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Nightingale”by Kristin Hannah
好久沒讀到這麼精彩的小說,一開始讀就扣人心弦,讀後更覺得蕩氣回腸。太喜歡,一定要推薦給大家。
小說的背景是二戰時期淪陷於德軍佔領下的法國,主角是一對個性迥異的姐妹。我一向偏愛二戰題材,不管怎樣老套的情節都毫無招架之力。正巧去年我們一家又去了故事發生地--巴黎和Loire Valley度假,讀起來特別親切。每次讀到冬天怎樣冷的徹骨,我就想到我們在沒有暖氣的Chenonceau城堡裡被凍得嗷嗷叫,那還是三月底的早春呢。當然更重要的是故事本身非常之吸引人,作者Kristin Hannah筆觸流暢,讀起來真是令人欲罷不能。
故事裡兩姐妹的媽媽早逝,爸爸陷入喪妻的悲痛不能自拔,在情感上幾乎完全拋棄了兩個女兒;而姐妹倆因為年齡上十歲的差距,成長中的不幸和自身的不成熟,也給彼此刻下深深的創痛。
姐姐Vianne溫柔嫻靜,原本守著自己的三口之家,在Loire Valley鄉下過著安寧的小日子。戰爭打破了她的幸福小宇宙--先是丈夫從軍,一去不回;接著德軍入侵,家園又被德國軍官強行佔據。敵軍鐵蹄下的法國被貧窮和饑餓的陰影籠罩,生活充滿了艱辛和恐懼,丈夫生死下落不明,而德軍的統治日益殘酷。Vianne為了保全女兒和猶太好友一家的性命,只能做出委曲求全的種種妥協;但苦難和殘暴叫原本脆弱的她最終變得堅強而勇敢,冒著生命危險救助更多無辜的陌生人。
妹妹Isabelle年輕美麗衝動,18歲的她孤獨而叛逆,一向就抗拒權威,一次次被寄宿學校退學。法國雖然投降了,她卻堅信唯有反抗納粹,法國才有希望。在目睹納粹的暴行後,她對敵人的恨意日深,跟委曲求全的姐姐天天唱反調。接著她參加地下抵抗組織,返回巴黎從事秘密工作。從最開始的發送傳單和聯絡信息,到後來開闢逃亡路線,救助盟軍傘兵。在經歷了反抗,救贖,原諒,和解,這一切後,她逐漸成熟,愛人也被愛,完整了靈魂。
小說的敘述方法是以50年後當事人“我”的陳述和當年的進行式交叉鋪陳,而這個“當年”又是姐妹各自獨立的兩條故事線,時而平行,時而交會。這種交錯敘述方法往往顯得頭緒紛繁,寫不好很容易就毀了一個好故事。好在聰明的作者對結構和篇幅都掌握得很穩當,讓讀者讀來完全不會覺得時空跳躍得突兀,太過眼花撩亂,反而因為這樣前後情節的雙向發展,愈發引人入勝。故事的演變曲折自然,發展有些出人意料,但合情合理。而結局更是整篇的高潮。我覺得這個結局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可惜我讀這部分時正身處於鬧哄哄的兒童樂園裡,但即使在那麼歡樂的氣氛下,我還是忍不住淚流滿面。
Kristin Hannah對兩姐妹很公平,平分著墨。兩個人物都塑造得很鮮明,躍然紙上。她的文字淺顯平易,讀起來順暢。如果真要雞蛋裡挑骨頭,我覺得文字功力是作者的弱項,整本書的程度倒是適合我家十歲的貝貝;但作為通俗小說,就不要太苛求了。
正巧貝貝剛剛讀完“Number the Stars”by Lois Lowry,也是二戰題材,說的是被納粹佔領下的丹麥,兩個小女孩Annemarie和Ellen是好朋友,Ellen是猶太裔,面臨被遣送集中營的危機,Annemarie一家英勇地幫助Ellen和其他猶太人逃往中立國瑞典的故事。這本書由貝貝的老師大力推薦,amazon上也是好評如潮。
該怎麼教她面對邪惡?我用the Nightingale裡的話,“But love has to be stronger than hate, or there is no future for us.”
戰爭是一面真實的照妖鏡,粉碎了所有的偽裝,把人性裡最隱蔽的內在赤裸裸暴露出來--最醜陋最邪惡的,和最光輝最美麗的。 “In love we find out who we want to be. In war we find out who we are.”
再看去年他們在法國的照片。。。感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