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无边,有生命。人是动物,也是狼。来自远方的狼,在想啥呢?
个人资料
大江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ZT

(2019-11-07 15:59:17) 下一个

中国出现可怕的“殭尸蜜蜂”现象 成群奔向死亡(图)

文章来源: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6976 次)
 



中国出现“殭尸蜜蜂”现象,由于滥用农药,蜜蜂中了慢性毒,有如殭尸般成群出走蜂巢。(美联社)

10月,美国喜剧动画《南方公园》(South Park)惹恼中国而被封杀,万圣节炮火全开回击,剧中主角兰迪为了讨好中国,杀死小熊维尼,“殭尸版”维尼熊从阴间来索命。回到现实生活,中国也出现可怕的“殭尸蜜蜂”现象,蜜蜂有如殭尸般成群出走蜂巢,集体走向亡命之途。

殭尸蜂现身华东 农药是幕后元凶



《南方公园》万圣节特集狂酸中国政府,肚破肠流的小熊维尼,上演殭尸复仇记。(翻摄自《南方公园》剧集)

中国扬州大学专家目睹丧尸似的蜜蜂大量死亡场景,找上台湾大学昆虫学系教授杨恩诚求救,多年来,他像蜜蜂般孜孜钻研蜜蜂消失和农药的关联性,解开全球蜜蜂大量消失的谜团。“殭尸蜂现象出现在华东地区,从浙江到安徽一带,内勤蜂像殭尸一样不断离家出走,整个蜂巢空掉了,他们找不出原因。”杨恩诚特别前往中国,试图破解离奇事件。

工蜂是蜂群中数量最多的族群,工蜂在年幼期担任巢内工作,这个阶段称为内勤蜂,后半生则负责巢外采集,称为外勤蜂。杨恩诚说明,原来不会走出去的内勤蜂却通通出走了,蜂巢只剩蜂王和少数刚羽化的工蜂,少了大量工蜂来保持巢内温度,蜂巢很快就死掉了,蜂王和幼虫也会跟着饿死,这是很大的危机。

杨恩诚为扬州大学设计实验、探讨原因,他分析,这种情况很类似“蜂群衰竭失调症候群”(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美国、欧洲也曾发生过CCD现象,农药被认为是主因之一,农药对蜜蜂的影响可分为急性毒和慢性毒,蜂群衰竭失调症候群属于慢性毒,而华东地区殭尸蜂的研究结果显示,蜂巢内残留很低剂量的除草剂、杀菌剂,慢性毒损害蜜蜂的神经系统,导致内勤蜂往外出走。

“蜜蜂中了慢性毒,外观没有任何改变,但探讨牠的行为会发现变笨了。”杨恩诚以科普语言说明研究发现,他解释,工蜂从羽化出来,一直到成虫的外勤蜂,神经数目随着日龄增加,不过幼虫时就中毒,哪怕只是1个ppb(parts per billion,十亿分之一浓度),极低的剂量都足以让神经数减少,使得蜜蜂在学习、记忆等行为测试明显变差了。

幼虫中慢性毒 早熟出走蜂巢



农药威胁中国养蜂业,不少地区蜜蜂大量死亡。(美联社)

除了神经系统研究外,“今年我们的基因研究还发现,如果幼虫期中毒,10几天日龄的内勤蜂,牠的基因表现类似20、21日龄的外勤蜂,这也就是说牠早熟了,提早变成外勤蜂。”杨恩诚说,这几年他投入分子生物研究,探究农药对基因表现的影响,显示神经发育、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和能量调节都会出现问题。

这个新发现正好进一步解释殭尸蜂现象,杨恩诚表示,内勤蜂提早变成外勤蜂飞出去了,而这些早熟内勤蜂的神经发育有问题,神经数变少,丧失飞行路径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离开蜂巢后就回不来了,扬州大学也进行类似研究,检视蜜蜂的基因表现,得到同样的结论。

中国滥用农药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但也用了世界47%的农药。”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院院长康乐去年底在健康中国圆桌会议提出质问,“中国的耕地面积与美国差不多,单位面积的平均使用农药量是美国的4倍。”

南华大学科技学院院长、养蜂专家陈世雄指出,美国学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痛心疾首控诉DDT等杀虫剂带来生态浩劫,世界各国陆续下令禁用,不过,中国改革开放后,DDT、BHT等违禁农药一窝蜂进入中国,有一段时间中国进口的中草药原料都验出残留。

蜜蜂命丧保护地 农业生产拉紧报

“农药会导致蜂群生态崩解。”陈世雄语重心长说,剧毒性农药足以使蜜蜂立即致死,类尼古丁农药如益达胺(imidacloprid)则是属于神经破坏性,英国曾有研究,油菜种子沾上益达胺,再栽种开花,蜜蜂采集油菜花蜜后,25%的蜜蜂找不到回家的路,因为导航的神经系统被破坏了;此外,除草剂也会间接影响蜜蜂,喷洒后,野花野草枯死,蜜蜂的食物连带消失。

日前,环保组织中国绿发会收到蜂农陈情,位在河南和湖北交界的中华蜜蜂保护地桐柏山,由于大量喷洒农药,造成蜜蜂中毒身亡,根据不完全统计,高达五分之三的蜜蜂死亡。陈世雄提醒不能掉以轻心,“蜜蜂大量死亡,不是蜜蜂牠们家的事,而是和人类息息相关。”

“一但蜜蜂灭绝,人类活不过4年。”陈世雄引述爱因斯坦的话,3年前,陈世雄开始养蜂,目前拥有50几箱蜜蜂,他指出,“每一箱大概有6万只蜜蜂,当中外勤蜂大约有2万5千只,外勤蜂每天大概出勤10次,每次采集500至1,000朵花,一天下来,每箱蜜蜂可为1亿朵来授粉,假如蜜蜂灭绝,粮食短缺、人类生存危机等问题会随之浮现。”

蜜蜂消失危及农作物生产,这件事中国农民并不陌生。过去,四川南部曾因滥用农药而使野蜂绝迹,果农不得不采用人工授粉,来维持农业命脉。陈世雄说,人工授粉效率远不及蜜蜂,以美国的杏桃来说,透过蜜蜂协助授粉,每英亩收成由40磅增加为2,400磅,大幅成长6倍,而当地找蜂农来授粉,每箱要支付150至200美元,因此养蜂在美国是一门赚钱的行业,以饲养2,000箱蜜蜂来说,授粉加上蜂蜜收入,蜂农每年所得可以上看80万美元。

嗡嗡聲成绝响 敲响生态警钟



瑞士学者抽检全球蜂蜜,75%蜂蜜样本验出杀虫剂。(美联社)

一连串的殭尸蜂、蜜蜂大量死亡事件,敲响中国环境警钟。“蜜蜂中了急性毒、慢性毒,难道其他生物不会有影响吗?整个环境生态都面临威胁。”杨恩诚一针见血直指中国的环境议题,他以自己的分子生物和基因表现研究为例,“很低剂量就会影响生物的免疫系统。”

杨恩诚指出,根据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刊登的最新研究,当农业区大量使用农药,附近水域受到污染,尤其是类尼古丁杀虫剂,会导致水域周边的鱼类、鸟类、爬虫类都很容易生病死亡,他推敲背后原因,这些生物的免疫系统可能受到破坏。

蜜蜂可移动数公里采集花蜜和花粉,所以产出的蜂蜜也被视为当地农药污染的指标。杨恩诚以米歇尔(Edward Mitchell)2017年发表在《科学》(Science)的重磅研究来说明,这位瑞士学者发动公民科学家活动,分析从全球收集来的198件市售蜂蜜,75%蜂蜜验出含有类尼古丁杀虫剂,10%的样本有高达4至5种农药,这项研究结果反映出生态系受到严重的农药污染。

陈世雄9月特别赴加拿大参加世界蜜蜂大会(APIMONDIA),他指出,全世界都相当重视蜜蜂产业,这次不少蜂农提出“达尔文式养蜂法”,利用物竞天择的原理,选育出抗虫害的蜂群。全球蜜蜂产业的年产值高达几百亿美元,中国也鼓励农民养蜂、脱离贫穷,不过,如果滥用农药问题不改善,不只把蜜蜂逼向死路,也损失一门好生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大江川 回复 悄悄话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科学家们集体兴奋:宇宙突然看起来不太对劲(图)
科学家们集体兴奋:宇宙突然看起来不太对劲(图)
文章来源: 红星新闻 于 2019-11-08 13:30: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712 次)
“宇宙看起来不太对劲,它突然看起来……不正常,”这是一条来自众多科学家的奇怪信息。

众所周知,宇宙大得难以想象,而且还在不断变大中。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们不能就它的增长速度达成一致,他们越是研究这个问题,产生的分歧就越大,一些科学家将其称之为宇宙学的“危机”。

科学家们集体兴奋:宇宙怎么了?

宇宙大得难以想象,而且还在不断变大。图据NASA

而如今,科学家们表示,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可能存在根本性的缺陷,他们想知道是否需要修改宇宙的历史。

据未来主义科学网报道,这些差异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一个被称为哈勃常数的值。

哈勃常数代表了宇宙向外膨胀的速率,是设定宇宙绝对规模、大小和年龄的宇宙学参数,也是人类量化宇宙演化最直接的方法之一。简而言之,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宇宙的一切,就需要一个确切的哈勃常数。

然而,当科学家们试图计算和测量时,问题却逐渐浮出了水面。

最初的哈勃常数是由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计算出来的。然而,从那以后,众多天文学家观察和测量宇宙膨胀,却纷纷得出了不同的哈勃常数值,这些数值似乎也没有任何的趋同性。这样的差异让科学家对宇宙的年龄产生了怀疑,也让他们对从根本上理解驱动其行为的物理学机制产生了怀疑。

今年7月,芝加哥大学著名天文学家温迪·弗里德曼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提出,这个数值是69.8公里/秒/Mpc(百万秒差距),而其他科学家此前计算出数值是72、73.5或74。而如今,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发表了自己对哈勃常数的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77公里/秒/Mpc(百万秒差距)。

上述的每一项研究都以不同的方式算出了哈勃常数,弗里德曼通过观察红巨星得出了她的数字,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团队则使用了引力透镜系统。

科学家们表示,出现这样的差异有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的团队都算错了,毕竟他们要处理很多变量。但还有另一种可能性——没有人算错了,而是宇宙中还有别的事情在发生。

科学家们集体兴奋:宇宙怎么了?

科学家们想知道是否需要修改宇宙的历史。资料图据未来主义科学网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温迪·弗里德曼此前在NASA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很显然,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天文学家对正在测量的恒星的某些方面还不了解,或者是我们的宇宙模型还不完整,或者两者都需要改进。”

没有人恐慌,相反地,科学家们对此充满了兴趣。“任何时候出现差异或某种异常,我们都会非常兴奋。”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家凯瑟琳·马克表示。他们希望,关于哈勃常数值的困惑会成为一个潜在的重大发现的先兆,能揭示出一些“新的物理学”。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徐缓 编译报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