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乱弹孔孟之道的时效性(2)

(2010-11-19 14:57:59) 下一个

儒家,道家成了正宗的主流文化,人的道德观也随之改变。您别说,到了西汉末年,还真出了一位儒家道德的模范人物,这个汉代“雷锋”就是大家都知道,谁也不爱提的王莽。这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儿子打死了家奴,逼儿子自杀,整个一个圣人。等他篡了天下,着实让人大吃一惊,才知道什么是成大事儿的主儿。要说人坏的话,教他什么也没用,这王莽就是个例子。


这王莽还真的打算复周礼,按周朝那样搞井田,奴隶啥的,只是,已经过了那个村,没了那个店了,没成功,还把百姓逼翻了。一时间,赤眉,绿林,铜马,各路人马都朝着王莽来了。那会儿,对君权神授不大在意,大家都干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勾当, 啥盆子,碗儿的都被拎出来当个皇帝。最后,还是骑着牛出来混的刘秀一统了天下。


结果,东汉一直到末年,大家也都是唱着“良禽择木而栖”的调调儿。忠基本体现在对主公的忠诚上。滑头点儿的像刘备,就换个帖,拜个把子;曹操那样比较有实力的,常常是演那个“翻身下马,亲解其缚”再把身上的大氅脱下来给披上的戏,这位马上就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了。不过,也有那种给辆宝马就姓了董,再来个美人儿又姓了王的主儿,教育不够啊。


话说回来,那年月,能把位子坐稳已经不易,还顾不上教育人民大众去忠君。另外,刚上台的主儿,要是拼命教育别人忠君,整出个把文天祥,陆秀夫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所以从东汉到唐朝,忠君一直都不大被提倡。孝道虽然也讲,也不宜太强调,因为连年战乱,大家都来个“父母在,不远游”,上哪里征兵去?兵荒马乱,讲的是强权政治,儒学再次走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