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有位六十多岁的老师傅在外面和一个比他小十多岁的女的好上了,要和自己的结发妻子离婚。妻子无奈,只好到工会诉苦。于是我们一行七八人,多是四、五十岁的大姐,浩浩荡荡地开进了那位老师傅的家中,和他的几个儿女一起给他做工作。从上午八点一直到晚上八点,老师傅就是油盐不进,铁了心要离婚,而且表示只要能离婚,怎么样处理他都可以。我们一天的心血付之东流。后来我琢磨,全世界人民都坚决反对他离婚,为什么就不能支持他一下呢?只要是在法律的允许范围之内,结婚自由,离婚也应该自由才是。我们为什么就非要干涉别人的自由呢?在某种情况下,离婚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的夫妻双方未免不是一件好事。事实证明,老师傅和后来认识的女人结婚以后,生活一直不错。
在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中,认为结婚是好事,离婚绝对就是丑事。因为老人儿女或者因为名誉,婚姻名存实亡的夫妻在我们身边为数不少。难怪几年前,有个外国佬就说中国的夫妻90%以上是凑合型的。
中国人崇尚“合”,与中国民间神话中的“和合二仙”不无关系,“和合二仙”就是象征和美团圆之神,亦称和合二圣。
《太平广记》卷第九十二引《谈宾录》及《两京记》《万迴》载述:“万迴阌乡人,俗姓张,迴生而愚。其兄戍役安西,忽一日,万迴朝往夕归,告父母曰‘兄平善。’弘农抵安西,盖万余里,以其万里迴,故号曰万迴也。”后来万迴成为一代高僧,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万迴法云公》有所载述:“有兄万年久征辽左。母程氏思其音信。公曰。此甚易尔。乃告母而往至暮而还。及持到书邻里惊异。”
弘农安西万里之遥,万迴朝发夕返,故名“万回”,民间俗称“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宋代时,杭州人腊月祭祀‘万回哥哥’,其像蓬头笑面,身穿绿衣,左手擎鼓,右手执棒,这就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所思之人万里归来。”
至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钦封天台寒山大士为和圣,拾得大士为合圣,于是有和合二仙或和合二圣之称。相传唐代贞观年间寒山拾得两人亲如兄弟,共爱一女。临婚寒山得悉,即离家为僧,拾得亦舍女去寻觅寒山,途中为图吉利,顺手在池塘采一枝荷花,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找到寒山。寒山见拾得到来,手捧盛着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二人相视而笑,从此两人俱为僧,立庙“寒山寺”。自是,世传之和合神像亦一化为二,然而僧状,犹为蓬头之笑面神,一持荷花,一捧圆盒,意为“和(荷)谐合(盒)好”,有和睦同心,调和、顺利之意。此后,二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的两位吉祥童子,十分逗人喜爱,即“和合二仙”。旧时和合二仙图常有挂于中堂者,取和美吉利之意。又常于婚礼中悬挂,象征夫妻相爱美满。
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更是让“和合美满”深入人心。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国君陈后主陈叔宝沉湎酒色,不理朝政,导致国力日益衰微。附马徐德言预料将国破家亡,便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自己留一半,另一半给妻子,并约定:“你以后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在市上卖这半面镜子,如果我还活着,一定也在这天来找你。”不久,隋文帝杨坚果然灭了陈朝,将国破家亡的陈后主及皇族一同解往长安。到长安后,乐昌公主被赐给丞相杨素作妾,她虽然身在北方丞相府中,心却仍然留在故国江南,思念丈夫徐德言。转眼到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乐昌公主命贴身的年老女仆拿着自己一直珍藏在身边的半面铜镜沿街求售,开价却高得离谱,众人都以为这老婆婆有些疯癫,谁也不搭理她。 第一年过去了,没有什么结果;第二年也过去了,还是没有夫君的消息。乐昌公主几乎绝望了,但她仍怀着一线希望,第三个正月十五她仍让老仆上街叫卖半面铜镜。这回老仆回来,不仅带回了另一半面铜镜,而且还有一张纸笺,上题有一首五言绝句:“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将两半铜镜一契合,居然丝毫不差,乐昌公主不仅痛苦失声。杨素知道后,追问乐昌公主。乐昌公主知道隐瞒不住,只得事情相告。杨素位居高官,却还算是一个有着悲悯之心的人,虽然满怀醋意,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乐昌公主见夫君一面的请求,并在丞相府中摆下了筵席,请徐德言赴宴。二人相见,悲不自胜。杨素不由得动了侧隐之心,心想反正已留不住乐昌公主的心,索性好人做到底,让他们夫妇团圆,于是当场宣布:“念你们两人旧情至深,老夫决意把乐昌公主送还给徐公子,让他们破境重圆。”夫妻二人大喜过望,谢绝挽留,回到江南隐居起来,直至终老。以后,人们常用铜镜作为相爱的信物,相互赠送。“破镜重圆”也常被用以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或和好。是一种圆满,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愿望。这最早出现在《诗·小雅·常棣》中:“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过去把男女交媾称为交合,新人结婚,人们便会送上祝福:“百年好合”。
其实中国人的劝合,蕴涵着一条极其朴素的真理。人海茫茫中,一对男女走到一起是一种缘分。有句话说得好,叫“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这种缘分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同时也说明对待婚姻大事,中国人向来是非常认真和谨慎的。
但“合”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企盼,“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任其自然才是正理。
(来源:http://wyxxbg.blog.sohu.com/109876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