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读西方教科书中的夏、商、周

(2004-11-06 06:32:22) 下一个
读西方教科书中的夏、商、周

欧阳龙门

西方的历史教科书在谈到中国古代文明的时候,多数都是从商朝开始。有的提到夏朝,有的完全不提。原因是夏朝没有和文字记载相吻合的考古证据。比如说,夏朝的文字是什么,就没有人说得出。而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是世界公认的。

中国的文化在从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度的阶段称为“龙山文化”,时间大致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这段时间里,人们在烧制陶器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青铜的冶炼。“龙山文化”末期,出现了青铜制品。这个时间正是夏朝开始的时间。

在提到夏朝的时候自然要提到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说它可能属于夏朝。国内的许多人,尤其是新闻界,总是过分热忱地把它说成是夏朝的实证,有人甚至直接说它是夏都斟鄩。但是,国内一些的专家、国外的绝大多数专家还是持谨慎态度,认为现在说这话还为时尚早。尽管中外人士都承认“二里头”发掘出了中国目前最早的宫殿,但从年代的角度看,它也可能属于商朝。

西方的历史教科书认为,商朝的文明通过游牧民族的入侵,受到过中东文明的影响。他们的证据是:大麦、小麦、绵羊、牛、马、青铜、战车、车轮。这一点引起了另外一些专家的反驳,他们认为商文化完全是本土的。所有的教科书都承认:商朝的文明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最明显的例子是养蚕和织丝。

中国人的祖先崇拜也是独特的,家族姓氏在前,个人名字在后,体现了社会的基本结构是以家族为单位,而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这一点与西方大大地不同,而且一直延续到现代。我们的《史记》把这看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青铜冶炼技术在商朝达到了顶峰,为世界各文明中水平最高。

甲骨文使中国古代文明迥异于西方古代文明。西方古代文明的像型文字和楔型文字如今都已不传,而甲骨文还能为今日的中国人所辩识。

说到商朝,就不能不说河南安阳的“殷墟”。殷墟的发现为商朝的存在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考古证据。商朝在公元前1300年前后迁都到殷,即《史记》中说的“帝盘庚,徙河南”,“百姓由宁,殷道复兴”。殷墟出土的甲骨和铜器上的甲骨文资料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高度准确性,由此人们推断《史记》中的《夏本纪》也应该是可靠的。

另外,四川广汉的三星堆也出土了大量的铜器,年代是公元前12世纪,也就是商朝。三星堆铜器的文化风格与中原的商文化迥然不同,应该是中国古代文明多元的证据。

说到周朝,篇幅就比较大了,因为周朝从公元前841年起就有了确切的编年史记录。同时,还有大量的考古证据和出土文物。

周朝又分为西周 (公元前1046 – 公元前771年) 和东周(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21年)。西周的都城在西安附近,东周的都成在洛阳。东周又进一步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475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分别得名于《春秋》和《战国策》两书。

冶铁技术在春秋晚期开始发展起来,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效的生产工具和武器,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记》对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西方教科书都承认,中国的冶铁技术比西方早了差不多一千年。

西方教科书还指出:周朝没有商朝那样重视祖先崇拜,而是更强调“天”、“天命”。《史记》没有指出这一点。

到了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呈现了空前的繁荣。每一本西方的历史教科书都一定会介绍老子、孔子、孙子。有的还提到孟子、荀子、庄子、商鞅、韩非子、墨子、公孙龙子。我们的《易经》、《诗经》、《道德经》、《孙子兵法》都受到极高的推崇。

夏朝的开始大致相当于青铜时代的开始,周朝的结束也就是青铜时代的结束。从夏朝开始到周朝结束的一千八百多年,基本上就是中国的青铜时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