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琵琶协奏曲《静夜思》是肖江和方锦龙于1987年创作的,由中国乐队协奏。同年,由方锦龙演奏琵琶的此曲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艺术节”中荣获“金杯奖”。 肖江,作曲家,本名肖义璞,笔名萧江,或肖江,山东省烟台市人;1960年考入济南市歌舞团;1983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专修作曲;后供职于济南市歌舞剧院创作室,国家一级作曲,有多种体裁的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琵琶协奏曲《云岗印象》是李秉衡1986年创作的,由中国乐队协奏。首演情况不详。(可惜没有找到李秉衡的照片。)李秉衡,作曲家,1939年4月出生,辽宁省辽中县人;从1950年代,多年在山西省歌舞剧院从事作曲,现为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主要作品包括管弦乐曲《山西民歌主题四首》、交响音诗《壶口瀑布》、交响序曲《刘胡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乌江恨》是杨立青创作的一部为琵琶与交响乐队而作的交响叙事曲,是1986年2月,为庆祝日本名古屋市与中国南京市缔结友好城市,应名古屋交响乐团之邀而作。同年5月,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家小组应邀访问名古屋,小组的石中光教授指挥琵琶教师柯明与名古屋交响乐团首演了《乌江恨》。杨立青,作曲家,钢琴家,1942年出生,四川渠县人,先后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琵琶协奏曲《玉露珠》是郑思森于1985年2创作的,由中国乐队协奏,同年12月2日在臺北社教館(現為城市舞台)舉行的「民族樂展」首演,由作曲家本人指挥(琵琶演奏者与乐队不详)。郑思森,作曲家,指挥家;1943年生于广东汕头。11岁开始学琵琶,14岁入广东汕头艺术专科学校;1963年移居香港,为电影公司编写配乐,并任教于新亚书院;1967年到新加坡,任人民剧场华乐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琵琶协奏曲《情随想曲》是水文彬于1985年(或之前)创作的;有1985年灌制的唱片,由水文彬本人演奏琵琶,台北市立国乐团协奏,陈澄雄指挥。上图左一为水文彬。照片来自“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原说明是:“在香港頗享盛名的水氏兄妹國樂團一行四人,於今年春節前應邀來台演奏,曾於二月十四日至本會拜訪,由水常務理事祥雲代表接待,並贈予春煦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琵琶协奏曲《红楼梦》是水文彬于1985年(或之前)创作的;有1985年灌制的唱片,由水文彬本人演奏琵琶,台北市立国乐团协奏,陈澄雄指挥。 上图左一为水文彬。照片来自“台湾大陆同乡会文献数据库”,原说明是: “在香港頗享盛名的水氏兄妹國樂團一行四人,於今年春節前應邀來台演奏,曾於二月十四日至本會拜訪,由水常務理事祥雲代表接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琵琶协奏曲《西双版纳的晚霞》是周成龙1984年创作,同年由琵琶演奏家汤良兴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在上海首演的。周成龙,作曲家,1946年生于上海;现为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作有多种体裁的中国乐器及乐队演奏的作品;还曾率团出国访问演出,并担任指挥。琵琶协奏曲《西双版纳的晚霞》表现南方傣族人民生活的多种场景,分为带小标题的三个乐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为素材的琵琶协奏几曲部,我们按作品产生的年代介绍陆续而来。前面介绍了张晓峰的同名作品(见琵琶协奏曲轨迹初探(4):张晓峰的《琵琶行》(1978))。本期介绍了吴厚元的《诉》——读唐诗〈琵行琵琶〉有感》;作品创作于1983年,与小型中国乐队协奏,同年由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演奏家刘桂莲与学院民乐团合作首演。吴厚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著名传统武套大曲《霸王卸甲》曾几次被改编成协奏曲。根据产生的年代,今天我们先看王酩与李光祖于1982年合作改编的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用西方管弦乐队。作品于同年由李光祖与中央乐团合作首演。王酩(1934-1997),作曲家,生于上海,高中毕业后曾经担任过小学教师,1959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1964年毕业,担任中央乐团创作员。七十年代开始创作电影配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琵琶协奏曲《黄帝》是翁自得1981年在台湾创作并首次录音的,由中国乐队协奏。翁自得,作曲家,指挥家,台湾高雄人,1973年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1977至1982年在台北縣立海山國中國樂團任指揮;1981年至1985年,台北市私立景文工商訓育組長兼國樂團指揮;1978年起任台北市私立華岡藝術學校國樂科吹管樂教師;2009年任異樂團負責人兼總監;还曾多年从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