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香到心
吕孟申
人类文化是一条亘古不息的长河,而长河中的浪花则是人类思想的精华。这种思想的精华有赖于文字记载而生存,继而发扬光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书是最慷慨、最便捷,最公正的老师,是最体面的成功之路。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人们,都把读书当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经之路。大户人家一直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奉为金科玉律。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宋真宗《劝学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高尔基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有人说:世间有两种快乐,第一是因为无知,第二种是因为彻悟。书更像一扇门,透过这扇门,你可以看到别人如何总结这个世界,又如何想象另一个世界。
据资料记载,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个母亲都会严肃地告诉他,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里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美国传教士克拉伦士.礼说:“浩瀚的书海,乃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品。人所建造的事物,无能经久的;纪念碑会倾圮;国家会衰亡;文明会由古老为人摈弃;而经过黑暗世纪之后,又会有新的人种,去再建立些新的这类事物。但在书籍的领域中,有许多书卷是看过这些兴亡盛衰,然而仍复存在,仍不衰老,仍新鲜如写作的当时,仍然将已逝去世纪的人心巧思,氾传世人。”
读书香到心 ,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源源不断向我们输送精神食粮。我们的气质大多藏于读过的书中,就像一把开山刀,每每拿起来挥舞,就能在你内心开垦出一片新的旷野,到了秋天,心灵便可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忙碌着收获思想。而思想或许是这个世上最可公平分配的东西了,它驻扎在每一个人的脑中,不分贵贱,也无法用财富交易,因而躲过了掠夺。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读书和旅行一样,是灵魂与圣贤、智者的诚挚交流;要么读书,要么旅行,心和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读书使人脱俗,超越物欲的诱惑,进入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就算读到后来,看天还是天,看水还是水,但思想却升华了,不再郁郁沉溺自我的小圈子,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却可以构建全新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它可以在喧嚣浮躁的环境中安静生长而不染一丝铜臭,也可以在铺满黄金与钻石的旷野里绽放最炫目的光彩。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时没有书籍,就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能使一个平凡的人脱离精神的苦海,变得高尚而富于爱心,人情练达,耳聪目明,不为物役。读书的人明白,放下是一种能力,在被物质欲望浸透的现代社会,最简朴的生活是生命的本源,放下一切诱惑,才能心无所累,过得自由自在,从容不迫。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无求品自高。饱读诗书之人,腰背挺直,眼神清澈,笑容时常挂在嘴边,每天富有活力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从容度过人生的每一天,他们懂得,精神上的富足,才是最简单的幸福来源。一卷在手,神游八荒,夫复何求。读书之人,陶醉自我的天地,视钱财功名利禄如过眼烟云,宠辱不惊,满足粗茶淡饭心安无忧的生活。
读书香到心; 读书人深知,幸福,无关钱财权力,无关年龄,无关环境,只求心境敞开,感恩惜福。纵然人生百般无奈,可你还是要生活下去,勇敢面对才是根本的出路,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心不死,终有云开雾散的时候。不是你的,不要挽留,若人走茶凉,就守心自暖,若聚散难挽,便独享浮世清欢。
读书明事理;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春秋----是读书人的责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心中有向往,一直去追,坎坎坷坷的路永不停歇的是脚步,风风雨雨是人生,不说放弃是心灵的呼唤,既然来到这个世上,就要活得漂亮,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走得倔强。读书人坚信,生活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它给你一块阴影,必会在不远处撒下一片阳光。
读书心坦然;人在逆境吃苦的时候,不沉迷,不怨恨,面对,安忍,哭就成了良药,一旦苦境结束,心就强大起来,再走下去,一定是苦尽甘来;人在顺境享乐的时候,不痴狂不贪着,平和安分,乐就成了滋养,就在乐受之中,心就清静了起来,再接下来一定会是自在解脱。读书人奉行,心怀善念能利人,心怀感恩能利己;学会换位,人生才有和谐,知道感恩,岁月才有温暖。活着,就是一场修行,坚持有善心,说善言,行善事,行善积德,厚德载物,德行天下。
美国作家华特.迪斯奈曾慨言:“书中自有黄金屋,比金银岛上的宝藏还丰富,可使你终身受用不尽。”
读书香到心, 朋友;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读书是最大的享受,将伴你一生一世。
毛姆说过这样一段话:“生命的尽头,就像人在黄昏时分读书,读啊读,没有觉察到光线渐暗;直到他停下来休息,才猛然发现白天已经过去,天已经很暗,再低头看书,却什么都看不清了,书页已不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