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乐队的歌
合唱团每一期的演唱都是有主题的, 曲目围绕主题来定,是团长和乐队指挥一起选的。 迄今为止, 我们演唱的主题就包括:“美丽的美国”,“王权与革命“ ,“美国节日歌曲”,“电影插曲“,“电视 晚餐歌曲”, 等等 ,等等。
2012 我刚参加合唱团的那个春天, 主题恰好是“婴儿潮的春天“,所选的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歌, 包括甲壳虫(Beetles)的歌,皇后乐队(Queen)的歌,还有路易斯 阿姆斯壮 著名的 歌曲“多么美好的世界”(What a wonderful World)。而当时最令我震撼的,还是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那是一个生命即将结束的男孩的故事。
歌曲的一开始,是一段无伴奏合唱的序曲。像是面对苍天的诘问:“这是真实的人生,还是一场梦幻?我已滑向渊底,无力回天。”
紧接着的大段歌词都以男孩的自白为主,如泣如诉。一个开枪杀了人的男孩,即将走向刑场。 此时的他,心中有悔恨,有哀怨,有恐惧,有眷恋。正如歌中唱到,“生活才刚刚开始,却要被我毁于一旦······”
歌曲中加入了重金属乐器的间奏,令人心灵为之震撼。而后半段的歌剧式的合唱旋律加快,似乎让人眼前浮现出围观者对他的唾弃和责骂的的情景。在结尾处,在音乐逐渐减慢中,男孩唱出了“无所谓了,人人可以想见,世事的变换, 已与我无干。”
此曲问世后,曾创下了英国有史以来单曲销售量最高的记录。2012年夏的某一天,那是我刚刚学会了《波希米亚狂想曲》不久,在广播里听到,在英国某电视台为伦敦奥运会的造势活动中,这首歌又被英国民众投票为60年来最喜爱的歌曲。
合唱团还唱过一首好听的歌,也是皇后乐队的歌,《We will rock you》,大概这是最令人耳熟能详的歌了。那“咚咚锵”式的拍手跺脚的整齐节奏,那几句不断重复的歌词“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rock you!”常常在棒球比赛之前回响在体育场的上空。
西方世界“婴儿潮的春天”的这些老歌,对我这个东方世界长大的人来说,都是新歌。学起来自然要比别人花时间,尤其是这首长达6分多钟高难度的《波希米亚狂想曲》。 好在有互联网,在“油管”上,找到视频,边看边听边学,很快也就得心应手了。。
我曾问过合唱团的同事们这首《波希米亚狂想曲》的创作初衷和背景。似乎没人能给出个令人满意的解答。只好自己动手,到网上追根溯源。总算在维基百科上看到了对这首歌曲的介绍。
下面关于《波希米亚狂想曲》的资料来自于维基百科:
《波希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的一首歌曲,由弗雷迪·默丘里所创作,最初版本收录在专辑《A Night at the Opera》(1975年)中。本曲结构极为特殊,无重复的副歌,而是由几个风格差异甚大的部分构成,包括谣曲、吉他独奏、歌剧、硬摇滚等,并且充满着猛烈的意识流与噩梦色彩。本曲在西方社会相当为人熟知,常被简称为“Bo Rhap”或“Bo Rap”。在当时,它是有史以来制作费最高的单曲,现在仍为流行音乐史上最精心设计的复杂作品之一。
其作为单曲推出后,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连续九周登顶英国单曲排行榜,截止1976年1月在英国国内销售超100万张,创下当时英国史上销售最高单曲纪录。在1991年默丘里去世后再次连续五周登顶,最终成为英国史上最畅销单曲第三;在几个海外市场登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史上最畅销单曲之一;在美国第一次发行最高到畅销榜上第九,但1992年电影《韦恩的世界》用此曲作为原声后重新激发了它的流行程度,排到榜上第二。
尽管刚开始评论界的反应褒贬不一,《波希米亚狂想曲》仍是皇后乐队最热门的歌曲之一。为此单曲制作的音乐视频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有开拓性意义的。2004年,此曲被收入格莱美名人堂。2012年,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组织的民众投票中,此曲被选为过去60年间“全国最喜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