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击盗版,打可能亡党,不打则一定亡国

(2009-12-06 15:03:55) 下一个
Btchina被关闭,我猜下一个将是VeryCD,再下一个也许将是优酷,土豆,ppstream,pplive。。。。。。 中国的老百姓大多数时候是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唯独一样是最发达国家的子民也只能望其项背的,那就是我们电影和音乐的资源如同中东的石油无穷无尽。几年前我刚去瑞典的时候,就对瑞典人在商店买DVD碟的习惯产生了兴趣,为了买一张DVD他们要挑来拣去,拿上来,放下去,再拿上来,再放下去,200克朗买一张DVD实在是有点贵,如果不是特别喜欢,一般人是不会轻易下手的。而反观我们中国人,买碟若买菜,甚至比买菜还用不着思考,勤快的主妇买菜还得跑两个摊位货比三家,而买碟基本上进店报片名,付钱走人,一分钟就能解决问题。而造成两国这种现象差异的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的盗版碟价格实在太便宜,200克朗在中国可以买一篮子最新电影DVD了吧。 接下来转入正题,谈谈对于盗版的打和不打。 打击盗版会有什么后果呢? 在网上下载没有版权的电影,音乐或者在线看电影,听音乐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电影,音乐,还有游戏。除了网络游戏外,中国绝大多数玩家玩的单机版游戏也全是盗版的。盗版电影,音乐,游戏,当这一块你每天品尝的既美味又不用花钱的蛋糕突然被人拿走了,那用什么来填补你生活的空白呢?电视?书本?中国国内一年出的好电视剧就那么几部,大多数电视剧质量都无法和日剧韩剧港剧抗衡,更别说和把电视当电影拍的美剧相比了,看惯了外国电视剧的人们还会再耐的下性子看弱智的有点滑稽的国产电视吗?那么,要不改看书?当下人心浮躁,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巨大,加上长期影像快餐文化的熏陶,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用大段时间来读书,对此我很怀疑。没有像中国这样大量的免费影音资源作消遣,我了解到的丹麦人的解决之道是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就拿我同组的同事来说,有羽毛球俱乐部的,有皮划艇俱乐部的,有足球俱乐部的,有高尔夫俱乐部的,有跆拳道俱乐部,还有话剧团的,乐队成员的,基本上每个人都是一个到两个俱乐部和团体的成员,而晚上和周末常常是他们参加这些体育活动的时候。这个办法在丹麦可行,但在中国却很难实施。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政府对公共体育娱乐设施投入非常不够,在我家(哥本哈根)方圆一公里内(不算学校)有足球场三片,沙滩排球场四个,网球红土场四个,硬地场两个,羽毛球馆一个,击剑馆一个,游泳馆一个,健身中心若干,而在我国内的家里附近的体育设施几乎为零,虽然居住人口密度是这里N多倍。其次群众个体对于参加体育文艺活动的积极性也不是太高,一方面有客观因素,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主观因素,这里不细说了。以上所述,我不过是想表达一个虚拟语气的事实,就是没有了盗版制品,中国人的生活中本来就不多的快乐时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然后我说一个盗版的特例,以此来说明对社会的影响,虽然是特例但也有普遍性。盗版电影有一部分是男性朋友,特别是广大没有固定性伴侣的男性喜欢的——AV。没有了A片广大男性同胞怎么办?前天新闻报道中国80后男性要比女性多3000万。没有了成人电影,色情行业又不能合法化,你让多出来的三千万中国成年男人整天生活在性压抑中吗?就算3000万男人中有500万想象力超群,可以依靠性幻想和左右手自娱自乐,有500万胆子比较大,不怕得病,不怕公安,一星期去洗一次“头”,那还有2000万男人怎么办?也无需引用弗洛伊德深奥的理论,一般成年人都可以想象,一个人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意味着什么?心态失衡,歇斯底里,人际关系愈发败坏。与此同时,各类犯罪特别是性犯罪将进一步上升,本来就薄如蝉翼的公民安全感将慢慢消失殆尽。 失去盗版AV产生的后果只是所有社会影响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人群却会因为失去那些本来唾手可得的娱乐而怨气丛生。中国的80后一代本身已经被高不可攀的房价和剧烈的社会竞争压力折腾的死去活来,人鬼难辨。中国的网络论坛已经大量充斥着很多年轻人无理的谩骂,无由的情绪发泄。年轻人对社会和政府的不满与日俱增,如果再从他们每天的餐盘中取走一些本来属于他们的东西,将会引来更多的仇恨和反抗,最后由网络民意变为街头民意,而这绝对是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所以综上所述,打击盗版有可能会威胁到当前政权的稳定,也就是可能亡党。 那如果为了创建河蟹社会而不打盗版,又是何等景象呢? 当今,受盗版直接伤害最深的是中国的唱片业和电影业。中国唱片业已经完全衰败和电影业还在苟延残喘。我记得我小学5,6年级正是国内流行音乐蓬勃发展的时期,中国大陆出了毛宁,杨钰莹,高晓松,老狼等一大批歌星,音乐人,可是这批人大概也就火了3,4年就集体沉沦了,撇开其他因素先不谈,做音乐变的无利可图绝对是罪魁祸首之一。音乐人也是人,艺术不能当米饭吃,他们也需要买房按揭,养家糊口。世界上大多数人音乐人是靠出唱片卖唱片维持生存的,只有极少部分,如麦当娜,迈克尔杰克逊才能靠巡回演唱会发财。 小学时,我买的磁带都是一盒九块八毛的正版磁带,可是到了初中,自从买了CD机之后,我就很少买正版的磁带了(刚开始还买正版的,因为盗版的CD没歌词,后来的盗版就越做越User friendly了),而后我买的CD全是盗版,盗版市场从莫扎特到周杰伦一应俱全。以我一个不资深的音乐爱好者的经历来看,中国的唱片业到现在确实已名存实亡了。 再说说中国的电影业。照理中国人民看过比西方人民多过好多倍的电影,应该审美水平普遍在西方民众之上,那为什么无数火眼金金却无法催生中国电影业的大发展呢?原因还是在于大多数电影制作者缺乏应有的生存空间。中国现在的电影院线被大多数好莱坞大片和少数几部国内电影霸占,一般的中国电影根本无法登陆电影院,而发行碟片成了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不过,在中国,这根救命稻草最终却成了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盗版下载,盗版在线视频,盗版DVD,盗版的流水线已经挤尽了正版市场的最后一滴油水,也熄灭了残存着电影理想,希望以电影养活自己的那些人最后的一点希望。 一个张艺谋再才华横溢,他的黄金乳也只能解一时之渴,它无法填饱中国电影那张巨大而饥饿的肚皮。欧洲的文艺复兴靠的不是一个达芬奇或者拉斐尔,中国电影也不可能靠老谋子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况且张艺谋转型后的所谓个人成功也绝对没有移植的可能,他不过是个特例,这是后话。 以上只是盗版对于中国文化领域的戕害,而对于科技创新更是流毒至深。两年半前,我在芬兰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工作一开始我就发现一个问题。欧洲人对于电脑中各种软件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我,和他们相比,我这个中国工科生简直就是电脑盲。最明显的就是对微软的office软件使用,自始至终我都把word当写字板用,把excel当最简单的存储表格的软件用。而到了工作中,我才发现,word,excel的用途远不止这些。特别是Excel,制表,各种曲线图的编辑生成对于工程师的工作来说太重要了。这些东西欧洲同事几乎都会,我却要从头学起,而且我还自卑的不敢多问同事。后来我猜测其中的原因是他们自己电脑里的软件都是花了一两百欧真金实银买回来的,所以他们对于软件每个功能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研究。对于这一点,我一年前买了PS3后更确信无疑了,因为PS3用的蓝光碟无法盗版,所以只能买正版游戏。一旦你花了300克朗买了一个正版游戏,那你就会悉心钻研它。而不会像我以前玩的电脑游戏和PSP游戏,最多装了不玩,或者直接删掉。 前一段不过说的是使用盗版软件对于个人技术掌握的害处,更贻害无穷的是盗版的出现,会使我们国家的科技人员和企业失去创新的动力。试想如果一个软件工程师辛辛苦苦几年设计出一个软件,然而产品一推出就被盗版,血本无归,那设计师还有什么动力设计下一个软件呢?所以不打击盗版,使盗版失去市场,中国就永远不会出现微软这样的企业,而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技术,只靠剽窃和山寨这些投机取巧的伎俩,那在现代科技社会就永远只会被人骑在头上。 现在,我们的文化和科技产业正全面落后于西方,如果制度还不能保证文化的发展,鼓励科技的创新,那谈何超越呢?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所以不打盗版,我们会亡国,而且一定会。 前些天有人批评我只看到我党的阴暗面,看不到伟大,光明,正确的一面。那我今天做一回五毛——如果我们政府能抛开自身眼前的利益,把打击盗版这个利于国家长期发展的行动进行到底,我会把这当作是我所看到的所有黑暗即将逝去一个信号,是黎明前的一丝晨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