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与书的渊源(1)

(2005-04-21 20:42:17) 下一个

与书的渊源(1)

作者 渔樵

http://www.yntx.com.cn/bbs/dispbbs.asp?boardID=6&ID=4816&page=4

很少买书了,因为已经很少看书。
其实看书的习惯还算很早就开始的。外婆准备摆个“小书”摊,就是那些一分钱看一本,两分前看三本那种。外婆家在闹市区,随便在门口放个竹匾就可以开张。而我和我的弟妹,那时也寄居在外婆家。可惜,外婆的书摊没开长,就夭折了。现在想来,也许是外婆不识字,很难找到畅销读物,所以我想请同学看书的梦也就迅速破灭。好在,多少还留下点连环画自己翻翻。小时侯看来自己也不是个好学生,连环画看了那么点,记得最清楚的居然是个朝鲜战场上的坦克里,美国鬼子在坦克里用汉语对夹着炸药包冲锋的志愿军同志喊“中国人,到汉城去,那里有姑娘在等着你们。”
读到四年级的时候,读书开始无用,于是,一面狠命地用自己想得到的狠毒和义愤驳斥读书无用论,一面庆幸不用再上学读书。
说起来,家里还留个书箱,上面刻的是《十三经注疏》,可里面的内容早就没有了,问父亲这是什么书,一贯循循善诱的父亲讳莫如深。父亲确实破例没有给我说什么,哪怕我愤懑的眼神已经差不多该流泪。还是后来,做乡镇小学教导的姑父,在我的一再追问下,认真地解释了一下是古代的经典,读书人必看的。可是,那时真感觉听不懂。而且书箱中早就换成祖父藏饼干点心的柜子,因为老鼠多,这些东西挂梁上的篮子里还是不保险。
书,家里只是有点父亲的时事读物。
学校放了鸭子,革命已经革到了自己和一切朋友的头上。只要三代,只要过去,只要未来,只要有点脑袋。
好不容易借了本《三国演义》,拼命看,看到现在的后遗症是直到现在吃饭很快,假如究其原始动力,就是因为在饭桌上喜欢带本书。跟父亲学的,可母亲一骂,父亲和我就立刻三口两口吞掉,而后,看书去了。可惜父亲的童年没新社会的豪迈,可惜,父亲在肝脏的肿瘤的胁迫里早早过世。
不说父亲的教诲,父亲曾经以一个“小资”的所有期待,让他的长子记住了火箭和核弹以及第三宇宙速度,那图书馆借来的书上的模糊的相片,就这样让一个不甘的少年充斥了遥远的梦。
就因为只借来的书,只能背,并且背得很溜,比如三国,精通到所有的同学已经不够和自己切磋,就只有和老头们过招。那时,也拽,像个十、二拜相的甘罗,把那些还在沙家浜(尚湖,现常熟)边上直钩钓鱼的老姜太公们唬得一愣一愣的。
刚想看点书的时候,就命中注定地没书读了。老五篇背完,很溜。毛选的注释也差不多达到精通的程度。以后就是那点从“用东海之水写不尽……”里学来的东西,完成了赋的启蒙。至于杂文,那是后来从初高中的《友邦惊诧论》等等加校园文学、社会文学等等的随处可见的琳琅满目的贴子里学到点皮毛。那时,除了知道点师长以及同学家的隐私之外。就知道我们全是“一代天骄”。
一代天骄、一代是天骄,始皇帝只传了二世,焚书坑儒以后还是折戟沉沙。
“……,自将磨洗认前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