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素问的首篇篇名是:
A上古真正论。
B四气调神大论。
C上古天真论。
D阴阳应象大论。
2)虚邪贼风是指:
A坏习惯。
B寒冷的风。
C天空中的冷空气。
D不可抗拒的致病原因。
3)形与神俱是指:
A形体健康。
B形体不具备神气。
C形体没精神。
D形体与精神的完备。
4)正确判定以下原文:
A女子七岁精气足。
B男子二七天癸至。
C女子四七。。。
D男子三八。。。阴阳合,故有子。
5)正确判定原文:
A肾者主水。。。
B肾者耗精。
C肾气平均,受五脏六府之精气。
D肾气虚衰。
6)正确判定原文:
A五脏六府皆令人喘,非独肺也。
B五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C五脏六府皆安,非独肺也。
D五脏六府皆虚,非独肺也。
7)正判原文:
A风湿寒三气杂至,非独肺也。
B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寒盛者为行痹。
C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盛者为痛痹。
D风寒湿三气杂知合而为痹,其湿盛者为着痹。
8)正判原文:
A治痿不必独取阳明。
B。。。治痿独取阳明。。。
C治痿应取阳明。
D阳明经穴可治痿。
9)正判原文:
A阴阳者,寒热虚实也。
B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C阴阳者,经天纬地。
D阴阳者,对立互根。
10)原文的藏象,是指:
A将大象藏进房间之中。
B看不见的生命现象。
C千里之外的现象。
D宇宙万象。
11)内经所记载道德高尚的中医人被名为:
A国医大师。
B神人。
C超人。
D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12)最早期的中医经典文字,其文字载体是:
A陶罐
B竹帛
C纸张
D铁板
13)内经原文正判:
A背为阴,腹为阴。
B腹为阳,手为阴。
C背为阳,腹为阴。
D上为阴,下为阳。
14)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原文见于:
A四气调神大论
B热论
C上古天真论
D咳论
15)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所述与:
A与脉无关。
B与经络无关。
C与血液循环有关。
D与气无关。
16)天癸,可能:
A与神经密切相关。
B与细胞密切正相关。
C与性激素密切正相关。
D与肾精相同。
17)已知外为阳,因此原文:
A上为阴。
B左为精。
C内为阴。
D阳化血。
17)已知味归形,因此原文:
A精化为味。
B血伤精。
C气食精。
D形归气。
18)已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因此原文:
A诸痛痒疮皆属于火。
B诸湿肿满皆属于肾。
C诸痛皆属于脾。
D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9)正判原文:
A恶于针石者,可信于佛。
B拘于鬼神者,可以针之。
C病不许治,不可以不知。
D拘于鬼神者,不可以言至德。
20)太虚是指:
A地球。
B大气。
C氧气。
D宇宙。
21)天运,是指:
A天地。
B天空。
C天体运行。
D天地之间。
22)原文热虽甚不死见于:
A热论。
B评热论。
C刺热论。
D风论。
23)正判以下原文:
A春伤于寒夏必病温。
B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C秋伤于寒冬必咳疟。
D伤寒不可治。
24)原文五脏是指:
A心肝脾肺肾。
B心胆脾肺肾。
C心胃脾肺肾。
D肾肝心肺胆。
25)原文中的否字,其含意是:
A通顺。
B半通顺。
C全面开放。
D不通。
26)热论原文所记的证有:
A发热,咳,头发脱落。
B干呕,郁卒。
C贫血,尿血。
D头项痛,腰脊强。
27)正判原文:
A伤寒一日,巨阳受之。
B二日少阳受之。
C三日厥阴受之。
D四日阳明受之。
28)正判原文:
A今夫热病者皆温病之类也。
B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C今夫热病者皆热病之类也。
D今夫伤寒者皆热病之类也。
29)已知原文经脉流行不止,因此:
A流行加快。
B环周不止。
C环周不休。
D流动不休。
30)原文两感于寒,指:
A感寒不发病。
B伤寒不发热。
C病轻。
D感寒之后,病情加重。
31)痿论所讨论的病多属当今:
A忧郁病。
B儿科病。
C心脑血管病。
D运动员病。
32)原文津液充郭,是指:
A津液充足。
B体内缺水。
C水肿。
D肾气充足。
33)原文汤液醪醴,是指:
A稻米。
B稻薪。
C酒类等药物。
D新煮的米粥。
34)脉诊,可用于:
A推断生日。
B推断性格特点。
C遵守西医的程序。
D辨证论治与判断预后。
35)原文决死生,主要是指:
A决定选择用针或用药。
B决定用药的剂量。
C决定药物配伍。
D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预后。
36)原文对脉诊的要求是:
A饥饿时不可诊脉。
B平旦。。。虚静为保。
C晨起,披发缓行之后。
D午时。
37)原文正判:
A上知天文。
B下知地理。
C中知人事。
D以上皆是原文。
38)原文的五虫,是指:
A毛虫,蛔虫,裸虫,羽虫,大虫。
B蛔虫,大虫,毛虫,羽虫,血吸虫。
C毛虫,羽虫,介虫,倮虫,鳞虫。
D毛虫,羽虫,疥虫,倮虫,鳞虫。
39)道,是中医学重要术语,与以下密切正相关的术语是:
A膀胱。
B经。
C阴阳。
D内外。
40)九针十二原,是:
A素问的第九篇,分为十二段落。
B灵枢的第九篇。
C灵枢的第一篇。
D不是黄帝内经的篇名。
41)原文毫针,指:
A九种针具之一。
B中空的针具。
C直径最粗的针具。
D近似刀具,用于刺血。
42)“。。。天在变,道亦在变”这句话,原创者是:
A黄帝。
B岐伯。
C秦越人。
D秦三光老师。
43)原文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其意为:
A中医难学。
B中医易学。
C中医不专业。
D教授与学者,都要真诚。
44)传统的针具材质有:
A铁。
B竹木。
C砭。
D磁铁。
45)灵枢,记载了:
A经络走行。
B穴位。
C解剖,脏腑,气血,精,气,神,针具,针灸技术。
D以上皆是,还有更多,也称针经。
46)原文本神2字,是:
A素问的篇名。
B灵枢的篇名。
C素问记载了神字,灵枢没有记载神字。
D中医也是宗教。
47)原文心藏脉,则:
A脉舍志。
B脉舍神。
C脉舍魄。
D脉舍气。
48)原文,凡刺之法,必本于:
A心。
B肝。
C神。
D肾。
49)原文,粗守形,上守:
A形。
B气与血。
C神。
D神与气。
50)原文,铍针长:
A4寸。
B5寸。
C6寸。
D7寸。
不孕症新论
(1)
秦式临床学分类法:
1)女因性不孕。
2)男因性不孕。
3)功能性不孕。
4)器质性不孕。
(2)
秦式辨证论治方向:
1)肾阴/肾精虚。
多年不孕,脑力劳动过度,头晕目干,月经稀少,质粘稠,常有提前,或1月2行,舌瘦唇红而干,脉沉数。
2)肾阳虚/肾气虚。
形寒肢冷,月经迟来,经色浅淡而稀薄,腰酸无力,舌质淡白,脉沉迟或无力。
3)天癸不足。
月经初潮晚,常常闭经,月经2月1行,齿摇发稀,舌淡苔白,脉沉或缓,尺脉无力。
4)肝郁气滞
月经先后无定期,经前少腹乳房胀,乳头痛甚,舌质紫暗,脉沉数或沉弦。
5)血淤。
多有过妇科或产科手术,痛经甚,经血色紫黑,舌形细瘦,脉沉涩,或结代。
6)痰饮。
月经常迟来,甚至闭经,形体较胖壮但无力,舌胖大有齿痕,脉沉迟,缓而无力。
7)其它。
(3)
IVF的术前支持/辨证论治的针灸取穴
1)腰俞,肾俞,膀胱俞,涌泉,三阴交主之。。。
2)八寥穴,长强,百会主之。.。。
3)气海,关元,中极,曲骨,三阴交主之。。。
4)气海,中极,曲骨,章门,壇中主之。。。
5)百会加四神聪,关元,曲骨主之。。。灸神阙。
(4)批判6味地黄丸。
(5)病例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