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狼

宇宙无边,有生命。人是动物,也是狼。来自远方的狼,在想啥呢?
个人资料
大江川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ganmao

(2011-09-20 16:59:26) 下一个

感冒(英文名)

[ 总论 ]

1, 是最普遍,总普通,最复杂的人类疾病。

2 ,也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轻者可能自愈,重者可能致命。

3 ,是古病名,也是现代病名,所指大体相同,西医分为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伤风)与流行性感冒( H1N1 之类)。

4 ,如为流感,现代国家需要启动国家免疫机制应对。

5 ,是经典的外感病。

1) 关于外感病

外,指机体之外,即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

已知人类只能生存于地球表面,必须生存于适宜的大气层中,还涉及生物圈与食物链 ,必需阳光,空气,水。

自然与自然之变,是人类 赖以维生之必须,同时,强烈的自然之变也高度挑战人体机能,导致疾病,甚至直接杀灭生命。

由感受自然之变所生病,即为外感病。

自然之变,人力难以操控,史上的外感病也大量杀灭人口,为害甚烈,感冒之是其中一种,其他还包括天麻水白百破猩红出血。。。

人类也是在于外感病惨烈搏杀中一路走来,万千年来,中国人积累了重要经验,现实意义重大。

与外相对,则为内,内是指机体,指人类自身的形与神。

外与内,可以体表为界,具体就是形的最外层,即皮肤与粘膜,及其毛发与汗空,粘膜与腺体。

与外相对,人自身之变,大致可以操控,比如饮食,起居,情志,性活动,失其常态,也是致病因,是为内伤杂病,不属外感病。

自然之变,被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气,或六淫之气。

以往的教科书,并没有从根本上详解此六气,随着科学进步,热不人类对自然与人的认知深入,应将此学术理论推进之。

具体而言:

风,指的是大气移动。

阳光普照下,地表不均匀,因此地表有阴阳,大气温度在同一时间有温差,温差产生不同的气压,高气压压力指向低气压,这是大气移动的真相,大气移动是为风。风,是真实的,具体的,不光是符号。

风可直接带走人体热量。

风可传播花粉。

风可移动尘。

风可传播微生命物体,比如细菌与病毒,而自然生态里充满了此类微生命,肉眼不可见。也是外感病的重要致病原。更是感冒的病原体。

关于风,素问专篇有风论,伤寒论又极为具体地诉诸于临证实务,并详加讨论,中风与伤寒,也是惯穿伤寒全论的两大重要主题。金贵要略中载有,风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对风之正负面影响表述。风善行数变,主动,专袭上部,并以风名病,则风之意涵已变。

寒,指大气的低温。

大气的温变强烈挑战人体机能,这与人体的高温恒温特性有关系。而低温更高度挑战人体机能,低温或超低温甚至可直接杀灭生命。

寒邪致病杀人,极其惨烈与隐蔽,似超出人们想象,应引发人类深思。《内经》诸篇,寒字触目可见,首提伤寒之名,《伤寒论》更以寒为论,其间所含有的自然与生命信息,还要再深研讨。

人体的内部温度以 38 摄氏度为常数。全人类高度一致,在所有的人类生理常数中,此数值最为稳定而同一,如有微小变化则为病态,上下波动范围只有 1 摄氏度。

何以人类体温常数为 38 摄氏度?此种温度值在自然界万千数值中有何特定生命意义?值得再深思。

或许,人类的所有生命活动最终都是为了此 38 摄氏度而战。

摄食饮水,着衣帽,造屋而居,用火。。。御寒,构成人类生存的每日基本态,御寒,就是御病与抗病,就是维生之必需,寒邪,或低温致病极其普遍深刻,何况,又与风邪相合,狼狈为奸,加大了寒邪致病的力度。对此,我将专论寒与伤寒论。

暑与热,也是大气的温变,指高温,高温致病伤人,与风寒原理大致相类,病象不同。

燥与湿,指大气的含水量。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之变,自然界,也是最为贴近人体的宇宙一部份,宇宙弗远无界,自然与人密切相关,山川和流大海万千生命。。还有日月星,甚至宇宙黑洞。。。

2) 关于表证

讨论外感病与感冒,必要讨论表证。

而精确辨别表证,也是临证者或临床家的要务。

表证,也是外感病所特有的病象。

表证是一组证,应具有的特点是:

A, 见于外感病的初起。具有明确的时空特点,必须仔细地追寻病史,注意特有证发生出现的时间,要以小时或天计。

B, 表证持续时间短暂。

C ,多有恶寒。

D ,多有发热,或恶寒与发热互见,或先恶寒,随之发热。

E, 脉浮。

以上诸证,最能标定表证的依次为脉浮,恶寒,发热,加上时空判定。

感冒初起必有表证,要首先识别判定其表证的存在。

判定表证,对感冒的应对极为重要,因为,有表证,必要解表,多用汗法,方可有效,一证之差,足可决定治法与完全不同的用药选择,辨证之重要,无需多说。

判定表证,对及时有效有力地扼制病情,支持机体正气,也是重中之重,外感病传变迅速,准确判断病位,争分夺秒,用药制方简洁有力,考验临证者的功力。不然将失之交臂,贻误时机,医之误也。

脉浮,肯定是病在表的确证。

伤寒论首创辨证论治规范,首先重脉,都是先辨脉,后列证,所谓“辨某某病脉,证,并治”。脉在前,证在后,脉更具客观性,排他性,对判断病情,有时比证准确,何况,凭脉更可以决死生,这是脉像的特别价值,此价值常常超越病象,或证,或证候。

脉学极其复杂,但是浮脉最应为从医者所把握,因为浮脉是常见之脉,也易操作,易获取。三部九候,浮取中取沉取之力之所得即可判定浮沉,并不需要高科技电子诊脉仪器,也不需要一定诉诸数字化,使医者的基本功力,不过需要万千个病人病脉在指下经过,感觉还是奇妙的,脉诊浮沉,靠的是感觉,即神秘也并不深密。

恶寒,是最重要的表证。因此,临证家说“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何谓恶寒?如何表述及发现此证,恶寒与畏寒有何区别?却是个问题。

外感病,无论伤寒与温病,初起多由表证起,多有恶寒。

伤寒论记述诸多条文之内,但只有恶寒之描述,没有畏寒之描述。在伤寒论之中,似乎恶寒与畏寒是同意词,但是细读伤寒论,还是有区别。

恶寒与畏寒都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象,是人体对外界温变的一种敏感状,尤其是对较低温度的病态敏感状,两者的区别是:

一是,恶寒,在疾病的病程中持续时间短暂,与表证相平行,持续时间以天计。而畏寒则多见于里证,是阳气虚衰之象,持续时间很久,可以月计年计。二是,恶寒属表证,而畏寒则是里证。

畏寒有两种,畏寒与脉微细,但欲寐等证并见,同时有四肢厥逆,可见于少阴病,厥阴病,属重证危证。而畏寒与四肢厥逆也可见诸更多的阴寒内盛之病,并不都属重证。

对感冒而言,如果应对不当,或病情严重,可能遭遇此类恶寒,或畏寒,当先识之。

感冒,显然可归属为最经典的外感病,因为,感冒的终极病因,是原于自然之变,现代中西医学的研讨,其文字表述各有不同,但其理论的内核都一致。

中医认为是自然界的六淫之气所导致,西医认为是自然界的生物性致病原所导致。中医将此因看得更宏观,看到了日月星对地表大气环境的影响,西医将此因看得更微细,看到了病毒。

中西医学对感冒的病因学认知,可谓殊途而同归。

当然,应对方法上有极大不同。

[ 辨证论治 ]

关于应对感冒的几点讨论

 

1经常感冒,要请医师们帮助找找原因,医师们不光要给病人开检验单,开处方,还有责任帮助找病因。

2平时少熬夜,少加班,少干有压力的事情。

3渴了喝,饿了吃,困了睡。

4冬天别忘穿棉袄,夏天记得戴草帽。

5保持冷水洗脸,热水洗脚。

6感冒初起,跟着感觉走,轻者自己想办法,重者就要看医师。

7保暖。

8休息。

9多喝些普通温水。

10初起可以用汗法,此法是中医的专业治法,要诉诸于专业操作。

11中医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传统8法,汗法居首,主要用于外感病,也主要用于感冒之初,合理应用,极其有效。

12汗法是应对感冒的基本方法,虽属中医传统治法,却适用于东西方人类,如今已近失传,如此经典有效之法,被人们所无端废弃,实为憾事。

13我对汗法的讨论。

1其法最初被记载于内经中,其方子与具体操作被明确,细致,完整地记载于伤寒论中。

2最经典有效的方子是桂枝汤()。几乎适用于所有感冒之初起。

3桂枝汤的主要功用是促使病人发汗,但是机理复杂,操作精细,因此,极为专业,需要医师操作之,但是,现代中西临床,鲜见有医师会准确施以汗法治感冒。桂枝汤也被专业中医人士视为千古第一经方,却早已不知最初其用,反而在此方基础上反复演化,用于其它诸病。其实,用以发汗,应对医治感冒才是此方原始最重要的创意,也是此方最具价值之处。

汗法被废弃,桂枝汤被错度读误作它用,虽然也有更多临床效用,但是,由于最初之意被消音,则现代中医医治感冒则少一利器,传统古法被废弃,而已知,是唯一有效有利之法,有自然,合理,安全,有效的特点。。

4桂枝汤组方的药物很简单,更类同普通食物(姜枣草芍桂),作用合缓,不具有毒性。但是,使用方法极其讲究,不然,影响疗效。

5桂枝汤可能应对的感冒,应具备:1病史在几小时,或半日,或12日之内。2必有发热,或高热。3必有恶风或恶风寒。4汗出。5脉象浮缓。

如有:1发病时间很短。2发热或高热,应高度选择汗法,用此方。

如有:脉数而不缓和,则要高度关注温病,则可能已不适用汗法。数脉,应是最初决定是否用汗法与桂枝汤之要点,宜高度关注感冒病人是否脉数,如有数脉用汗法与汗方要慎。不恶寒反恶热,则是用汗法之禁忌。

感冒初起,变化很快,同种感冒H1N1在群体之中可见各证,而很多外感病,初期都类同感冒,汗法皆有效,但是,也有少数外感病或感冒,最初不可以汗法,汗法无效,这就是温病学所特别讨论的另外一类外感病,与另外一类感冒。也因此,温病学家后创立一类新的汗法及方剂,前者名为辛温解表法,后者名为辛凉解表法。辛温解表法,如桂枝汤,肯定有确切的发汗效用,辛凉解表法,如桑菊饮,银翘散也有一定的发汗之功效,但人们讨论不多,难说明白。

如今,市面上所流行的不需处方的抗感冒的中药成方成药,多遵循温病学家的方子,属辛凉解表法居多,因此,使用之时,并不讲究汗法的操作。

辛凉解表法及辛凉解表方剂,有否发汗之用还要再研讨。

6与桂枝汤相近的方子就是麻黄汤。也是重要的用于发汗的专门方剂,其使用与操作方法相同。但是应对不同的感冒:1初期几小时,或12天之内。2可以无发热。3恶寒。4无汗。5脉浮紧。6或可见于。。。。

7中医汗法的具体操作:应以经典的操作为规范。

1

2

3

4

8汗法应对感冒的作用原理。

1

2

3

4

5

9感冒用药注意事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