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4)
2010 (190)
2011 (194)
2012 (301)
2013 (349)
2014 (754)
2015 (438)
2017 (308)
2018 (231)
2019 (183)
2022 (1)
常见网人谈论内经之曲直,也思考1下,是为掺和,供批判用。
1,黄帝内经是古书古文字。要读懂古文字,需要用功夫,按王力先生的说法,汉时代人读懂先秦文字已经有困难,而内经文字,对现代人或为天书。难读,并不意味着皆为缪论。
2,是先经过原创,可确认最初原创于春秋战国时。
3,原创后,又不断地被传抄加入。
4,原本经2000余年已经丢失很多,也因竹简错乱出现错讹,有残编烂简,难以辨认及排序。
5,现存的内经文字,在唐宋之时才固定下来。
6,内经原创,丢失多少,难以估计,以我读它的感觉,与内经同时还有多本医书,惜仅存内经1部。所以,内经存在有误之处,也很正常。唐宋时代的医师及整理编撰者都承认这回事。
7,做为中医理论体系,其文字传承,传世者本来就并不多,换句话说,现代人们对中医体系所知很少,1是很多文字被淹没于几千年历史时空,人们所知仅是片段,而当初必定很完美。2是很多曲解1直被延袭,3是很多道理无误,但至今未被人们读懂。
8,但是,以现存内经文字为底本,现代人们还可以管窥远古的人类之思,也可管窥远古人类疾病。。。也是中国人所存有的,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最原始的认知及理论架构,其中大部分的文字记载与描述,与论说都符合自然-生态-生命的真相,甚至涵盖了现代医学的难解之题,并有正解。
9,医学在进步中,但是,人与自然与病的总体关系尚存。人类的基本生理参数未根本改变,人类的原始与自然属性尚存。因此,内经所载,人类的很多固有之思,还具有某种永恒意义。
10,建构内经的理论体系,其所用的是特有符号,如阴阳5行,5脏6腑,奇恒之腑,及其脏腑经络走行所属关系,5运6气,及气血津液神。。。也是系统语言,其中有等式,有公式,有逻辑,有推理,有数学有哲学。。。不可与西医的系统语言符号混用。
11,关于解剖学与生理学,因时代进步,还会有更多新发现,中西医学可互参,互换,但是,不可随意混用。
12,因为内经文字古老,就是现存被保留下来的完整部分,目下被读懂,被解答清楚的也只是少部分,所以,也是内经文字的魅力所在,至于错讹文字,也在不断被确认,但还要靠考古,历史,文字及科学新发现继续佐证确认实证,而现代的中西医临床学,就是最重要的实证现场。
13,现存中医理论最早可追内经,现代人所知解的部分,可以用于对临床学实务的指导与实证实用,如果内经基本理论与语言符号是理,则与治法-方剂-药物共成1完美的学科体系,即讨论中医学术,理-法-方-药不可分割,全盘推翻,推不翻,废医存药,则医理难废,而药效难求,如将1生命之物血肉分离,整体分割,则必7窍出血,物种绝灭——人类此种之思,其思荒谬,其行为极端而可疑。
14,要知解内经,就要读原文,要反复读,反复思考,思辨,也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解者不可人云亦云。同时,光靠字面深刻理解只是纸谈,还要亲自诉诸于临床家的实战。
15,孙文,启超,鲁迅,余云岫,李敖,方子。。。诸君对中医的知解太浅薄,太偏激,太片面,结论下得忒轻率鲁莽。。。因为,他们并未能熟读深思内经原文原著(这需要太多工夫与沉静,入静,入境,面壁。。。),也并未诉诸过中医临床学的具体实务,他们对这种即古老又年轻的宏大体系所知甚少,即未认真读内经,也无不是中医临床学的实践者,因此,评论与攻击即无根也无力,反倒是伟人与名人效应可极大地误导公众,混淆了视听。。。人们在讨论学术主题,或科学时不得不防,应防受其害。人们缪解内经思想,或缪解中西医学之差异,其要害,在于混用不同的系统语言,而系统语言被混用,则可能摧毁系统,人们所做的是无谓无理之论争,其中,也包含了政见与集团利益,最终使医学主题更加复杂化,将学术主题成为集团之争的极端工具。
16,中医人自身,应当反思此点,宜用功深思经典之作,同时反复地实证,1读书,2临证,读书临证,心无旁骛,则方可深解其意,推动自身的学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