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论坛] 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转贴)
(2009-02-28 15:23:49)
下一个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读译]天下人都知道因为美而认为是美,自己产生了丑。都知道善就是善,不知道善待自己。有和无彼此相生,难与易的相互成就,长短也是相互比较而出,高下满盈相当,音和声相互协调而成,前后相随而韵。所谓永恒,圣人以无为而为处事,实行不言的默化教育,尊循天地自然规律,不强行规范其生长,一切按照自然法则的生长,扶持万物成长不据为已有,为万物成长而不恃所能,因为不居功强求,反而是功绩随道永存。[读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知美而为美,为美而美,斯恶已,极致论,对今天下之人,终日丰胸染发,追求奇异服饰,而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恨自己不能器,不够美,倘若你够美了,但以为倾尽天下,美不胜收,独不知其心而恶已,便有自古红颜多祸水之叹。有些东西,看着是好,但若能保持些距离,则可独善其身,而为美丽留一份空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每个人都要学雷锋,若不懂得照顾好自己,便也做不了多少好事,知善为善,不知道善待自己,换角度思索,人知善而求善,自己独不知为善,恶了自己终不得其名。善恶相生,有无相生,有了有,但显见无也,无欲则刚,是否可为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句话不难理解,说的是一个人生道理和自然法则,有相对于没有,相互依存,共存而相生,难与易相较方见分晓,长短相互对比,高上自比盈亏,音乐要和谐有致,前后相随,这自然是大自然的常理,谓之为恒,自然是精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禀承上句,便是说圣人处理循恒理,行无为之事,一切万法自然,用实际行动来教化人,天下万物生而始,而生而有,有才不骄,有所恃而不为,有功不居,正因为没有求,自然没有失,相比无欲则刚即从此理。老子在第一章说名与道,可名,可道,非常名,常道,要人不拘于名,道而崇于自然,追求人生的自由纵横境界,不要为一见一识所蔽,那这第二章,所要说明的中心便是,言传身教,有自然法则,得失之间泰然处之。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也便于此了,其实这世间的东西,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得失之念便也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苦楚,参透个道理,便会少了一些个烦恼苦楚吧!这一章里,老子也教会我们一个方法,是对比衡量的方式去分辩事物,这是一个很纯朴的唯物辩证法,其中的奥妙存于其中,言中老子的唯物辩证法,以实际参照物,对比理解世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