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年(9)纷纷扰扰

(2010-04-05 13:18:29) 下一个



第八章   纷纷扰扰

这一项主要是由学子们从事先准备好的箱子里抽出题目,当众背诵典籍中的相关内容。

这是童生乡试的基本功,也是每个学子都要背得滚瓜烂熟的。

大多数人都没问题顺利过关, 也有几个记不清楚或抽到了生僻难解部分的,背不出来,被打了十几记手板。

其中,就包括那位老爷爷级的小叔爷老瓦,几记板子下来,鼻涕和老泪横飞,老脸都有点挂不住了。

最出彩的是长房的那两个蒙童,流畅地背诵大段典籍,声似珠玉,掷地有声,长房人人眉飞色舞,甘之如饴。

陈平运气不错,抽了个“上胡不法先王之法”的题目。

这是中古大典《吕氏春秋察今》中的名篇。陈平当然早已融会贯通,当着主考先生的面,朗朗而诵: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

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

殊俗之民,有似於此。

其所为欲同,其所为欲异。

口惛之命不愉,若舟车衣冠滋味声色之不同,人以自是,反以相诽。

天下之学者多辩,言利辞倒,不求其实,务以相毁,以胜为故。

先王之法,胡可得而法?

虽可得,犹若不可法。

凡先王之法,有要於时也,时不与法俱至。

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

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

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先生听到这摆手叫停,在教条上圈了个上上,就让陈平过了关。

第一项考完,已是中午时分,早有人在祠堂偏厅中摆下丰盛的酒饭,家宴款待小校的学子。

陈平不想和众多的叔伯兄弟应酬,以免大家都尴尬,就特意找了个远僻的桌子坐下,和一些偏房远支甚至是仆人家丁混在一起。

饭桌上大家反正都不太熟,也没什么重要的人物压场,索性放开手脚,大吃大喝起来。

刚要坐下,陈平才发现旁边就坐着那个叫老瓦的远房叔爷,立刻行了礼,双方默契一笑, 分了长幼落座。

考试就是再不顺利,吃喝却是一定要通畅的。

定国公府每年的小校家宴,在天京城里是丰盛得出了名的。

陈平为了赶场,饭都没吃就跑过来,又这么一折腾,早就饥肠辘辘了。

于是,这爷俩既不谈四书五经也不聊诗歌词赋,甩开腮帮子颠起后槽牙,就是一个字,吃!

等到两人一通风卷残云,分享了一只清炖肥鸭后,才发现座上众人的眼光似有些异样。

这爷俩才矜持了些,咳嗽了一声,今天的天气,这个,真是哈哈哈。

陈平和老瓦一边聊两句时事政治,一边慢条斯理开始消磨其他的美味佳肴。

这时,陈平突然注意到对面两个护院武师模样的人正在窃窃私语。

一个说,老赵,你听说了吗?

昨晚上二更时分,提督九门步军巡捕营王副统领突然带着不少兵将登门,说是追几个逃犯到我们府上附近就不见了,想进府搜查一下。

另一个说,那哪能行?

这王副统领出身低,就是眼皮子浅,咱府上正门的大匾上是太祖武皇帝的亲笔御题,不管谁来,武官下马,文官下轿,怎么能说搜就搜。

就是,就是,后来三老爷出来了,根本没给那个姓王的好脸,直接就顶回去了。

那个王副统领口气很硬,说还要来拜访。

不过他官职比三老爷低一大截,又没有爵位,纯粹白面书生一个,也不知拜了那家的门子,却干上了提督九门步军巡捕营副统领的高位。

那倒不是,你不知道吧,这个姓王的在六扇门里是大大的有名,出身大荒山铁槛寺,江湖上绰号就叫“白面虎”的。

前几年,他还只是巡捕营的一个八品骑足轻的小官。

正好碰上南城的黄四爷冲撞了老北靖王的车驾,这四九城里的高手们就愣没人敢拿他。

结果一天夜里,白面虎突然出手,黄四爷就栽在他的手里,光溜溜地从“小翠红”的被窝里给拿住,挑了脚筋五花大绑就给扔水牢里了。

原来是他,祸从口出,吃饭,吃饭,这肘子卤得可真是不错。

陈平正支愣着耳朵听着,闻言赶忙把个粉蒸狮子头塞进嘴里,闭上眼大嚼,心中默念:“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圣人之言,不可须臾忘怀……”

待大口咽了下去,才睁眼用余光扫过四周,只见瓦爷嘴里叼了个烧鸡翅膀吃得欢畅淋漓,撸起袖子露出一双油手,正和那两个武师激烈地拼抢那个熏香五花肘子, 嘴里嘟嘟囔囔地说:“没事,没事,我会帮你们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