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屈原:起舞的哭声

(2006-10-01 07:40:21) 下一个

屈原:起舞的哭声

告诉你,歌手啊,我必须哭泣,

不然,这沉重的心就要爆裂。

因为它曾经为忧伤所哺育,

又在失眠的静夜痛得长久。

如今它就要受到最痛的一击,

使它立刻破裂————或者皈依歌唱

                    ——拜伦《我的灵魂是阴沉的》

曾经有一个女子叫须,这个女子是大诗人屈原的侍女,在屈原伴随风和月走的时候,她终身未嫁,世人问她:何如此?须答道:诗人走了,灵魂仍在,我应该如此。

屈原遇到了楚怀王,是他的不幸,楚怀王不是君,是“蛮夷之王”,不懂得股肱与天子的利害关系,诗人的忠心与才情当然就不被怀王赏识。贾太傅在《吊屈原赋》中说:逢时不祥。诗人出生在诸侯并起、天下反周而自立为王的春秋战国,诗人的思想与战乱的政治背景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诗人不能改变这种矛盾,于是屈原向政治道路发展,当然诗人成功了,并实施了立法富国、取齐抗秦的政治主张,然而遭受到了贵族势力极力的阻挠。《史记》载: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杀夺之,因谗曰:“王使屈原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非能也’”。王努而疏屈平。政治的力量让贵族成了受保护者,纯真的诗人只能在这不可避免的政治背景中走向失望。张可久说:伤心秦汉,读书人一声长叹。书生报国无门,反遭人陷害,何不叹息。

屈原受谗见疏,被贬为三闾大夫,后流放于江北,三闾大夫的称谓对于诗人来说,虽然有些讽刺或者凄凉,可离开朝廷放逐于山水,这是诗人的舞台,政治对于诗人来说,多少有些牵强。可是诗人始终是有气节的,这种气节体现在人格行,体现在国难家亡的时刻。贾太傅从文人的角度来这样认识屈原:“远浊世而自藏”。贾太傅的评价是符合道家的无为而治的,在他看来,屈原应该选择陶渊明一样的结舍躬耕、隐逸世外而不分魏晋。然而屈原却仍在呐喊,甚至是痛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顷襄王二十二年,诗人漂泊到了湖北秭归,在汨罗江畔,他望见:滔滔的江水从远方破空而来,撕裂着江畔的堤岸,落花衰草,鸟静山空,诗人涉足江滨,长歌当哭:“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诗人的内心是悲愤的,在满腔热血和才情得不到社会的肯定的时候,诗人只有选择这样的方式来发泄。文人的内心就是一个围城,这个围城里太多的完美和幻想,也有很多现实和不满。但是,一旦当社会和平和完美,诗人就是最懒的,只要社会有一点残缺的端倪冒出来,就能激发诗人潜在的不满和愤恨,文人的性格里有一部分是愤世嫉俗的,但却总不能逃避俗世红尘。中国文人的骨子里总是存在完美的幻想和现实的残酷,而它们总是在猛烈的斗争。当这种斗争得不到解答的时候,死亡就是唯一的选择。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夏历五月五日,屈原自投于汨罗江。《史记·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以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离骚赞序》:“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在野又作《九章赋》以讽谏,卒不见纳,不忍浊世,自投汨罗。其辞为众贤所悼悲。”王逸《九歌序》:“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又《天问序》:“《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林,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太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渫愤懣,舒泻愁思。”又《离骚经序》:“屈原放在草野,复作《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终不见省。不忍以清白久居浊世,遂赴汨渊自沉而死。”诗人在逝世之前,曾多次谈到死亡。《离骚》首言岁月流逝,壮志难酬之恨,“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又言惟愿建立功名,不惮死亡,“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终遭谗放逐,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奈荃不察其忠诚,信谗斋怒,逼其至死,“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洁白以死直”,长诗最后,慨然叹息,“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彭咸,据王逸注:“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国殇》最末一句:“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怀沙》:“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忆往昔》:“焉舒情而抽信兮,怅死亡而无聊。”“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悲回风》:“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为此常愁。”《天问》:“何所不死,长人何守?”(长人,一说为长寿之人)“延年不死,寿何所止。”“天式纵横,阳离爱死。”《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

《荀子·礼论》:“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论语·先进》:“未知生,焉知死。”以孔子之见,死可以行之而不能言之;而屈原,不仅怀必死之志,而且对死亡本身也进行过哲学思考。其所以投江,前人所论颇多,约略言之:屈原出自楚国世家,既具内美,又重修能,二十五岁即参与朝政,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官至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本可有所作为。当时天下情势,不归于秦,即归于楚,战国七雄,惟楚能与秦抗衡。然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原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败蓝田,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也自左徒降为三闾大夫。顷襄王即位,贬逐江南荒远之地。“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到潇湘。”这是杜牧游行楚湘时写下的诗句,每一读之,令人怆然。政治上的失意,爱情上的沉郁,对家国前途的焦虑,对民生苦艰的悲戚,逐绪而来。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近亦忧,退亦忧,既不能与民同乐,独乐何益!他的慨然就死,是对黑暗现实、贫乏时代的抗争。这与陶渊明“死去何所道,称心固为好”是有些区别的。

屈原一身兼有政治家与诗人两重品性,而后者无疑是主要的。他既非伊尹、吕望细大不捐、强力忍垢之辈,亦非曹操、桓温之流的奸雄,更以苏秦、张仪等凭三寸不烂之舌搏取富贵为耻,且不屑与子兰、上官、郑袖等周旋,可以说,他政治上的报复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实现,因此,他更是一位诗人。高洁自许,目下无尘,纫兰制荷,养菊栽蕙,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这也是势使之然。处在战国时代,鸡鸣狗盗之徒,亦可拖青纡紫;翻云覆雨之辈,偏能乘车挂印;就是下流到吮疮舔痔者,犹能载千金以归,可以说,士无贤不肖,均有用之才,独诗人无补于世。故同时其他诸国,传诗甚少。惟屈原举世混浊而独清,众人皆醉而独醒,被发行吟,阳狂泽畔。《离骚》:“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兮故都?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无人知之,是其一;不与美政,是其二;这应该是屈原涉江怀沙的主要原因。

诗人逝世,悲哉哀叹,这当属于楚秦争霸的悲剧,也是诗人的内心忧虑与政治背景不可调和的事实,诗人改变不了矛盾,死亡就是注定的,因为屈原不会冷眼红尘,他是热情而激烈的,生爱国家,死爱百姓,这是诗人的赤子之心。然而,楚国的朝廷和贵族不理解他的忠诚。

梁实秋说:“诗人活着时是一则笑话,死后能成为神圣的也很渺茫。”然而屈原却像琐事集》作者洛根·史密斯所说的“即使用一架旧钢琴弹奏,也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种达不到的完美”一样,完美而悲剧的结局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然而,诗人死后,楚国并没有寂寞,相反仍然是屈原寂寞了,就像苏雪林的感叹:“偏重物质生活的中国人对于这个是难以理解的,所以诗人生时寂寞,死后也还是寂寞。”几千年过去后,中国人理解了,中国的文人理解了,所以端午节才成为西方人士谈论中国文化的一道风景,只不过这道风景在悲剧的背后加上了更多的思索。

屈原去了,“楚国多才乎?”这应该是楚国的不幸,中国政治和文化的不幸,乃至世界文化的不幸。楚国让屈原留下的,也许只有我们几千年来无尽的膜拜和哀怨了。

孟子说:君子有终生之忧。我想,这句话也许就是对屈原最中肯的评价。


走廊画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