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鱼行动(8)天下风云出我辈远华之殇(夺命剪刀差2)
(2010-03-14 13:56:57)
下一个
毛的观点现在看来确实是充满了革命家的浪漫情怀。
资本主义的发展(如果有人不喜欢这个名词,我们可以把它换成中性的“迂回的生产方式”或更鼓舞人心的“工业革命”)从来就意味着传统农业的破产。
但是,欧美的工业化是建立在自由竞争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伴随着地理探险和殖民主义的过程,由小到大从威尼斯热那亚到荷兰英国,最后在美国日本集大成。
这是一个长达数百年的过程,也是一个原始的模式。
而东方的工业化则是以政府为主导,在战争暴力和意识形态控制乃至群体无意识中以极短的时间完成的,其中有天壤之别。
快则快矣,留下的后遗症极多。
建国后工农业剪刀差的扩大是一个必然。
但是如果没有金门战役的全军覆没和抗美援朝的将近10:1的惨胜,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超常规发展战略应该不会具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和破坏力。
前者呼唤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而这两只兵种是资本、人力资本双密集型,而非单纯的人力密集型,需要极大的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后者则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百战余生的,人力资本密集型的陆军消耗殆尽。
在那些战术修养极高的士兵倒下后,共和国只能依靠更多的机器来保卫。
所以,在随后的金门炮战中,我军显示的是资本雄厚,在对越南的战争中,刚开始时我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已经不如越南,但是工业底子实在是蕞尔小国不能比的。
早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毛就说:我看见的是红旗海洋,如果有一天我站在这里,看见的是烟囱海洋,中国就有力量。
这就是中国彻底工业化的号角。
只是不懂经济的革命导师和他的亲密战友们用的方法超出我们的想象。
工农业剪刀差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体制遗产。
首先,这是我国低工资乃至低人力资本的来源。
如前文所叙,官山海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近乎免费的自然资源。
工农业剪刀差则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近乎免费的人力资源。
由于农产品收购价格低,还有无偿的公粮可收,使得工业所需的人工很便宜。
工人除得到非常低的工资以外,取得的好处是高福利(供给制),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未来的退休金。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BEAUDRY和DINARDO在1991已经证明在工人不可自由移动时,最优工资就是固定工资。
由于工人得到了不会失业和高福利的承诺,他们愿意接受极低的工资(谁知道政府会翻脸不认帐)。
工业在低工资成本低原料成本的前提下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成为国家财政收入,并再次投入到生产中。
中华人民重工业共和国诞生了!
另一方面,由于工人没有现金收入,很难形成积蓄对自己乃至子女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所以中国的教育一直没有很大发展,基本上是财政支持的精英教育。
但是,50,60年代中国却发生了巨大的人力资本增长,其原因不是因为教育而是来自工人的培训。
大量的资本机器投入,促使中国工人(在苏联专家的带领下)向机器学习。
“我们不再是人,我们是新一代的人造人!”
当时涌现的大批劳模很多都是在这种学习机器战胜机器的技术训练中涌现的天才人物。
小虎敬爱的外公就是其中之一。
解放前,他是以拉黄泥为生,目不识丁的城市贫民,还被迫加入帮会组织。
解放后,短短的十年内学知识文化,钻研技术成为全国最好的机械工程师之一,五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两次被毛接见,带领中国工程队把革命输出到亚非拉。
所以,尽管普通教育由于人民没有积蓄一直得不到发展,小虎还是说50年代是英雄的年代。
工农业剪刀差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后果是需求的压抑和供给的短缺。
工农业剪刀差是人为的压低农产品价格,所以必须人为压低工资,否则人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会极度旺盛。
第一批箭鱼的产生就是对这种扭曲的一种反动。
八十年代价格闯关失败,出现抢购风潮,大量的箭鱼趁势雄起,奠定了一个个商业帝国的基础。
不过那时候的箭鱼很聪明,知道城市风浪大,农产品利润厚有潜力,全都一头扎进政府权力较弱的农村大搞农业供应,所以和政府勾结的很少,是真正的企业家。
待到剪刀一合拢,他们成为短缺经济的霸主。
当刘永好建立新希望帝国时,当鲁冠球创立万向集团时,在福建省的著名侨乡晋江烧厝村,有一个青年农民在苦苦寻求出人投地的机会。
象八十年代的所有青年一样,他错过了第一批箭鱼潮,急切的发财欲望,绝望的受教育的机会把他和很多年轻人卷上历史大潮,又把他们吸进海底。
令人兴奋的八十年代没有带给他们所渴望的财富,却打开了无穷无尽的野心。
下一次命运的大剪刀会在何处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