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城里的感觉
在镇上住了快十年的我们,被湖水,树林,山丘包围着,远离了都市的喧嚣,被自然宠爱着,浸泡着,滋养着受益无穷,特别是对我这样一个脑筋的人。感恩之心在离开后渐浓。
生活是个大车轮似转着,这不,我又搬出了农村式的生活一个月了,回到(是的,是回到不是初来,)我熟悉的,但变得有点生疏的,有着路灯照耀的道路,有着夜生活喧闹的社区,一种搬到城里的感觉。准确点说我们是从村子来到一个环城外的城乡结合部:))。
第一觉得马路特宽,总是八条大路往来,红绿灯等待的时间特长,好像每一个红灯面前都要等够3分钟以上。
第二觉得天怎么这么开阔?没有树的天空,蓝天白云离着地面很近地飘荡。
第三,这城当然与曼哈顿拥挤的高楼大厦不同,它更新,更干净,更占地方地铺排着建筑远离传统。
第四,老百姓构成不一样。在十个迎面走过的人里边,大概有六个人是不同族裔,五个人讲着不同的语言,三个人像是来自次大陆,两个人没准儿说的是中国话。呵呵,大多数年龄处在生机勃勃的阶段。十个人大概九个人手持IPHONE。
第五,大路上有常规运行的好多公交车,每条道路旁都有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地铁拥挤。
第六,这个住宅区每周倒两次生活垃圾,一次回收。都不收费!
第七,买东西自带购物袋,如果需要购物朔料袋另行收费,所有商店都是这样。
第八,这里人好多地方把80年代以前盖的房子叫‘老房子’,比较我以前住的,那地方管它们叫‘新房子’呢。在这里房市活跃似乎已经没有经历别处的萧条,虽然比当初我离开时缓慢,但比起纽约西郊不可同日而语。到处可见正在动工的新房。
总体的新近感受是,在这个城乡生活里,绿色和环保的意识更身体力行,正在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方方面面更体现这个国家‘美国派’特质,我想新来的世界各地人在这里感觉会更好一点吧,没有特别的各色,只有更各色。没有蹩脚的英文只有更听不懂的各国方言。
我还在重新的习惯中,准备把我的自行车擦擦干净,加点油,以后就骑车拿个袋子买菜了。对了,这里的WHOLE FOOD MARKET到了周末还不容易找到泊车的地方;亚洲食品店从过去的两家已经发展成多家,规模也正在向大的超级市场方向发展,里边的顾客也不是清一色的亚裔,门口的商业广告报纸足有两大排,写满了汉字,朝鲜字。。。。没看见梵语印度文,估计印度裔除了食品口味的保持,读英语的习惯比其他亚裔更自然更优势,他们除了地理分布上祖国归在南亚次大陆,语言文化与儒家文化圈的大多数这里的亚裔不是一回事,他们似乎更容易进入这个“派”,还是更容易被这个‘派’接受为重要的调料?我想起润涛阎分析的中印移民的文章。
阖家团圆,也是新的磨合,还要腾出时间给自己哦(^.^)喜欢您的自行车计划。
不过好想念心姐镜头下的那小鸭一家。
小事上区分每个地方自治的不同和特色,因为我以前住的地方倒垃圾收费,晚上没有路灯,住宅区为了减少车辆通行拒绝柏油马路,等等,所以看这里收垃圾这么勤快特诧异:))大路宽阔,嘿,估计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大家交的税。
硅谷山脚下
--太棒了。 我妹妹全家住在那里, 我们也喜欢。
但现在我们在纽约城边, 我在纽约市上班, 想搬到城里。 不知道哪里方便而且有农村的开阔。
谢谢你的回复!
无论如何,你们全家在一起是最重要最开心的事。
一周收两次拉圾一次回收,比我们这儿勤一倍。
在巴黎也是购物袋要花钱买,真是一个地方一个规矩。
看心心描写的,你还真善于观察。不知你有没有坐在路边长椅上观看路人的兴趣?
有的网友就喜欢这样。
祝心心全家快乐!
混到硅谷凑热闹。山脚下。。。
"在十个迎面走过的人里边,大概有六个人是不同族裔",这样也好,可以品尝各个不同国家的食物~
什么地方? 能告诉我吗?谢谢!
谢谢!
恭贺心姐乔迁之喜!
我也很喜欢自己住的地方和住过的地方。我们现在光是交通费就节省出一大堆钢笨儿呢:))
西门当年买住房,在探头探脑。突然遇到一个熟人,据说在这里住了二十年,西门问他感觉怎样,他说:Live here, you will enjoy the convenience of the urban area as well as the leisure style of the rural life。听完之后西门考虑也不考虑,立马拍板。现在经常看到火鸡走来走去,有时还飞到围墙上。Drive 五分钟到闹市,很 happy 呢。
祝贺乔迁之喜。
你出去玩玩换换心情和空气,晒晒太阳,反正在家也得休息。要不补充一些有能量的食品或药物?
我有些好奇,这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人免费收垃圾。您要查查,在您的支出里一定有哪一笔含有垃圾费。
这么说差别挺大~~~
心妹,我一下子猜到----是你的新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