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爷爷的手微微颤抖地指着前方,小孙女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坑头边唯一的铝锅里还有着三天前煮的大米粥,她忙过去轻轻地盖上鍋盖。爷爷好几天沒进食了,为了爷爷快点病好,她偷偷地把仅剩下的大米煮了一鍋粥,这让爷爷心痛了好一陣,可他一口也吃不下。她知道爷爷要她吃,否则天一热就坏了,可她那有心喝粥哬。
屋里静得可怕,她小心地用棉被把爷爷包裹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艾希莉·提斯達(AshleyTisdale)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是一位演員、歌手和模特兒,但較為專注在演藝事業上。艾希莉生於一個猶太家族,她是米克·提斯達(MikeTisdale)及莉莎·提斯達(LisaTisdale)的小女兒,3歲時被星探發掘;8歲在《悲慘世界(音樂劇)》中獲得一個角色。她廣為人知的作品有迪士尼頻道的小查與寇弟的頂級生活(TheSuiteLifeOfZack&Cody)和歌舞青春(HighSchoolMusical1&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1-25 14:06:42)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了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斯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了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1-21 14:41:20)
  音乐剧(Musicaltheater)是由喜歌剧及轻歌剧(或称“小歌剧”)演变而成的,早期称作“音乐喜剧”,后来简称为“音乐剧”,是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的一种歌剧体裁,是由对白和歌唱相结合而演出的戏剧形式。音乐剧熔戏剧、音乐、歌舞等于一炉,富于幽默情趣和喜剧色彩。它的音乐通俗易懂,因此很受大众的欢迎。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11-20 09:58:38)
常常有人说,外国歌剧实在是太难欣赏了:歌唱家们一个劲儿地卖力气地唱,听者却有如堕入五里雾中,不知所云。除了其中有几首常见的咏叹调还能听出“好听”来,其他的简直就忍受不下去。的确,在不知道台上演员表现什么、为什么而歌唱的情况下,来听一整部歌剧,是会产生苦恼的。这很正常。试想一下,我们请一个从来没接触过中国戏曲的外国人去剧院听一晚上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獨幕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DukeBluebeard`sCastle)是作曲家巴托客的一部著名的歌剧作品,其于1918年5月24日,在布达佩斯歌剧院首演,由巴拉斯(BelaBalasz,1884-1952)編寫腳本。
作品背景這部歌劇取材自夏爾佩羅1697年的故事集《馬梅爾羅爾》,並對於原著進行了一些改變。佩羅的這個故事激發了許多作曲家的靈感,其中著名的有格雷特里的《藍鬍子拉烏爾》、奧芬巴赫的《藍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1-17 13:25:28)
阉人歌手兴起于十七、十八世纪欧洲的意大利,早期教堂“妇女须保持缄默”的禁令使得女性失去了公开歌唱的权力,唱诗班的女声部最初都是由男童来替代,由于男童到了一定年龄遇到无法回避的换声问题,由此发明了男童阉割手术,割除睾丸后的男童便发育成长为阉人歌手,既保持着童声的发声器官,又有正常成年男性的体魄,经过训练能展现出女高音的音质,随着歌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8-11-16 09:49:24)
《1812》序曲的内容。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入侵俄国,企图在短时间内歼灭俄军,占领莫斯科,并迫使俄国投降。战争开始时,拿破仑军队在数量占优势的情况下,俄军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国迫近莫斯科,俄军司令库图佐夫采取坚壁清野,烧毁粮草的战略,并撤退居民,率军暂时撤离莫斯科。拿破仑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后,仍无法迫使俄国投降,反而令自己孤军陷入重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11-15 11:05:34)
薩頂頂(1983年12月23日-),以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及具西藏佛教色彩的音樂風格而著名。可是事實上她本身並非藏族和西藏人,她的父親為山東人;母親則是蒙古人。
薩頂頂在"2008年英国BBC世界音乐大奨"获得唯一的"亚洲最佳歌手"称号。专辑《万物生》﹣專輯內有梵語、藏語、國語及自語(自己發明的語言)的歌曲。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11-14 15:52:02)
  西洋歌剧、神剧或康塔塔等戏剧中一种极富抒情性、戏剧性的独唱乐段。一般篇幅较大,音域宽,技巧性强,用于集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用管弦乐队或键盘乐器伴奏。咏叹调的运用始于17世纪初,与朗诵式的宣叙调相对,结构较自由。18世纪时,其结构变得程式化,一般为A+B+A'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特别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乐派的歌剧中。过于严格的程式化,阻碍了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