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哥的文化广场

山哥的见闻和人生感悟,与华语世界的朋友们分享
个人资料
山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北京海淀教堂参加主日崇拜

(2009-05-18 11:20:03) 下一个
岁末的第二周,山哥一家回到北京。温馨的亲情,可口的食物,令山哥一家
心旷神怡。
周末到了,山哥想带孩子去附近海淀教堂作礼拜。兄弟马上答应当司机接送
(令人见笑,山哥不敢在国内开车)。本来打个的就行了,但见兄弟态度坚决,
也就不好推辞;何况转念一想,也许是个机会让不信基督的兄弟也见识见识。
在网上很快找到教堂主页。得知从早上到下午,礼拜分4批进行,每批1个半
小时。
于是决定参加第二批,9点开始,10点半结束。兄弟把自己的孩子也一起带上。
我觉得很好。让孩子从小去教会,不会有坏处。
到达图书城附近的教堂时,还早了10来分钟。难题出现了:没有停车位。于是
兄弟硬着头皮把车停在立交桥下。
来到崭新漂亮的大教堂前,正好第一批崇拜结束。大批信众如潮汐般涌出,恍
若回到当年的影剧院前。拾梯而上,早有热心教友在大门前分发崇拜节目单。
但同时大家被安排等候分批进入大厅。啊哈,教堂真壮观,至少容纳3000人没
问题。我们来到还算早,空座位还多。
看看进出的人群,青年居多,中年其次,老年人较少。正担心孩子们会坐不住,
一对中年夫妇过来指点迷津:楼上有儿童活动室,他们的孩子每次都在那里和
小朋友一起活动。于是兄弟便自告奋勇带他们上楼去了。接下来与这对夫妻聊
了起来。得知山哥系回国探亲的基督徒,便饶有风趣的询问山哥海外华人教会
情形。山哥简单作答。同时也了解到中年夫妇系附近清华大学教师,那些年轻
人,多半是北大和清华的学生。他们也自豪的介绍说此教堂建成才两个月,资
金全是教徒奉献。国外传闻政府拨款建教堂看来不实。山哥不由地感觉丝丝暖
意。
说话间,两位青春朴素的少女背着书包在山哥两边坐下。她们都从书包里拿出
圣经和诗歌本。见山哥只有圣经而无诗歌,便主动与山哥共用。诗歌厚厚一本,
纸张已经发黄,但保存良好。唱诗开始时,大堂里已座无虚席,不少人还站列
两旁。大家秩序井然,相当安静。
证道牧师是一位朴素的中年女性,就像一位教师。讲道内容是基督徒要作光和
盐。语言平实生动,圣经引用恰到好处,举例全来自平凡的日常生活,不涉及
敏感政治问题,是一个很好的证道。
一个半小时很快结束。大家步出教堂时,清华老师询问山哥,崇拜与海外华人
教会有何不同。山哥说,很相似,只是没有这么大的规模。心里还说,也没有
说这么多的“阿门”。他说着还递给我一张名片:清华教授,博导,副院长。
不由令人肃然起敬。但山哥抱歉没带名片,无以交换,只好连声称谢。本想返
回后与该主内兄弟交流交流,不想名片已找不着了,好不懊恼。这是后话。
出门时看到很多人向捐款箱内投现金,赶紧掏出20元投入箱内。想想这么多捐
献者,难怪清华兄弟自豪他们教会资金充足。出口处还有一柜台卖圣经,十字
架之类,围满年轻人。感觉自己有点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
一出大门,发现下一场的崇拜已有大批人在外等候。兄弟和孩子们正招手呢。
问兄弟情形如何,感觉很好,兄弟答道,一点没有玩世不恭的意味。孩子们更
是激动不已,连声说好。
可走到车前,有点傻眼:一张罚款单贴在车窗上,200元。看看其他停车,一概
如此。
山哥颇感歉意,可兄弟连声道,没关系,没关系,一脸的真诚。
兄弟说,这是第一次进教堂;我说,在中国,我也是第一次。
这里的气氛真好,兄弟赞道。我说,9494,超乎想像的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宏扬道德 回复 悄悄话 感谢主!Hallelujah!


山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ly的评论:9494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