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奈及其( Meditation )
谢天吉
马斯奈(Jules Massenet 1842-1912)法国作曲家,颇富传奇。其父母共生二十一个孩子,马斯奈排行最末。人们曾担心他会不会弱智,不料他是这群孩子中最有出息的。十一岁进巴黎音乐学院,二十一岁得罗马大奖,三十多岁当教授。他活了七十岁,一路写了三十几部歌剧,二百余首艺术歌曲,近十部管弦乐,在法国音乐史上地位显赫。
法国浪漫派歌剧有三部公认的世界巨作,比才的(卡门),古诺的(浮士德),马斯奈的(玛侬)。一般认为马斯奈的创作既有比才的热情,又有古诺的庄重,更有一份法国式极其细腻高雅的精致,其代表作(玛侬)典型代表法国风味。此剧1884年首演,演到1952年,已上演两千场居然还在风靡!可见他的音乐已经注入法国国民血脉。然而,事实上对全世界大部分乐迷来说,人们也许并不熟悉他的歌剧,而念念不忘的是他的一曲约五分钟长度的小提琴曲(Meditation)(中文译作沉思曲)。此曲脱胎于他的歌剧(Thais)(泰伊思)。
(Meditation)类似钢琴里的(For Elise), 流传极广,凡拉琴者,略备技巧,就跃跃欲试。不过年轻人,无论拉或欣赏,起初总是跟着感觉走。我们从直觉上判断,很容易感受到它的基调清秀隽永,安置在D调上布局,尤使弓弦振动产生清丽之美。此曲旋律走势多变,迂回时常有高低音大幅度落差,兼有泛音的飘逸,给人无限遐想。乐队中诗意的伴奏是竖琴的爬奏,改换钢琴伴奏时,贯穿着和弦的连串,碧波荡漾,水声似的产生阵阵涟漪。的确,这个音乐不必任何指点,它本身具备了天生丽质,人们一听就会着迷。那么,如何从浅层次走向高层次,进一步去鉴赏乐曲之内涵呢?
我以为重要的是领略马斯奈歌剧“Thais”(泰伊思)的奥义。此曲虽为间奏曲,实际上,乐素来自歌剧主角泰伊思的咏叹调。说白了是从泰伊思身上抽取的DNA提炼而成。泰伊思是亚历山大城绝色美人,也是个沉沦堕落的艺妓。年轻的修士阿塔纳耶尔决定去拯救泰伊思的灵魂,让她脱离肉欲走向上主的圣地。结果歌剧线索呈逆向发展,一方面泰伊思内心展开激烈的灵与肉的搏斗,她终于从妓女修炼成修女。可是,另方面出人意料的是阿塔纳耶尔在和泰伊思的交流中,受不了泰伊思极致的美貌,起了淫意,勃发对泰伊思胴体的强烈渴求。这个灵与肉古老的题材,在戏里被揭示得十分深刻,它让人深度思考着色戒的辩证,于是,马斯奈天才的创作了(Meditation )。这部音乐美而不淫,带着宗教的圣洁,启发人类作灵魂的反省,扩大推究,凡碰上道德与戒律冲突,我们都可以在Meditation中寻找准律。
今天 Meditation 是一个很Fashion的字眼。佛学打坐,道家冥思,禅宗顿悟,瑜伽之意念,气功之丹田,都与Meditation 有关。今天的心理医学,新兴SPA行业,从太空卫星发射的音乐SPA电台,到美容院做Facial播放催眠乐,Meditation 无处不在。马斯奈无疑是个先知,他的(沉思曲),美丽动听,至今催人吐故纳新,提升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