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思泪

(2012-05-13 16:34:20) 下一个

 

(原创)相思泪 - 夕落山岚 - 夕落山岚的博客

《相思泪

文/夕落山岚

春意寒,

弱水鸳侣柔情忧,

望断明月楼;



思幽幽,

丹叶红豆白发头,

诗句字字愁;



雨丝稠,

孤灯烛影魂飞走,

梦泣夏冬秋;




想牵手,

东西各别人消瘦,

鹊桥天上有;




心苦透,

醉意只能壶中游,

惟有泪横流!



(请在此处点击----相思泪:名家朗诵) http://sanlanxi.blog.163.com/blog/static/114650323201042642357214/


(原创)相思泪 - 夕落山岚 - 夕落山岚的博客 

【原创】言为心声

——欣赏老师夕落山岚诗作《相思泪》有感

素材/网络 文字/冰心无尘(郝红)

昨天,从老师夕落山岚口中得知其作品《相思泪》参加了《新民谣》网络大赛,作为老师的好朋友,定然前往支持。

其实,这首诗作,我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拜读过,并与山岚老师在韵律方面进行过许多的探讨。然后,经过配音处理后的诗作,我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

为此,当我听完配乐后的诗作时,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并深深为之打动,欲罢不能。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其友也。”。孟子的话,明白的告诉我们,鉴赏诗作,首先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特别是创作诗歌时所处的具体环境,特定的思想经历,才能摸清其诗曲折婉转的奥妙。

通过与山岚老师的勾通,再读其诗,就不难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深意了!

春意寒,弱水鸳侣柔情忧,望断明月楼;

思幽幽,丹叶红豆白发头,诗句字字愁;

雨丝稠,孤灯烛影魂飞走,梦泣夏冬秋;

想牵手,东西各别人消廋,鹊桥天上有;

心苦透,醉意只能壶中游,惟有泪横流!

这是一首伤春怀远的抒情现代诗!以凄婉的笔意和绵密的章法描摹而出,不显俗套,句句传出了一种由思念、伤感、凄怆、无奈的真挚情感和深微心理。

  “春意寒,弱水鸳侣柔情忧,望断明月楼”。开篇几句,初读之下,宛如是在写春意还寒,弱水情忧的分手情状;况且“望断明月楼”,也容易使人联想到韩偓的《寒食夜》:“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或者梦窗的《风入松》:“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之意。但细细寻绎下去,便感觉并非此意。

由“思幽幽,丹叶红豆白发头,诗句字字愁”便会知道,这里绘制的绝不是一时间的凄凉图画。“丹叶红豆白发头”的笔墨,其间隐去了若干具体的情事。一幕情深意密的“思幽幽”,写到如此隐约迷离,含浑蕴藉,可谓手法极妙。不去实写相思的甜蜜,也不去细摹憧憬的场景,而是用“诗句字字愁”,轻灵地烘托出作者的忧郁与伤感,寂寥与惆怅。

这一切都在无误地牵引着读者的神思,循着作者的细密思路,顺理成章地凑泊过去“雨丝稠,孤灯烛影魂飞走,梦泣夏冬秋”。所有的意境完全被一种孤寂、泣诉而又圣洁的氛围笼罩着。而“孤灯烛影魂飞走”这正是诗作最深妙的不写之写。实际上,“梦泣夏冬秋”这种对悲情的描写,其实是在为下片的悲感作铺垫。

“想牵手,东西各别人消瘦,鹊桥天上有”。用的是温庭筠《池塘七夕》诗“银烛有光妨宿燕”的旖旎字面,而指的却是人此时的孤栖处境。使人伤春不忍听,加倍烘托出一种徬徨寂寞的心境。点明景情迥异,聚散匆匆的无奈。哀婉地倾注着作者的绵邈深情,以离合吞吐之法抒写感怀旧游之情,展示了人间竞不如天庭的悲哀。

而末句“心苦透,醉意只能壶中游,惟有泪横流!”,即把一种情感,由思念到似酒如密的浓情过滤到神态恹恹的如痴如醉。世事犹如春梦,密约幽期亦不可复得,剩下的只有用泪水伴随无穷的怅惘和不尽的忆念。

整首诗作,直抒悲情,感情至深,如泣如诉。把一种景依然、而情不在的伤感、凄迷、落怀的思绪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由联想到了欧阳修的诗句:“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的感觉。字里行间蕴涵了深邃的寓意,盘旋着一股愁闷与伤感,悲苦与无奈。

而这种隐去情事,虚处传神的独特技法,造出了一个格调凄美、情意醇厚的空灵境界,这不能不令人击节叹赏。

俗话说:“教学千法读为本”,“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所以,也就不得不为这首诗作中朗诵者的高超水平感叹了!

大家都知道,声音的世界是美丽的,也是迷人的;是神奇的,也是精彩的。而由激情的声音演绎的文字是激昂的,由柔情的声音演绎的文字是优美的,由忧伤的声音演绎的文字是酸涩的,由喜悦的声音演绎的文字是快乐的!

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在这首配乐诗作中,朗诵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朗诵者对作品可谓理解深透,能够准确地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遥相呼应的乐曲中,朗诵中抑扬顿挫有节,语调张弛有度,发音字正腔圆,节拍千回百转。透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惟妙惟肖地体现出了一种韵律与情感交融之美,富有及至的感染力。

透过充满磁性的声音,让人世间的这种悲情感在声音里再次升华。文字间的所有情感,都在瞬间用声音进行了诠释与创造,

朗诵者根据表示的语气和心绪的不同,不管是升调、降调、平调、曲调,还是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特别是能够巧用重音,利用声音的强弱对比,突出重音。无论是重音重读、重音高读、重音慢读、重音轻读,都能够准确把握,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地抒发情怀,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婉约、凄美的乐章。让读者在不觉间都被深深地感染了,打动了!

这首诗作不长,而格调一直悲怆。要完全表达出作者的诗意,且又不失声音调所带来的感染力,难度尽知。然而,欣赏罢这首配乐诗作,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朗诵的超然魅力,也豁然明白了什么叫艺术技巧,什么叫完美的境界!

二0一0年七月二十二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