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四十千,鄙视你一下

(2009-01-30 04:31:43) 下一个

四十千,鄙视你一下

 

 

从上海来的朋友说起这一路跟着某知名华人旅游公司水深火热的经历,就频频摇头叹息: 没想到澳洲的旅游业水平这个样子!大巴没空调,在四十度的高温下,小孩子热得差点中暑;企鹅刚上岸,就催着大家赶紧登车,10点钟准时发车,赶不上就只好自己打车回墨尔本,结果只看到了八只企鹅;之前跟西人公司走,戏称是吃吃喝喝团,跟着华人公司,就成了没吃没喝团,好像是后娘养的了;更可恨的是华人司机兼导游素质太差,车还没开,要小费的手就举到了顾客脸前,不给小费不发车。朋友也是走南闯北,国内是高级白领,这种服务不要说美国、欧洲没遇到过,就是中国国内服务业,也只有上个世纪才有得一拼。说得我脸上无光,恨不得自己去做旅游公司,把我们澳洲华人的形象给粉饰一把。

细细问起来,司机兼导游50上下的年龄,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拿血卡留在澳洲的所谓四十千那批人。我接触过的所谓旅游业的中坚阶层,大多是这批人。澳洲华人中的小业主,盘剥留学生最厉害的,好像也是这批人。听3CW电台周日论坛中经常大放厥词的,没读过多少书,但是满脑子封建残余中毒倒很深的,就是这批人。这一来,不用朋友详细描述,在我眼前活生生地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的形象:岁月漂洗过的半花白的头发,让澳洲炙热的阳光晒得黧黑的面庞;眼神闪烁不定,充满了对金钱的渴望;即使戴着眼镜,也流露不出一点文化人气质;满身的铜臭,却对来自祖国大陆的游客带着莫名其妙的傲慢;大多是上海周边口音,不管是江苏还是浙江,一律称自己是上海人。就是这批人,把大陆华人的形象,连带着上海人的形象,搞得一塌糊涂。

有读者或许认为,我的偏见太深。其实,在澳洲读书、工作也有些年头了,这些都是经验之谈。和比自己来得晚的学弟学妹聊起来,我经常奉劝他们:要打工的话,宁选择西人老板,不要华人老板;华人老板中,宁要老侨胞或者新移民做自己的老板,不要跟着四十千这批人混;四十千中,坚决不要跟号称上海人的打工。四十千这批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当初祖国大陆还穷的时候跑出来,自己也穷的叮当响,没赶上后来的好日子;发国难财混了一个身份,成了澳洲公民,素质还是弄堂小市民;当初受文革影响,没读几天书,靠着多年削尖脑袋克扣自己积累了点财富,转过身来就要过做老板的瘾,对人颐指气使,不知道自己几两重。更可恶的是,欺软怕硬,还经常有着高人一等的傲慢;不把人当人看,对自己苛刻,对别人更是贪婪。我之前打过工的一个四十千老板,口头禅就是: 我是在石头里面也要榨出油的。旅游公司中的导游,更是等而下之,英文不够,只能在华人圈子里混。赚点辛苦钱不容易,把自己的人格看得不值一分钱,做事这样下三滥,居然把人当石头对待,要小心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朋友劝我自己开个旅游公司,起码服务水平要向西人公司看齐,哪怕收费高一点,随着国内白领出境旅游人数的增多,生意一定不会差。我说: 只要四十千这批人退出历史舞台,华人的形象肯定就会有好转。新一代华人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高水平旅游公司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成功不必在我,我的任务就是要把四十千这批人的宿命揭示出来,让他们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做人要厚道! 四十千恰恰缺了这一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