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38)
2021 (73)
2024 (358)
中国的江南有自己独到的文化,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对此赞不绝口。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日出江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兰。
都是一副岁月安好的美丽画面,还有梁祝协奏,春江花月夜的独舞,都让我心向往之。
但机会终于来到的时候,我却拒绝了。
那是快毕业的时候,我们一行10几个人去江苏的乡镇企业做社会调查,准备毕业论文,当年苏南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我们的老师希望写几篇文章内地参考效仿。
我那一路除了跟着小分队到处参观,记笔记,大量的精力放在观察风土人情。记得我们住在苏州一家民居里面,刚放下行李,一个3岁左右走路还跌跌撞撞的小姑娘就跟着我叫“阿加,阿加,阿加。。。”特别喜欢我。我当时听不懂苏州话,小姑娘的妈妈马上把她带走了,不希望她打搅我们,后来我知道她是跟着我使劲叫“阿姐,阿姐,阿姐”,心里好感动,小姑娘只有3岁的样子,走路还趴着木制的门框呢,普一见面就这样很自然地喜欢我,缘分莫?
当时喜欢我的不止苏州小姑娘。我们小分队快结束回武汉的时候,有两个苏州大学的人特别把我一个人叫出去谈了一次话,非常和蔼可亲,问我愿不愿意毕业之后去苏州大学管理系当助教。我当时非常年轻,回宿舍后马上就和队里的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个老兄反应那叫一个激烈,和国男对所谓外嫁的反应如出一辙,他坚决反对我去苏州大学,好一顿贬损苏州和苏州大学,还把那两个招聘的教授领导说一通。
我当时被唬住了,受了他的影响,决定留在武汉,后来这个哥们儿为了道歉,大力地鼓励了我去北京,此是后话,不表。
但苏州还是在我的心里。
北京的那些年,居然很少碰到上海和苏州那边的人,看来,北京文化圈和上海江南文化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上海人和江南人去北京发展的很少。
一晃我到了美国,上世纪末我在美国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手头积攒了些美金,15万的样子,当时苏州的房价很低,15万美金可以买一个比较好的房子,我当时非常非常心动,想回国去苏州买一个房子。
但我父母说,还是算了,那个地方比较小,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后来的发展大家也都看到,上海苏州的房价坐了火箭,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经济的飞速发展得益于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积淀。
虽然又一次错过,但我为苏州高兴。
如今的我,已生华发,在山水大海之间,徜徉在美国的南方,田纳西,南卡,乔治亚,都是我的家。
而美国的秀丽安宁富足的南方人文环境,时不时让我想起中国的江南和此生错过的苏州。
记得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前任带我去NYC和中国驻联合国办公楼拜访朋友们,当我从楼上坐电梯下到一楼大堂的时候,当时的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国务院发言人沈国放碰巧和我一起乘坐电梯,他那个时候非常年轻,主动和我说话,第一句话就是:“你是苏南人吧?”
他自己是苏南人,有苏南文人的风范,我当时觉得非常亲切
一切的偶尔,邂逅,错过,都是那么美好的回忆。
羡慕您,有苏州外婆:)