲卫生:更喜欢洗澡、洗头、洗脸、洗手、刷牙和重视饮食卫生,减少了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会。

  女性爱哭和唠叨:哭泣不但能够舒缓心理压力,而且泪液可以及时排除体内的毒素。经常唠叨等于随时进行心理宣泄,相当于经常性的自我心理治疗。……

  新英格兰地区百岁老人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女性是自然怀孕,而且是在40岁之后才生孩子,那么她比普通的女性活到百岁的可能性会高出4倍。研究者推测,女性在三四十岁时还能怀孕生子,意味着她的生殖系统功能老化速度比一般人慢。

  英国2011年发布的一份长寿报告显示,不同年代出生的人群其平均寿命是存在差异的,其结论值得借鉴和学习。这份报告推测:2011年出生的英国女孩会有1/3的可能性活到百岁,而2010年出生的男孩会有1/4的可能性。

但要注意过犹不及。莱斯利·马丁认为:那些总是认为灾难就要来临、看问题角度单一和对自己吹毛求疵的人,早逝的可能性会增加。

  他同时发现,适度的焦虑,能让人在任何一个年份死亡的可能性减半。具备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做事不易冲动,不爱冒险,总是给自己留好后路,反而会起到保护作用。

  如果你没有肥胖症,长寿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爱因斯坦医学院在2011年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非常出人意料,通过对477名年龄在95-112岁之间的长寿人群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唯一的优势就在于,他们患上肥胖症的可能性偏低。

  美国科学家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体重只是一个粗指标,一个人要想活得长寿,还要看看自己的腰围有多大。即使是一个体重正常的人,如果有一个大肚子,也意味着短寿。

  科学家通过对400多人的血液样本进行化验后发现,决定寿命的因素取决于基因端粒的长度。不吸烟、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饮食、每天进行20分钟的有氧锻炼等方式,可以延长端粒的长度。

  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中心的学者通过长期研究发现,对生活怀有积极乐观的情绪,会减轻所承受的压力强度,也就降低了压力激素分泌水平,有助于健康。

光明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