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红尘深处,风流蔡澜

(2009-09-13 21:08:22) 下一个

                                红尘深处,风流蔡澜 

朋友秋山回国途径香港机场,见到一本书《红尘深处》大谈吃喝玩乐,十分了解我的秋山想我一定喜欢就买回来送我,作者就是蔡澜。我一读大有与作者英雄所见略同,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就上网搜查这蔡澜是何许人也,这一查,立即觉得自己太孤陋寡闻,原来这蔡澜在香港大名鼎鼎,与黄沾,倪匡,金庸同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他是一个电影制片人、电影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商人。 

蔡澜写作多年,已出版之书籍超过 60本,广东旅游出版社首批出版的《蔡澜游记散文精品集》有《蔡澜的缘》、《附庸风雅》、《忙里偷闲》、《蔡澜游日本》、《一点相思》、《狂又何妨》、《海隅散记》、《二乐也》、《放浪形骸》、《乐得未能食素》、《给成年人的信》、《给年轻人的信》12种。 

他的文章广蕴日常琐事、生活点滴、旅途喜乐、人生百态。蔡澜笔下的世界,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世界。欧洲的雍容、澳洲的空旷、亚洲的丰富、非洲的神奇。美食自不必说,生活情调、风俗趣闻各有风韵,在他笔下显得格外别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他的这本《红尘深处》,我想可能是他最近的一些文集,书中分为四部分:吃吃喝喝,好友,电影,罗嗦。书中谈到吃是眉飞色舞,从采购到进口,整个一条龙服务,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有讲究。真正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我跟他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是祖师爷级的人物,而我只是刚入门的小萝卜头。不过来日方长,我想只要有人生的目标,就不怕不能够成为一个吃喝专家。我最最赞同他的是他在书中说:人生就是吃吃喝喝,吃吃喝喝是正业,其他诸如写书,拍电影,作电视节目等等都是副业。这比起那些假道士,伪学究不知要坦率和高明到哪里去了。这其实和《红楼梦》里的史湘云吃完烧烤鹿肉后说的“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读他的书我还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我妈是钓鱼迷,同时也是烹调鱼的高手,特别善长做鱼汤和香辣煎鱼,但她的清蒸鱼却做得不地道,我常常批评她火候把握的不好,但总是人微言轻,不被她所接受,而这次我把蔡澜的书一搬出来,她就接受了蒸鱼每次只能8分钟的建议,我的心中好不得意。 

书中谈到三五个好友,倪匡, 金庸等都是性情中人,尽管是一群名人,在一起也不过是吃吃喝喝,品茶论道,好不快活。但我认为他在交朋友这一点上远不如我,看他的老友甚多,新朋却寥寥,这原因可能来是名人的自我保护意识。而我凡人一个,旧友依然,新朋不断,一旦碰上好吃爱玩的同道,立成知己,全然不用彼此防备,人生简单快乐,美哉乐哉!

他书中的电影部分写得十分精彩。那是真正的内行人看门道,比起我这外行电影迷,他的电影看得入木三分,高屋建瓴。既欣赏了电影故事又分析了各种特技,演员的演技,音乐,摄影,剪辑等在电影中的运用和水准的高低。比如同是看日本片《送行者》,我被故事情节煽忽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而他既看到了这部片子里反映的日本人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冷静地看到了片子的不足“小气得象个电视剧”。

书中的罗嗦部分也很有趣,真正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中有一篇短文叫“好人坏人”。他说在他的眼中人分好人坏人两种,我一直以来都是这么认为,尤其是近些年来在我的眼中是好人越来越多,而坏人几乎绝迹。但这样的观点由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谈就特别有趣,活脱脱地一个老顽童的形象。还有他在书中说:他不喜欢别人对他直呼其名,但如果是美女的话就可以另当别论。其顽童心态,风流男人的本色尽显。据说他现在在电视中常常是和两美女一起主持美食节目,美女在旁,灵感源源不绝,把一吃吃喝喝的节目办得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

生活在红尘深处的蔡澜,他的朋友是这样评价他的:“绝对是风流倜傥,但他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脚,确实不简单。”我读他的书,浏览他的博客,心中在想:做人当如蔡澜,风流而不下流。

楚江 2009-09-13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楚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北京二号的评论:
“君子动口不动手”,“好吃懒做”,这都是老一辈的先贤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那就是手和口是不能同时动,会吃一定不会自己做,否则大厨师就该歇业,这样很不人道呢。再说也没有听说那个美食家是大厨师呀。
北京二号 回复 悄悄话 美得你!我那是夸蔡澜呢。姐你外行了吧!真会品尝的,没有不会做的。你要跟我合作,先苦练三五年“品尝”水平再说吧!哈哈
楚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北京二号的评论:
遗憾的是我可没有妹妹那么会做,不过如果我俩一联手-你做我品尝,那就算是活出人生的极至了,哈哈...
北京二号 回复 悄悄话 好悟性!人生可不就是吃吃喝喝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