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我们坚持要老三

(2009-02-17 21:11:30) 下一个
我们两个孩子, 一男一女. 人家都说, 你们儿子女儿都有了, 还要老三干嘛? 我们的回答: 为了后代的幸福.

确实, 养孩子很费功夫, 也很费财力. 当今社会不像农村经济, 不需要孩子的劳动力帮忙养家. 当今社会有社会养老, 不需要养儿防老. 如果喜欢孩子, 养一两个就够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了, 何必要老三老四? 现在流行的家庭是都是一两个孩子, 加上由于生理, 年龄和性取向等等因素, 很多人不会有孩子. 这样下去, 我们的后代会越来越少, 我们的群体会逐渐消失. 很多人说, 民族的未来跟我有什么关系? 反正我死后什么都看不到了. 我自己享受人生就够了, 我才不管子孙后代呢.

我们本来也这么想, 但看了 Morgan Freeman 解说的 March of the Penguins 后, 感觉就不同了. 每年秋季企鹅都成群来到一个固定地点交配, 然后企鹅妈妈把蛋交给企鹅爸爸孵化, 企鹅妈妈回海捕鱼补充能量, 等蛋孵化后回来接班喂养孩子. 不吃不喝, 经过一个严寒冬季的企鹅爸爸这个时候已经精疲力竭, 需要马上回海捕食. 很多企鹅爸爸挺不住就倒下了, 所以企鹅群中雄性少于雌性.

如果按照我们目前的观念, 企鹅挺傻的. 企鹅孩子即不帮忙养家, 更别指望孩子养老. 如果为了感情需要, 养一两个孩子就够了, 何必年年花那么多心血, 冒那么多危险反复生儿育女? 如果是为了满足性快感, 生了蛋扔掉不就行了, 何必去孵化? 它们可以自由自在享受”两鹅世界”, 想去哪里娱乐就去哪里, 天天吃饱喝足, 享受生活. 如果企鹅有这种小聪明, 估计早就不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 但正是这种傻, 才保证企鹅种族的生存繁衍.

人类以前也是挺傻的, 抱着多子多福的思想, 生很多孩子, 结果自己累死不算, 很多孩子最后又不孝顺, 老人最后生活很凄惨. 现在人聪明了, 为自己考虑多了, 孩子要得少了, 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但是, 如果我们不从这种”小聪明”阶段上升到”大聪明”阶段 – 不是出于低级本能的多生孩子, 而是有意识, 有理智的为后代考虑而适量多生孩子, 恐怕我们子孙的未来得不到保障. 因为不孕人群的存在, 主流家庭三个孩子是公认的维持人口稳定的必须.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继续, 生儿育女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 不用计较孩子将来对父母的回报. 我们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 金钱, 精力甚至生命, 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生存繁衍.

我们要老三, 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