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青

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创建美好的生活。
个人资料
晓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我在美国看《心术》

(2012-05-23 10:21:24) 下一个

         《心术》是六六继《蜗居》之后又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佩服六六,写的好!

相对于高房价,相对于百姓道德观念的改变,相对于高官们包二奶,相对于生活家庭中出现的小三,与人们生死攸关的医患关系却更令人关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在大家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这部《心术》给人们带来了一线生机,让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那就是医生中有好人,病人中也有好人。医患矛盾的出现以及医患关系的持续紧张和恶化,通过《心术》似乎告诉人们,这原因并不单单在医生和患者。

“如果大家看病都不需要花钱,那么就不会存在什么医患矛盾了。”这是主任在大会上教育大家的。而我不这么认为。


        眼前社会上的矛盾看似都是跟钱有着不分割的关系,似乎如果什么都便宜,甚至不要钱的话,那么矛盾就能解决了,这是什么话?过去那个年代看病一点都不比现在便宜,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赚的钱太少了,很多家庭都是几十块钱养活一家好多口人呢,那个时候看病虽然有些人有公费医疗,说是看病都能报销,可是没有用的药或医生觉得不需要的药根本就不会给病人开,一个人如果说需要输液了,那是要得了很重的病才会有的,而现在不仅仅是医生随便就可以让病人输液,就是病人家属也会要求医生给输液,不输液就好像不给看病似的。等出了事儿却又怪医生。而在过去,更多的人也是要靠自己花钱看病的,因为即使有单位的有公费医疗的,有些亏损单位因为根本没有条件给及时报销医药费。

而那个时候的医患关系却好的出奇,护士就是天使,医生就是救命恩人,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病人都不会完全责怪医生,更谈不到跟医生动手,看看现在,看好了病是应当的,有病了到医院就必须治好,治不好就是医生的责任,甚至是医生给害死的。就是因为现在的看病开药都跟利益挂钩了,红包也成了医生责任的一部份,你不收红包就意味着你不想给好好看病,你收了红包就必须把病给我看好,试想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怎么能没有矛盾,没有医患关系之间的紧张呢。人们的信任,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信任被钱给替代了,为了信任要花钱,而由于之后的不信任又要索赔。

很多人说六六是在医院蹲点写的这部作品,所以她的观点倾向于医生,就是说,医生是冤枉的,他们的工作是辛苦的,他们的内心是委屈的,而患者是不懂道理的,是胡搅蛮缠的,只有老区出来的憨厚的人才会傻傻的孩子死了不知道要赔偿,还允许医院里给孩子解剖,研究看看到底因为什么原因会在手术后突然死亡。当然在影片的结尾,那个老乡又带着个孩子来找医院了,估计这个孩子也患了同样的病,而这次应当会治好了,因为有付出就会有得到的。

影片中对于年轻的医生护士的个人生活描写的也可谓淋漓尽致,美小户这样的护士在医院里确实有,霍思邈那样的医生在医院里也确实有,这样的医生和护士我都见过,只是能有他们这样完美结局的不多。

海清和吴秀波是这几年电视剧行业的新星,尤其是吴秀波,过去一直没有正经演过戏,而是在歌厅里唱了很多年的歌,想起他在今年春晚上的歌唱表演就想起人们说的:“他不能睁眼唱歌,一睁眼就唱错两个字。”还真是,不知道那些年他在歌厅是怎么混的呢?看来唱歌这个行当确实不适合他。

一部《黎明之前》让吴秀波一夜之间成了电视剧的明星,之后的好多剧也给了他持续火爆的机会,这部《心术》里他对霍思邈的饰演也是相当成功的,他跟海清的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感觉他们的合作是相当好的,尤其在这部剧中。


        看过很多海清和吴秀波的剧,我还是以前的观点,吴秀波演戏不能大笑,海清演戏不能大哭,因为看吴秀波笑就想哭,看海清哭就想笑。这个在好多剧中都是这样的,就像有些人不能演笑星,有些人不能演悲剧一样,都有适合自己的和不适合自己的吧。

剧中也有几处穿帮的。这个问题哪个剧里都会有,瑕不掩瑜吧,《心术》是一部相当好也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好剧。这不仅仅是因为六六由于深入生活,能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故事把现今社会让人最痛的部分用让人感动的方式来接受,也是因为剧中的演员们表演的到位,海清、吴秀波、张嘉译,这些都是大陆影帝级的演员,一个好演员首先要有足够的演技,要能在影片中真正地感动人,这个其实不用有太多的言语,看过香港电影《桃姐》和《岁月神偷》的人都应当有体会,刘德华跟桃姐之间根本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而他们眼中的传情,他们的心灵的沟通,让人无法不感动,不落泪。《岁月神偷》中那种父子,那种兄弟,那种恋人以及那种夫妻间的感情的流露和表达都是那么默默的,那么心灵沟通式的。看过让人印象深刻,久久不会忘怀。

这也许就是咱们的剧和香港剧的不同之处吧,《心术》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那个十三姨。平平、邈邈和熙熙的眼里,十三姨就是一个他们曾经的患者,一个普通的都不能再普通的患者,可是在十三姨的心目中他们都是“阿拉”的,知道十三姨由于第二次中风离开大家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十三姨,在他们的心中也变成了“阿拉”的了。

这个情节也是要告诉我们,人是要懂得感恩的,只要你懂得感恩才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我想不会有任何一个患者即便你给再多的红包,会有那么多的医生和护士去为你送行,去你的墓地看望你。而这些都是因为每个星期二,十三姨带着她那些自己有独特创意,而她那些个“阿拉”们并不喜欢的东西去医院挂了号看望他们的结果,六年的时间里,每个星期二都要去医院挂号然后挨个地看望这几个人,对于十三姨来说是漫长的,辛苦的,而对于整天在医院里没日没夜工作的人们来说六年也许就是一瞬间,十三姨就说为了感谢这些医生曾经对她的抢救,就这么简单。

在《心术》的小说里,十三姨走后,他儿子给了这些医生每人最后一份吃喝,那是十三姨在再一次中风前似乎自己感觉到自己不好,而提前准备在家里的冰箱里面的... ...

人间自有真情在。

在今天我们人人都奔钱的大好形势下,能有这样一部剧,既展现了当前人们把过去医患这种最亲近的关系变成了今天的最紧张的关系,又展现了在这样一个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依旧有十三姨和老区老人的善良,让这些还有善心的医生们一场场地被感动,一次次地再我为人人!


        据说国内现在要对医患关系给与更大的重视,那就是要医药分家,要给医生收入有保障,要让医生能单干,要增加医保的保额... ... 我觉得这些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还是人心,如果人心都向善那么就会人人都有爱,人人就都能得到爱,如果人心都向恶,那你就是实现了不用花钱就看病依旧会有医患的紧张关系,因为患者们的闹并不完全是因为花了钱没看好病,而是感觉医生没有尽到责任,虽然生活中确实有刘三妹家儿女那样的人,可是绝大多数人来到医院看病还是为了把亲人、把自己的病治好的,而不是真正就是为了索赔而来的,这个要看清楚了,否则,医患关系永远得不到缓解而且只会越来越紧张,这个跟是不是医生自己开业、医药是不是要分家没有绝对的关系。

医生也不是给的钱越多就越负责人的,医生是人类中最崇高最特殊的职业,说它崇高是因为它能够让要死的人复生,能让有病的人恢复健康,说它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是因为它能把一个好好的人瞬间治死,一个看着没什么大事儿的人变成植物人。这里除了正常的意外以外,那就是人心,咱就不说什么仁心和仁术了,有些人,有些医生离仁还差的很远很远呢。

一部剧只能给我们一个警示,只能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也只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个社会,了解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一些人和一些群体,而要解决剧中所反映的当今的社会问题,不管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哪怕小的不能再小的问题,都还需要时日,也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每一个人的付出和牺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点缀的评论:
这部剧大家都应当好好看看,了解的多,就知道今后自己该怎么办。谢谢鼓励。
点缀 回复 悄悄话
一石激起千层浪,《心术》这部电视剧功绩已经远远超过了艺术的范畴。它为深化与完善改革具有启蒙的作用与意义。。。

晓青君还有话说,就说明这部电视剧所带来的话题是多么得重要,又实际。。。从演员,到剧情,从医生到到患者,从今天到以前,从金钱到人心,从善到恶等等,每一个话题都是那么得发人深思。。。

赞作者的思考与文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