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4)
2010 (190)
2011 (194)
2012 (301)
2013 (349)
2014 (754)
2015 (438)
2017 (308)
2018 (231)
2019 (183)
2022 (1)
续论桂枝汤之6。
——周时观之。
若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
若论我爱经方有多深,桂枝汤代表我的心。
伤寒全论,文字不多。
读伤寒论文字,常恨张仲景!
恨张仲景惜字如金!
1)我推断,伤寒论的原创者只能将原文写在3物上,1竹简,2木牍,3帛。所谓,书之于竹帛。
竹简厚重,如果连篇累牍,必将学富5车,汉牛充栋。。。若苇编成卷,常常可能3绝(引孔子家语)。
木牍不便于成卷。
帛为贵重的丝织物,难以普及。
因此,伤寒论原文也必须尽力节约用字。。。其实,医学逻辑,常常也是大道至简,最终也是大道至简,因为,再复杂的病,最终需要的,不过是医师的判断力,YES OR NO。
孔子述而不作,我想,孔子是出于创作成本的考虑,是为了省下自筹笔墨与竹帛的本钱。
其实,那位苏格拉底,也是述而不作。。。而中国是竹帛与纸张的发明地,当欧陆之人尚苦于自己的思想难以文字留底时,我中国人早就发明了勒石与刀笔之术,从石贝枝条到卦爻,从岩画陶土直跃进到竹木与纸帛。。。
成本决定效益。
2)但是,伤寒论做为1部伟大的医学经典,做为中医临床学的圭臬之作,对于现当代的医学实务具有法典,医典式的指导意义,是中医临床学,中医药物学,药理学,方剂构成学。。。的源头之作。
在没有再发现更早期的医学经典之前,伤寒论依然是我中医临床学的高峰之作,即使在当今高科时代,其特有的临床学价值仍难以超越。。。
3)如果是法典,其原创者们都会竭力节省文字的使用,其原理还是大道至简。
我再1次引用林彪的话:明白的事情不需要说,不明白的事情没必要说。。。因为,说了也是废话。
言多必失,文字表述语言,固定人类之思,固定语言,当代律师都畏惧制定1件合同,因为,总是有懈可击。
经典语言力避夸张,同时竭力精确完美,因为似法典,是医门法律。
考伤寒全论,条文最少的仅仅几个字,比如“胃家实是也”。比如“脉微细,但欲寐”。
但是,为了推出桂枝汤,仲景先师却不吝文字,大费周张,用去整整1大段文字,估计用去的竹简可有若干公斤重。。。这是伤寒论条文加方剂,再加解说最长的1段原文。
在此条原文中,我愿意多讨论1下“周时观之”这4个字。
周的现代意涵:1周为7天,属公元纪年系统,并非古汉字的原意。
周,有周天之意,是古意,用与计时。
周时,为全天,古代计时全天分12时辰(12地支),现代计时为24小时。2者分属不同计时系统,但是,天下事殊途同归,因为,地球绕日1周的时间不变,科学证明,地球绕日周期在缩短中,亦即地球绕日的椭圆半经正在缩短中,最终,地球可以落在太阳上。。。但是,我相信地球人类肯定看不到这1天,因为。。。不提。地与日的生命以亿年计,人类的生命以年计。。。计量单位相差100000000倍。人类面对宇宙天地自然必须敬畏!
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董说),所以,天在变,道亦在变(我说),董说为阴,我说为阳,于是,董说/我说=阴说/阳说=阴/阳=天地之道。
据说地球绕日1周,需要1年。
1年=365天5小时58分46秒。
年年如此,几乎分秒不差!也很神奇。
中国的12地支计时法,2小时为1时辰,规律覆盖当代的24小时计时法。
但是,最小公约数都是3。
这也很神奇。
所以,天下事,殊途同归。
归于地球绕日这种同1律。
观是观测观察之意,古遗迹有观象台,史记有天官书,天官者,职业观天的公务员。
古文有夜观天象之说。
观天观地观人,天地人=3才,这是中医师的重要责任。
观测与观察需要视器,古代为肉眼所见。
据现代生理学的常识,人类经视器所获取的信息,是眼耳鼻舌身5种感官所摄取信息总量的95%,可见视之可见(老子语)的重要。当代人将就诊谓之看病,看医生,看。。。意味深长。
望诊因此成为中医4诊之首。
观察,是医师们最重要的职责。
人的肉眼,是最精密的探测器,CT,MRI,光电望远镜,显微镜。。。都是人视器的延伸,是肉眼观察的延伸。。。最终经视器将光信号转为光电信号,光化学信号传给脑。。。脑的视中枢接受,计算,统计,分系,判断。。。发出指令,此程序分为自动化与主动化2种。
周时观之——换算成现代化的医学语言,即全天24小时监护,应当是最高等级的医学监护,由医师全程守护在病人的床前根据病情演变随时调整用针用药。。。
行医难,难行医,医者仁术也。。。古代的张仲景们做到了。全神投入,全方位立体对病人竭尽救治,精细观测,管控急烈传杀病,古代的中医人做到了,为我等留下千古医经,为我等留下千古医德。。。但是,医本无德就是德,因为,医师,你就是干这个的,为理想而战,真正的人类,真正的中医人类也是真正的战士!
岐伯,伯高,少师,仲文,扁鹊,仓公,仲景,华佗,李时真。。。他们是真人!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都是完人,完蛋之人?
医者无疆!
只有医师才会享有临证行医的乐趣,医师应当享有行医的乐趣!
而思考,精确精准的判断是令人欣喜的,医师必须享受观察的乐趣,享受思索的乐趣。
思无涯。
医者因此无疆!
我再1次引用林彪的话:明白的事情不需要说,不明白的事情没必要说。。。因为,说了也是废话。
言多必失,文字表述语言,固定人类之思,固定语言,当代律师都畏惧制定1件合同,因为,总是有懈可击。
经典语言力避夸张,同时竭力精确完美,因为似法典,是医门法律。
考伤寒全论,条文最少的仅仅几个字,比如“胃家实是也”。比如“脉微细,但欲寐”。
但是,为了推出桂枝汤,仲景先师却不吝文字,大费周张,用去整整1大段文字,估计用去的竹简可有若干公斤重。。。这是伤寒论条文加方剂,再加解说最长的1段原文。
在此条原文中,我愿意多讨论1下“周时观之”这4个字。
周的现代意涵:1周为7天,属公元纪年系统,并非古汉字的原意。
周,有周天之意,是古意,用与计时。
周时,为全天,古代计时全天分12时辰(12地支),现代计时为24小时。2者分属不同计时系统,但是,天下事殊途同归,因为,地球绕日1周的时间不变,科学证明,地球绕日周期在缩短中,亦即地球绕日的椭圆半经正在缩短中,最终,地球可以落在太阳上。。。但是,我相信地球人类肯定看不到这1天,因为。。。不提。地与日的生命以亿年计,人类的生命以年计。。。计量单位相差100000000倍。人类面对宇宙天地自然必须敬畏!
所以,天不变,道亦不变(董说),所以,天在变,道亦在变(我说),董说为阴,我说为阳,于是,董说/我说=阴说/阳说=阴/阳=天地之道。
据说地球绕日1周,需要1年。1年=365天5小时58分46秒。年年如此,几乎分秒不差!也很神奇。
中国的12地支计时法,横跨当代的24小时计时法。但是,最小公约数都是3。这也很神奇。
所以,天下事,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