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如诗如画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2025印度游记(10) 夜半苦寻落脚店,正午打卡印度门

(2025-08-01 15:37:26) 下一个

从奥兰加巴德到孟买大约只有300公里,但我们只买到晚上9点起飞的机票,因此当飞机到孟买上空时,已经快半夜了。飞机在孟买上空盘旋的时候,我们从机窗看下面灯火通明一大片,心想孟买果然是大城市,不夜城呀。孟买机场也同我们去过的小城市非常不同,起码不用自己提着行李从梯子下飞机,再走到候机楼,而是有登机桥连接飞机舱门,乘客可以直接走进候机楼,方便多了。机场候机大楼内高大漂亮,灯火辉煌,同我们去过的印度其它机场相比,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出了候机楼大门,有很醒目的Uber标志,同印度网约车Ola并排。我们跟着标志很快找到了等车的地方,只见Ola的牌子下有很多人在等车,但在Uber的牌子下只有我俩和另外一对年青的西人夫妇,说明在印度Ola完胜Uber。好在我们用手机很快就找到了Uber车,等了10多分钟就顺利上了车。在印度,印象中只有德里和孟买有实实在在的Uber服务,其它地方要么不地道,要么是假的,要么根本没有服务。

我们预定的旅店在海边,旅店前是条海滨大道,当地人称“女王项链”,是孟买最繁华的大道之一。旅店的价格不低,同我们加国的旅店相比差不多。Uber车把我们放下来后,一看手机已经晚上11点多了。我们围着旅店大楼转了半天,只看见旅店的招牌,但招牌下面的几扇大门都用铁链锁着,我们想找门铃,找了半天没找到。没办法我们只好继续转,转到了大楼的另一侧,看见有扇门半开着,推门进去一看,几个印度人正在吃夜宵,屋子里还有不少炉灶和炊具,像是一个大厨房。我们连忙问某某旅店在哪呀?一个印度人能听懂我们讲的英语,用手指了指厨房另一侧的小门,接着低头继续吃他们的饭。我们感到有些奇怪,但也没有什么选择只好拖着行李从他们中间走过去,他们碗碟中的咖喱香味迎面扑来,才想起我们还没吃晚饭。

从那扇小门出去,一看是大楼内的走廊。走廊两侧的房间灯都是黑着的,只有一间房间亮着灯。走进去一看,很大的一间房,靠墙有一排沙发,一位大叔正在沙发上睡觉。见我们拖着行李进来连忙起身,好象早就认识我们,说 you’re late, you’re late。接着拿出一本很大的登记册,足有一张对开的报纸那么大,叫我们登记。我们有些好奇,这种价位的旅店,为何连台电脑都没有。入住手续办完后,刚才吃夜宵的一位老哥过来,手里拿着一把很重的铜钥匙,带我们去五楼的房间。好在大楼里有电梯,那种像铁笼子一样、开起来轰隆轰隆响的老电梯。跟着老哥到了我们的房间,老哥用那把黄铜大钥匙开门,费了好一阵子才打开。进了房间我们连忙问你们的饭厅还开门吗,老哥连忙说,我们这里没有饭厅,吃饭要用电话预定,由他们送到房间。每天早上7点到9点是早饭,现在没有食物供应,最快要等到明天早上。不过房间里有电水壶,还有小袋包装的咖啡、茶叶和砂糖等等,加上我们从奥兰加巴德带来的一整袋烤面包,因此晚饭能凑合了。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打量这间客房,结果令人有些失望。空调锈迹斑斑根本不工作。电视很老旧,领导找到了脏兮兮的遥控器,按了好几下也没反应,不过印度电视节目我们没兴趣,看不看无所谓,加上海边并不热,空调也用不着。家具和门窗很旧,掉漆很严重,沙发把手磨损严重都露出里面的脏兮兮的木头。但是看的出来,旅店工作人员打扫房间非常努力,地面是瓷砖的有不少裂缝但干净整洁,床单枕头和被套都是雪白的,还有折叠的印子,物件摆放的很整齐。房间很宽敞,卫生间也不小,还有面向大海的阳台,阳台下面就是那条著名的海滨大道。我们站在阳台上看了看,深夜了大道上行人没几个,但整晚都有车不时呼啸而过。

第二天,按计划我们去孟买的火车站买印度北方几个城市的火车票。原来以为半天就能搞定,结果用了将近两天。这样原定的几个景点如宝莱坞和千人洗衣场等就去不成了。接下来,我们首先去印度门。看过很多网友的攻略,说如果没去印度门就相当没去过孟买。照例我门还是在旅店大门前找了出租车,讲好了价直奔印度门。这里是孟买的中心,通往印度门的几条街道都人潮汹涌堵车严重。离印度门还老远,起码还有好几百米远,出租车老哥就把我们请下车,指着远处的石头门说到了到了,当然车费分文不能少。

印度门还算高大,周围没有建筑,就一座石头门孤零零的杵在海边。查了一下,这座印度门高26米、宽21米,同巴黎凯旋门比较一下,凯旋门高50米宽45米,大小是印度门的一倍。当然印度门有自己的特色,有统计说这里每天的游客是巴黎凯旋门的一倍,我门的感觉这个统计还是太保守了,凯旋门我们去过很多次,这里的人恐怕比凯旋门要多五倍不止。不过孟买人好象同其它地方的印度人非常不同,广场上年青人居多,他们多数衣着光鲜,很多都穿着名牌衣名牌鞋。除了乞丐,没有看见有人穿拖鞋或光脚的。孟买人的英语也标准多了容易听懂。同其它地方一样,很多人找我门合影,大家都是一张张笑脸非常友好,仿佛根本不知道中国曾同印度打过仗,分分钟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当然广场上拉生意的也少不了,很多年青人拿着砖头块大的相机追着要给我们拍照,100卢比一张;还有卖冰镇矿泉水的小贩不停地吆喝,25卢比一瓶;甚至还有两位身穿白袍的老哥,手里挥舞着小勺子还有一些罕见的小工具要给我们掏耳朵,吓得我们哪敢问价,望风而逃。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