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治疗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由于关节软骨非炎症性退行性变,而引起的以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中老年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近期的报道,自体血小板浓缩物(PRP)注射对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Filardo等 报道了采用自体PRP膝关节腔内注射(每次注射5ml自体PRP,共3次,每次间隔20天)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结果。采用IKDC和EQ-VA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估,PRP注射后,两项评分均显著提高,病人的主观满意率高达80%,提示PRP注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作用在初期最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延长(随访6、12和24个月后),疗效逐渐降低。
PRP治疗对较年轻和关节软骨受损较轻的患者疗效更好。最近报道了一项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 分级 1-3级)患者PRP治疗的临床随访(至少随访24个月)研究。患者平均年龄47.7岁。所有患者以一个月为间隔均接受两次关节腔内注射自体PRP。其中33例患者仅接受了最初的两次注射,22例患者在6和12个月时分别重复两次关节注射,25例患者在12和18个月时分别重复两次关节注射。一半患者治疗前曾接受过软骨损伤的手术治疗。PRP治疗前和P治疗后的6,12,18,24个月随访时均采用KOOS; VAS; IKDC ;MARX 评分判断疗效。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所有评分标准均显著改善(P <0.005)。改善情况在做过手术的患者和未曾手术患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接受PRP重复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研究表明,膝关节腔PRP注射在做过手术和未做过手术的患者中均有显著疗效。PRP治疗减少疼痛,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也可作为骨关节炎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以往,PRP在股骨头坏死治疗方面的主要应用,是作为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胶用于手术中的止血。使用PRP直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报告较少。Guadilla等 报道了四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PRP治疗的结果。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分别为:一例二级A,3例二级B。全身麻醉后,采用关节镜探查股骨头坏死的情况。对于疾病分级为一级和二级A的患者,采用髓腔减压治疗。当髓内钉正确指向股骨颈前半部时,在关节镜引导下于坏死环的上部钻数个不同角度直径3.2毫米的孔,直达软骨板下数毫米。随后向孔内注入10毫升PRP。PRP随即形成胶体并充满原先骨坏死区域。对于二级B和C的患者,由于有中度或重度坏死改变,需要清理坏死区域后进行骨移植。用于移植的骨组织可为患者自体骨组织或异体骨组织等。移植骨组织均与PRP混合,形成骨-PRP生物纤维蛋白胶。经中心腔道将这些胶体充填于股骨头坏死区域。也可将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胶覆盖在股骨头颈部骨皮质开窗部位,以减少出血和促进愈合。最后,彻底清理术野后,将8毫升PRP注射于髋关节周围,可起到减少出血,促进愈合的作用。随访期间根据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临床表现和MRI图像评估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出现显著临床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治疗后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生活。MRI可见治疗前坏死区域在治疗后为新生骨组织替代。PRP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股骨头坏死具有良好疗效。
20世纪90年代,PRP开始应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动物实验对PRP疗效的结论并不一致。一些实验支持PRP对骨组织重建具有促进作用。也有部分实验结论认为PRP促进骨组织再生效果不明显。一些研究也已开展PRP对骨组织修复的临床试验。1998年,Marx等报道了自体骨组织与PRP共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实验,发现PRP能够明显促进移植部位骨组织形成和分化成熟,表明PRP对骨组织修复具有促进作用。随后,Kitoh等发现PRP能够促进长骨断端的骨组织再生,进而缩短康复所需的时间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最近,Daif等的实验结果也显示,直接向骨折缝注射PRP能够明显提高骨折处的骨密度,提示PRP能够促进骨折处骨组织的再生。一系列研究发现,PRP对牙周骨缺损也具有良好疗效。此外,PRP与异体骨联合移植与单纯骨移植对比,前者能够明显促进骨缺损部位的骨组织再生。PRP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机制可能与PRP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骨髓脂肪组织形成有关。临床实验还证明,通过与骨矿物质或者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能够进一步增强PRP对骨组织的修复能力。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临床实验结果显示,PRP对骨组织再生具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