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284)
2010 (190)
2011 (194)
2012 (301)
2013 (349)
2014 (754)
2015 (438)
2017 (308)
2018 (231)
2019 (183)
2022 (1)
1汉代,已有人参的药名,神农本草经也列为上品,伤寒论有白虎加人参汤,小柴胡汤也用人参。
2党参是特指产于山西上党地区的人身而言。
3汉代人参与党参所指为一种药物。
4现代人参则属五加科,党参则属桔梗科。
关于人参与党参后来的历史延革,李时珍本草纲目人参条下有些记载。记得说上党产参,人皆争挖采,还引发械斗。。。
至于东北人参最初源于韩国,也有可能,不过秦初置36郡,秦帝国的疆域已经达至鸭江,另外东北,韩国一部地理特性相类,纬度相同,则东北早应大量产参。
我猜想,汉时代,虽大量用上党人参,但是,也用东北或韩国人参。所以,汉时党参与人参可能混用。
但是,人参味甘大补元气,党参的补气之力逊之
伤寒论经方所用黄芪,则主要用于较普通的内伤气虚,或伤阴不重,偏于表卫不固,汗多有寒象者,或有水肿,或肌肉骨关节虚弱无力,沉重酸痛者。。。在经方中黄芪用量较大,取其温性明显。
李东垣创脾胃论,多用黄芪,但是用量保守,取其轻扬提升之效,对此,其理何在,我还在思考。
1人参应是最重要的首位的补气药物。
2人参也生津液,如果津液属阴,则人参补气的同时也补阴,气阴两虚者更宜。
3人参补气之独特,所补之气是原气,所补之力是大补。
4人参补元气,补力之强劲,快速,全面,又生津液止渴,则为黄芪所不及。
5单从补气之功论,黄芪总体难及人参,也不如党参。
但是,黄芪补气同时,还有生肌长肉,收汗固表,利水消肿之用。。。人参所不及。
1、生津止渴或大汗后补液
如,白虎加人参汤、桂枝新加汤、小柴胡汤等都属此类
2、理中焦促脾升胃降
如:理中汤、续命汤等
张仲景在补气上,多重用芪,而非参。
独参汤的创制,特别是张路玉的评点,“以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也”,使得后世都以为参是大补元气之物。
而唐氏《血证论•独参汤》重新让参拨乱反正:“世以人参补气,便以为阳药,不知人参柔润甘寒,乃滋养中宫津液之药……世人不知气为水之所化,而以气属阳,妄指参为阳药”
故而,再次让大家明白,参的最大的作用在“补津液”上。
这点在临床上,我就多有实案。
例如,有些孕妇,怀男胎,内热很厉害,口干舌燥。我一般对于素有虚寒者,少量党参切片(两三克)泡水当茶饮。素有内热或无虚寒者,少量西洋参切片泡水当茶饮,取到的效果都是立杆见影的。
而辽参和红参的使用上,特别是红参在心阴虚、心血虚患者身上,效果都很明显。比如简单的用红参加黄冰糖隔水炖化,给心失血养的不寐、心燥烦之人服用,能起到覆杯而愈的效果。
故而在参的使用上,重补津液,而非重补气。补气之力明显不如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