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佛道 ①

(2006-10-21 21:11:26) 下一个

佛道

如是我闻,一切众生存万象,万象轮回归万一。

一   治国

佛教传入中国,就受到中国封建王朝统治者的青睐,与儒家并行天下。佛教所宣传的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思想,与儒家宣扬的仁爱天下,似乎有异曲同工之秒。然而,在中国封建王朝,却仍有“以佛统儒”、“佛儒不二”的思想。道安的《二教论》引《清净法行经》曰:“佛遣三弟子,震旦(中国)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渊;摩诃迦叶,彼称老子。”道安的说法认为孔丘就是佛门弟子,而连老子也成为佛教尊者,似乎有点牵强附会。但道安作为封建王朝的一员,尊崇“以佛统儒”的王朝法论,这已经说明佛教思想在封建王朝的地位是“一览众山小”了。

儒家在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心中,确实可以“善治朝廷”,用儒家的君子之道来稳固江山,并且还可以获得“善人君”的美名。“仁政天下,为百姓谋顺,乃为君国之福。”汉武帝依照董仲舒的“以儒治天下”的思想,确实巩固了汉家基业,儒家的思想

在唐朝初期,是佛教的灰白时期,佛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反对。高祖武德四年(621),太史令首先发难,上表批评佛教,罗列罪状,请求罢废。他突出指责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军民逃役,剃发隐中;不事二亲,专行十恶”,建议国家采取措施,“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避役之曹,恒忻效力”(《太史令傅奕上减省寺塔废僧尼事》,《广弘明集》卷十一)。当时因护法沙门法琳“频诣阙庭”,多方申辩,使唐高祖将傅奕上表暂时搁置。但傅奕并未停止对佛教的攻击,而是“公然宣布遐迩。秃丁之诮,闾里盛传;胡鬼之谣,昌言酒席”(《法琳别传》卷上),给佛教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于是,佛教徒们纷起撰文反击,如释普应作《破邪论》二卷,李师政撰《内德论》和《正邪论》。法琳认为,这些文章难以击中要害,故而另辟蹊径,“案孔、老二教师敬佛文,就彼宗承斥其虚谬”,作《破邪论》。同时他上《启》与储贰、亲王及公卿、侯伯,寻求朝廷内部和达官显贵们的支持。不久,太子李建成等奏上《破邪论》,高祖看后,动摇了破佛的决心。像傅奕这类学士,对佛教的反对如此激烈,不是先知先觉,是对王朝统治的一种蔑视,当然,站在学者的位置,看到“以佛治国”毕竟不是现实,佛是修生养性的哲学,治国之术只能作壁上观了。

国存之道,在于统治有方,孔子施仁政治春秋诸侯,以天下沧桑为己任;董仲舒独尊儒术,为大汉基业为重任,一个为人成仁,一个为国成治。出发点是不同的,但都统一于和平和惩治暴乱而产生。梁武帝“举全国尊佛”,致全国佛教盛行,犹甚印度,僧尼受国族待遇,建庙造寺,达官贵人七日一拜,十五日一祭。牢固了佛教文化,却泛滥了民生安危。将儒佛错位,这是简单的个人崇拜,就范缜几个先见之人,是难挡中流的。

治国是权术,也是民心。佛不得民心,是为个人修生养性之学,虽以慈悲,却是个人之心力;儒得民心,是为对苍生施以仁爱,是以天下而言。

二  忘我

囊速坏,神识常存。

佛家讲十二姻缘,世人最初的一念无明而在行为上造就各种不同的业,这些业藏于世人的神识之中,使人们受神识之思想而投胎重世,,遂产生了色、受、想、行、识五蕴,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投胎之后,便对五蕴六根产生执着的追求,从而具有烦恼和名利的意识。生老病死皆为烦恼,要解脱烦恼,佛家认为:“心存俗念,乃烦恼之源。”《波若波罗密多心经》曰:“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为烦恼,要解脱烦恼,必先空色行识,让心灵与行为达到忘我境界,将尘俗放在心外,那么走进了陈继儒的“胸无半点尘埃,随处皆为净土。”

四川曾有一位《金刚经》大师,写了一部《金刚经疏抄》,然后他就挑着担子,带上他的《金刚经疏抄》出去参访,看看能不能遇到一个对手,能够和他对答得上。走到半路他又饥又渴,看到一位卖点心的老太婆,于是就向老太婆买些点心。老太婆说:“我问你三句话,你如果能回答,我就给你吃,你如果回答不上来,我就不给你吃。”他想又有什么话能把我难住呢。老太婆就说:“《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金刚经》大师,你点的什么心呢 ?” 这下可把他难住了:是啊,我点的是什么心呢 ?回答不上。后来,他寻思来寻思去:我苦苦研究了二、三十年《金刚经》,写出一部《金刚经疏抄》,竟然被老太婆的几句话给问住了,于是他把他的《金刚经疏抄》付之一炬。 ?

生活在世间,衣食住行,名和利,不管你要与不要,都在身边。佛教的信徒是一个无住的心,“别人给我,我就接上,不给我,我不去争。”但他们不守株待兔,所谓“但看脚下,莫问前程” 。脚下每一步走稳,步步向前,至于要取得什么样的人生成就,不去执著它,已经取得的,不去执著它,没有取得的,也不去盼望它,但是应该做的还要去做。就像《西游记》的主题曲中所唱的:“敢问路在何方 ? 路在脚下。” ?

无住是一种境界,来去心里不留下痕迹,那么无念呢 ? 无念是一种修行功夫,要把自己的心修到一个不起杂念的地步。大家打坐的时候,平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念头,一念佛,一到禅堂里头打坐,反而觉得这念头更多了,一会儿想到这里,一会儿想到那里,那就不叫无念了,那就叫有念。有念就有烦恼,只有无念才没有烦恼。这个无念是从主观上说的,实际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接人待物当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本来清清净净的没有事情,有的人就苦思冥想,想出一个事来;或者本来没有是非,他非要说出一个是非来。那就不叫无念了。

佛教徒的名利观应该是立竿见影而不是捕风捉影的。世间的人为了追逐名利,经常是捕风捉影,希望得到一种虚名和虚利。那么什么叫立竿见影呢 ? 还是原来那句老话,我只管去丰富我的学问,充实我的智慧,为人类为社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至于社会上要给我什么待遇,要给我什么名利,我不管它。犹如在阳光下立了一个竿子,必然会出现影子,如影随竿,影子永远不会左右竿子。只有这样,你在社会上才能处理好“空” 和“有” 的关系,才能处理好入世和出世的关系,也能处理好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

忘我非难事,佛说:“平常心即是道”,何谓平常心?佛又曰:“ 空所一切”。陈继儒说:“参破名利场,得了也好,失了也好。”而在芸芸众生之中,又何止一个俗念,红尘痴梦,还不是人去楼空。何谓佛?独坐禅房,燃香闭目,静观世相,就会“蒙蒙然如混淳境界”。静坐禅房,是忘却烦恼的功夫,而静心思过,却是觉悟自身的妙方。

如是我闻,忘我不能忘其身,是为非忘我。正如佛曰:“斩断是非根,跳出三界外,方升极乐天。”

三  看破

   

    《大乘经》之《观心品第十》曰:“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譬如万物皆从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世相混杂,而万物皆有定律,种因得果,因果循环,施善因得善果,种恶由收恶报。佛陀释迦牟尼曾在迦罗国讲经说法,座下弟子摩诃迦叶闻声起曰:“众生惨苦,我佛渡尽恒河沙弥,得成正果,方称阿罗汉,然民间疾苦,何谓解脱?”佛曰:“万般生平,无此有终,各归所位,我佛慈悲,缘化苍生,然其有终结,我等弟子,需教化世人,看破世相,渡其烦恼,放声三十三天。无慧眼,生平心,空其所念,为是闲身万象。”

三皈五戒,为佛家之基本戒律,除去一切杂念,专心向佛,方休正果。五戒对佛教文化的排除万难归一象,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虽说作为人性来说,未免有悲切,但能提升信念,与禅之悟为同一理论,不可灭,也不可让他灭。是故“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陈继儒说:“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了,不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了。”意思是说佛只是个善于了却俗尘的神仙,也是善于了却烦恼的圣人。人们虽然聪明,却不知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了却万事便是聪明,如果心中还有放下的念头,那便是还未完全了却。这也是对五戒的概括,如果了却不了色香偷杀意,就不能真正的看破红尘人士,也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佛也只是个落在尘世的虚幻罢了。

佛家认为人是有罪孽的,六根未罪孽之源。眼未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念虑根。迷茫的时候,争慧眼,忘却一切虚幻,六根变成慧眼。故曰:“慧眼无限量,甘露灭名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看轻名利,整天被烦恼。困惑、忧愁包围,那么就如身入火笼,一刻不得安宁。实际上烦恼都来自于自己心中无边的欲望,这欲望便是苦海,如果你少些欲望,多些安然,就会轻松自在。“安禅何必需山水,灭却心头火亦凉。”

四  归一

    佛无二心,第三十三天仞利天宫为其境界。

释迦牟尼在恒河河畔度恶鬼的时候曾说:“万法归一是归一善,最后必然是善人世界,世界大同。”

归一,一切皆归。生者,为众生而生,逝者,为众生而逝。佛法清源,归为天界,然一切本愿,皆为慈悲普渡,万象为平。世界是大家的世界,是和平的世界。圆寂是自然的圆寂,不污垢尘世,不染红尘分毫。清净修为,众生行善。

如来告诸菩萨、诸善男子言:今当宣说,证修佛地有十种行持必定成就。何等为十?

一、第一持心:于法无碍,于佛生信,于心平等,于众生生慈,于色无着。

二、持戒不阙:常摄在定,修不妄语,好施众生,断除憍慢。

三、莫行恶:修不杀戒,勿食恶食,慎莫自赞,莫见他过。

四、对诸法:于诸求法,莫生讥嫌;于诸佛教,遮护过恶。于师僧中,如父母想。

五、对行愿:若行愿教,慎莫遗失。于诸贫富,等心观察;须怀世谛,而顺诸人。

六、对求法:于佛句偈,常须警察;所修诸法,必须遍持;有所乞求,应心即施。慎莫观察上中下根。

七、对契印:所持契印,莫不净行,莫非时结。莫为名闻利养而用,有所行法,亦不得舍非众生。

八、勤修心:于一切所有,莫生偷窃。断非理恶,莫行谄佞;于佛法要,护如已命。乃至良贱,莫存二心。

九、对救护:所救诸苦际,不至诚者,实莫退心。莫自轻法,莫使他轻;须断己谤,莫使他谤。必须质直,常行软语,劝存善道,起大慈悲。

十、断恶发愿:断除邪行,莫损虚空;志信坚固,不辞疲苦,常劝不舍。慕善知识,或于林泉清净之处,发广弘愿,慎莫怯弱;念念存摄,勿令邪见。常住大乘,有善知识,承迎礼拜。

如是这十事能断除者,方于佛起信,人性归一,归一善本。世界大同,人性大同。便能自我禅悟心中佛法,做到随处有我,随处有佛。

  后记:佛教在中国已经演变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有别于道家的无为,也不同于儒家的仁政,它是一种治人的文化,养性修心,注重情操。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隐身哲学。佛家的治人文化,对于中国这个忠君、爱国的君子大国而言,也无疑多了几丝忠厚和纯朴的色彩,不是妥协,而是一种不张扬且自活的处世哲学。它让人变得温顺,让国度变得和平。

   ① 道:参悟。

走廊画村 四季花园[www.qing666.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